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鸿章为何放弃东南互保?选择北上明智吗?差点提前结束清朝
迪丽瓦拉
2025-06-15 05:33:44
0

1900年慈禧太后所遭遇的东南互保,其实和1644年明朝崇祯皇帝所遇到的情况一样尴尬。自己王朝的封疆大吏们,一个个不愿意来保护自己了。

1644年,当李自成打到了昌平时,崇祯向天下将领们发出了勤王令,结果没有一个将军愿意来救崇祯,最终让李自成攻入京城,灭亡了明朝。

1900年,慈禧太后愤怒之余,宣布向11国列强宣战。紧接着她让天下督抚带兵入京勤王。结果问题大了,南方各省督抚表示概不奉诏,并且纷纷表示,这是假新闻!

这可把慈禧太后的脸给丢尽了,本以为权力依旧在手的慈禧,忽然发现,大清王朝的南方早就有了独立自主的能力了。

一、从太平天国运动结束后,清廷对南方的控制就越来越薄弱了。

早年咸丰皇帝还活着的时候,太平军一路高歌猛进,在清朝的南方折腾得对手毫无还手之力。清朝八旗兵和绿营兵的战斗力,真的比不上太平军,因此太平军攻城略地,甚至打下了南京,建立了太平天国。

咸丰皇帝临死前,表示谁能够平定太平军,就封谁做王!这对天下人来说,都是非常受鼓励的,尤其是汉人。因为康熙时期的三藩之乱后,汉人根本就得不到清廷的信任。

可以用你们,但是你们想要手握实权,那是很困难的事情。这个时候的曾国藩跃跃欲试,他主动申请回家训练乡勇,逐渐在湖南建立起了一支湘军。

此外李鸿章又建立了淮军,左宗棠从湘军中分化出了楚军,这些军队战斗力强,又都是汉人,最终平定了太平天国。

而清廷最终还是食言了,对功劳最大的湘军领袖曾国藩,他们并没有封王,只是给了一个一等侯爵。不过对湘军的各路统帅,清廷倒是论功行赏,让他们成为了南方各省的官员。

也正是因为这件事,使得南方各省充斥着湘军集团的力量,这为后来的东南互保,奠定了中层干部的基础。包括后来的几个南方的封疆大吏,其实也都是汉人出身。

这个时候慈禧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但是她没有办法处理。只能把曾国藩给调到了北方去明升暗降,以此换取暂时的安宁。

二、东南互保,差一点就提前结束了清王朝。

当慈禧的诏令下达以后,各省的督抚,似乎异口同声地表示这是假新闻。只要不是慈禧亲口对他们说的,那都是假的。

其实他们心里清楚,这玩意儿铁定是真的,不过让他们拿南方各省的军队去京城挥霍,这显然是非常不理智的选择。

这帮人爱惜自己的羽毛,更加珍惜南方各省好不容易训练出来的新军。他们舍不得拿这些给慈禧做炮灰。因此他们才会选择反抗。

以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两江总督刘坤一、闽浙总督许应骙、山东巡抚袁世凯等人为首的各路封疆大吏,都表示概不奉诏。

他们不仅不听慈禧的指挥了,而且打算共同推举当时最有威望的李鸿章担任国家总统,一旦慈禧和光绪挂了,那么就由李鸿章代替清廷行使权力。

要是真的这样,那大清朝可就真的要走到尽头了。毕竟东南各省互保这已经是触怒到了慈禧太后,现在你们还要推举新的国家领导,这还把慈禧放在眼里吗?

所以说如果后面没有什么变故的话,那么这件事可能真的就能办成了。李鸿章一旦上位,可能天下就不是这么个局面了,慈禧太后得提前下台不可。

三、什么原因造成了东南互保无疾而终?

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头,如果各路督抚能够好好利用,绝对可以提前推翻清廷,建立一个新的朝廷,至少不会再受到慈禧的摆布。

当时义和团运动猖獗,八国联军也把京城给占了,慈禧带着光绪逃到了西安,东南互保的局面也形成了,甚至有革命党已经和李鸿章取得了联系。按道理清朝的气数已经到头了。

可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慈禧很聪明,直接把李鸿章升任为清朝最牛官员:直隶总督兼任北洋大臣,并且让李鸿章全权负责京城的所有事务。

这等于是把大清朝交给了李鸿章,不少人劝李鸿章别北上,可是李鸿章最终还是执意选择北上。结果在与列强谈判的过程中,李鸿章一病不起,没多久就病死了。

可以说东南互保的局面,本来是非常光明的。李鸿章要么选择自己组建政府,成立一个与清廷截然不同的封建政权。要么选择与革命党合作,成立一个开放的新式的政府。但是李鸿章最后放弃了这一切,还是选择了慈禧。这又是为了什么呢?

总结:李鸿章已经无力再担任这个领袖了。

李鸿章岁数大了,做不了开疆拓土的开国之君了,只能在风烛残年的时候,保住自己忠臣的名节了。

他成为东南各省的领袖,这是没什么问题的。但是要想让他建立一个新的朝廷,这在他心里那是过不去的。毕竟李鸿章是饱读诗书之人,明白忠义礼智信。

即使清廷再不好,可李鸿章的一切都是清廷给予的,在关键时刻,清廷也选择百分之百相信李鸿章,这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

参考资料:《清史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赤... 吐蕃于长庆元年(821)、长庆二年(822)与唐会盟后,敦煌古藏文写卷记载了吐蕃与唐朝、回鹘、南诏,...
原创 新... 1942年,在华中抗日根据地,一位名叫杨德裕的新四军女战士,凭借着出色的报务技能,成功打入敌军电报站...
他是开国少将,64岁时企图发动... 从英雄到叛徒,他的名字几乎成了背叛的代名词。张宜爱,这位曾经的红军将领,一度是无数战士心中的“神”,...
穿越冰与火:俄北方海航道演变史 参考消息网12月24日报道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网站12月15日刊发题为《穿越冰与火:俄罗斯北方海航道鲜为...
原创 此...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各路起义军揭竿而起、英雄豪杰四起,最终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两人异军突起,经过几...
重庆江北寸滩发现一条清代官道 王爷庙遗址出土的清代官道。(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新重庆-重庆日报消息,近日,位于江北区寸滩街...
原创 有... 《明亡之思:靖难之役的深远影响》 一、靖难之役的爆发 明朝初期,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之名发动靖难之...
《慕天颜集》首发仪式在兰州举行 12月20日,在陇上乡贤、康熙名臣慕天颜诞辰400周年之际,由平凉市委、市政府策划,平凉市委宣传部、...
原创 “... 在新中国的57位开国上将之中,有三位“杨”姓将军合称为“三杨”,也被称为“三杨开泰”,三人分别是杨得...
原创 汉... 提到汉武帝刘彻,他的名字几乎等同于“强汉”二字 。他乃中国历史中极具传奇色彩的帝王之一,后世赞其为“...
原创 明... 朱善,明代初期的杰出文臣,出生在江西丰城。他从小勤奋读书,成为当地闻名的大才子。然而,正当他准备迎接...
原创 杨...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这样一位将军,他用一生诠释了忠诚与勇气的意义。杨得志,这个名字对于许多人来说或许并...
原创 原... 1956年,西藏拉萨机场上空,一架飞机缓缓降落。机舱门打开,一位身材魁梧的军官走了下来,他就是张廷发...
悦见贵阳·触摸文脉 贵阳历史文... 12月23日上午10时,一场主题为“悦见贵阳·触摸文脉”的《贵阳历史文化丛书》分享会在贵州饭店国际会...
原创 3... 新冠疫情已经过去了一年有余,再回头看那段时光,仿佛世界末日一样,明明是面对面的距离,却依旧不能靠近彼...
原创 明... ——【·前言·】—— 明朝,在历史洪流中,涌现出了无数杰出的人物,而赵秉忠作为一位状元,他所创作的《...
原创 清... 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常常通过电视剧等影视作品一窥那个时代的风貌。然而,在欣赏剧情的同时,你是否曾...
原创 林...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
原创 林... 林徽因与梁家:不是高攀,是命中注定的相遇 192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梁思成身陷囹圄,生命垂危。...
原创 慈... 清朝,一个封建王朝的落幕,是历史上的一个分水岭。1912年,太和殿内,末代皇帝溥仪宣布退位,标志着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