2017年7月1日,逢卢沟桥事变80周年纪念日前夕,吉林大学为推广历史知识,特邀著名历史学家袁克勤进行讲座。
当天,礼堂座无虚席,学生们渴望从这位专家那里学到研究历史和深入了解日本的方法。
然而,在演讲过程中,袁克勤却出人意料地提出了日本无罪的理论,瞬间整个礼堂陷入了寂静,人们静默地凝视着讲台上滔滔不绝的袁克勤。
这一事件很快引起了国安局的关注,调查的结果却揭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真相,究竟袁克勤为何表达了对日本的无罪看法?真相究竟如何?
赴日留学,探寻历史真相 回顾日本侵略中国的14年,任何人都难以平心静气地原谅这段历史。
日本在中国犯下南京大屠杀、三光政策、慰安妇罪行、731实验室等罪行,甚至供奉日本战犯。
这些滔天罪行让人无法接受,更不可能代表在那段历史中受害的人原谅日本。
然而,吉林大学的袁克勤却在公开场合发表了对日本无罪的言论,完全否认了过去的历史。袁克勤,1955年生于吉林长春,出身工人家庭,父母都从事体面的职业。
由于父母职位不低,他受到了高度的重视,自幼展现出卓越的学术天赋。考入吉林大学后,一直是学校里的佼佼者。
高考复辟后,他以出色的成绩进入吉林大学,或许是受东北三省最早沦陷的影响,袁克勤渴望深入了解这段历史,选择了历史系。
在吉林大学学习期间,得益于授课导师的悉心指导,袁克勤对近现代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1983年,袁克勤即将毕业时,吉林大学获得了与日本一桥大学交流的名额。得知这一消息后,袁克勤向父母表达了赴日留学的意愿。
袁克勤的父母曾经亲历了日本侵略的动荡时期,对儿子的选择虽然心存不满,但仍勉力接受。考虑到日本的教育资源和水平相对较高,袁克勤有望学到对国家有益的知识,于是成功地争取到这个难得的机会。
尽管他的导师曾劝说他留在吉林大学继续攻读研究生和博士学位,但袁克勤制定了新的规划。经过父母的支持,他选择了进入日本一桥大学,攻读国际关系专业的硕士学位。
一桥大学被誉为亚洲的哈佛,在日本排名第三。这所大学不仅拥有优秀的教育资源,还是培养日本政商人才的摇篮。考入这所学校,对于袁克勤而言,意味着迈向日本上层社会的一大步。
曾有日本首相大平正芳等名人毕业于这所大学,更不用说其他高官和商界领袖。袁克勤进入一桥大学后,选择攻读国际关系专业硕士学位。
在日本期间,他除了努力学习,还积极游览各地,深入研究日本的历史。这使得袁克勤在中日美及日本、台湾关系上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发表了多篇相关论文。
在攻读硕士期间,袁克勤表现出色,被导师选为助手,一同进行了多项研究。
1987年,袁克勤成功获得硕士学位。本应回国的他却意外消失,吉林大学发出邀请,希望他能回校任教,但所有通讯渠道都失去了联系。
2017年7月1日,吉林大学的著名历史学家袁克勤在一次演讲中提出了日本无罪的理论,这一言论引起了公愤。
当时,吉林大学为袁克勤能够取得硕士学位感到欣喜,并期待他能够回到学校,将在日本学到的知识传授给国内学子。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袁克勤在这个时候却突然失踪。
这一失踪让所有人感到不安,尽管询问了日本一桥学校,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复。当时中日关系相对紧张,为了寻找袁克勤,只能发动当地的学生展开搜索。
直到1990年,袁父袁母才终于接到了袁克勤的电话,他表示自己过得很好,计划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暂时不打算回国。
然而,这时的袁克勤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明明年仅35岁,却已经白发苍苍,面容丧失了往日的光彩,眼神中更带有一种阴鸷的感觉。
随后的日子里,袁克勤的变化让身边的同学们感到惊讶。原本温润如玉的他变得偏激,言论常常让人难以接受。尽管他的导师视而不见,继续带领他进行学术研究,并频繁参加各种知名学术交流会议。
最让人震惊的是他对二战历史态度的变化。曾经痛恨日本罪行的他开始发表一些日本无罪的言论,
并在华人面前主张用更加公平公正的眼光看待历史。
尽管这些言论在当时鲜少传回国内,袁克勤的导师仍期待他考博后能够回国造福中国。然而,袁克勤却再次拒绝了吉林大学的邀请,选择留在日本深造日本文化史,并在北海道的一所大学担任讲师。
不久之后,袁克勤升职成为札幌大学的教授,这使得他的同学们感到既激动又自豪。几年后,吉林大学再次邀请袁克勤回校执教,这次他答应了。
在吉林大学任职期间,袁克勤没有放弃在日本的工作和生活,经常参加日本的学术交流。这在大众看来是正常的,没有引起怀疑。
2017年,吉林大学再次邀请袁克勤进行演讲。此次讲座备受重视,从物品摆设到人员安排都经过反复检查。
然而,在演讲中,袁克勤毫不掩饰地表达了对日本的无罪看法,这导致整个会场一片寂静。学生们纷纷对他表示反感,指责他是卖国贼,甚至有人当场离场,拒绝听他说任何一句话。
随后,袁克勤不再隐瞒自己的观点,公然在中国国土上谈论要谅解日本,认为日本无罪。这引起国安局的关注,对袁克勤展开了全面调查。
高材生居然变成日本间谍,这个令人震惊的真相揭示了国之栋梁早在1990年就已经背叛了祖国,成为了日本间谍。
1987年,袁克勤并没有消失,相反,他却被一个日本特务组织绑架。
这个组织看中了袁克勤的能力,想要利用他来获取中国的各种情报。因此,他被绑架后,经历了不间断的洗脑,成功地被培养成了一个间谍。
一开始,袁克勤还能够抵抗,但随着这个组织手段的不断升级,他最终妥协,成功被洗脑。在经历了3年的时间,袁克勤顺利完成了考核,因此才能够“重见天日”。
他之所以答应吉林大学的邀请,其实是为了在中国获取情报并传回日本。经过调查,这几年间,袁克勤成功地获取了数条极有价值的消息,给国家带来了不小的损失。
国安局并未注意到袁克勤,一是因为他出生在吉林,而东三省是日本侵略最为严重的地区,背景显示他不太可能背叛国家。
第二,袁克勤是吉林大学历史系出身,对那段历史有深刻的了解,理论上不太可能存在错误的认知。
直到袁克勤在中国发表的亲日言论越发频繁,国安局才开始怀疑他。此次在讲堂上公然说出日本无罪的言论,完全验证了国安局的猜测。
此外,袁克勤再度回到中国参加讲座时,接到了一个任务,即对吉林当地的军事基地进行拍摄。
成功完成任务后,国安局欲逮捕他,然而他已经搭乘前往日本的飞机,始终未回国内,活跃于各个平台。
国安局等待了整整2年,终于等到了逮捕时机,原因是袁克勤的母亲病重不治,家人迫切需要他回国举办丧事。
被抓后,袁克勤身上带着组织给予的任务,经过破译,发现是要他三天内调查某军事基地的部署情况。
这一切均佐证了袁克勤卖国的罪名,他被迅速关押。袁克勤的儿子得知父亲被抓后,联合日本外交部和学校,对中国进行施压,企图让国安局释放袁克勤。
然而,外交发言人赵立坚在记者会上明确表示,袁克勤身为中国公民,为日本情报机构工作,卖国信息,破坏国家安全,依据间谍罪被拘留,一切程序合法。
最终,这起案件揭示了任何破坏国家安定和谐的行为都是国家的罪行,必须接受法律的审判。袁克勤虽然曾被强迫成为间谍,但这并不是他背叛的理由,回国后他有无数次机会向国家陈情,却选择接受并完成任务,这无法用被迫来洗白,他已经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但一切已无法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