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白居易和元稹交情深厚,白居易在一篇奏章中,痛骂元稹是大奸臣
迪丽瓦拉
2025-06-15 19:32:47
0

诗歌之中,有一种是应和之作,就是两人或者多人就同一题材,互相作诗相赠。唐诗的应和唱酬作品中,白居易与元稹的最多。这是因为白居易和元稹在年轻时相遇,一同参加科举考试,一同进士及第,又是一同在朝为官,在文学主张、生活情趣以及政治态度上长期保持一致,一以贯之数十年。哪怕是聚少离多,分别贬谪在各地为官,他们甚至还书信往来,作诗隔空相赠。

所以,白居易与元稹的友谊,一直为人所羡慕。其实,他们之间也有过波折,严重的时候,白居易公然在奏章中指责元稹是祸国殃民的奸臣。友谊的小船,差点说翻就翻。能够善始善终,让这件事成为小小插曲,还是挺偶然的。

元稹这个人虽然才华很高,诗歌地位在唐朝诗人中,足以排入前二十。但是,他的人品实在不敢恭维。几乎众所周知的是他对待女性的态度,曾与多位著名女性保持暧昧关系,其中就包括薛涛、刘采春。他还将经历写成《莺莺传》,为此还制造了“始乱终弃”这个成语。因此,别看写出“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这样深情的诗句,网友却戏称元稹为“大唐第一渣男”。

男女关系混乱是一方面,对待青年后进又是另外一方面。我们知道“诗鬼”李贺避父亲李晋肃的讳,就不能参加进士科考试。但您可否知道,提出这个荒唐主意的,就是时为礼部侍郎的元稹。诗人张祜的作品被人推荐给皇帝,唐宪宗让元稹点评,元稹却说只是雕虫小技,奖赏过分会影响风俗教化,一句话断送了人家的前途。

说实话,在这些细枝末节的问题上,白居易也充耳不闻。他的人品气节贵重,但因为与元稹的友谊,总是迁就,甚至也联手打压张祜。不过,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白居易终于发飙了。

事情要从元稹拜相开始说起,元稹的仕途并不顺利,波折连连,也曾多次远谪外放。但是,他在担任江陵府士曹参军时,遇到了荆南节度的监军崔潭峻。崔潭峻是一个宦官,唐朝以宦官为监军是常态。崔潭峻非常欣赏元稹的才华,元稹则拼命巴结崔潭峻。

偏偏崔潭峻就是唐穆宗的亲信,回到京师后举荐元稹,才让元稹当上了祠部郎中、知制诰,不久又任翰林院承旨学士。这已经是首席学士了,进入了权力中枢,但元稹还不满足,一心要当宰相。当时唐朝实行群相制,宰相也有定额,一人进位必有人退位,元稹盯上的是裴度的位置。

裴度那时候以宰相身份兼任河东节度使,准备集结河南河北诸道兵马讨伐叛乱的成德军大将王庭凑。元稹却发对这样的正义做法,他认为为了暂时缓解形势,应该赦免王庭凑。裴度虽然是宰相,但元稹利用执掌翰林院的机会,整日陪在唐穆宗左右,灌输他的观点。唐穆宗年轻耳根软,经不得他的软磨硬泡,终于答应了元稹的请求。

也就因为这件事,朝廷以裴度举措不当,免去了他的相职。元稹则在宦官们的帮助下,顺利当上了宰相。只不过,令人嘀笑皆非的是,得到赦免的王庭凑却没有收手,反而围困着深州。也就是说,裴度的主张完全正确,反而被免职,元稹的意见不但错了,还贻误了战机。

元稹的鬼主意还挺多,他在正常途径无法平息战乱的时候,居然想出了一个旁门左道。当时,他认识两个游侠于友明、王昭,让他们深入深州,刺杀王庭凑,促成罢兵。为此,元稹没有和其他宰相商量,擅自书写了盖有吏部、兵部大印的文件。

事实证明,这样的小伎俩根本没有效果,王庭凑是在兵部侍郎韩愈冒着生命危险劝说下,才同意罢兵的。更可笑的是,元稹派出刺客杀王庭凑,传来传去,竟然变成要刺杀裴度。

这一下,白居易终于按捺不住,他向唐穆宗上了这份《谏请不用奸臣表》。从题目很清楚看出,就是劝唐穆宗不要任用奸臣,而这个奸臣,就是元稹。在此文中,白居易直言不讳地说:

臣素与元稹志交,本不欲发明。伏以大臣沉屈,不利于国,方断往日之交,以存国章之政。

这就是白居易对元稹的态度,他甚至要与元稹断交,维护国家的利益。他大肆褒扬裴度的功劳,对于元稹大加批驳,完全没有顾及往日的情面。甚至认为,皇帝要亲近裴度,远离元稹,才会“天下同庆”。

由于白居易与元稹的关系太过深厚,这份奏章不仅在当时哗然,而且还让后世的人怀疑。有人认为此为伪作,因为《白氏长庆集》中根本没有收录。其实,《白氏长庆集》是白居易将手稿交给元稹,让元稹整理的。元稹又不傻,怎么会将这份文章收纳其中?

这样的奏章,应该没有作伪的动机和可能。而且,就在此后,元稹为了求得老友的原谅,特意写诗表明心迹。他告诉白居易,自己鬼迷心窍,却没有做不道德的行为(唯应鲍叔犹怜我,自保曾参不杀人)。后来两人的关系也得到了改善,忘掉了这段不愉快的经历。元稹去世的时候,白居易特地为他写了墓志铭,高度评价了元稹的一生。

众所周知,李白、杜甫、白居易是唐朝三大诗人,没有人不是读他们的诗长大。然而,系统学习的并不多,其实也没有必要,因为专家已经为我们整理了。平台和书店合作,精挑了三大诗人的诗集,并有详细而独到的见解。李白单独一本,杜甫和白居易合为一本,我觉得价格相当合适,链接推给大家,可以看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晚... 1885年,病危的胡雪岩对九姨太说:我死后葬礼上会来一个戴铁帽子神秘人,你到时剪下我寿衣一角给他,可...
原创 戴... 世界上最早发明机关枪的人是美国人加特林,但是机关枪的雏形早在17世纪就已经在欧洲流行起来,在现代人认...
中华文明连续性的考古实证 山西... 本文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日前,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了运城市崔家河遗址考古发掘资料,该遗址属...
原创 朱... 朱瞻基,即明宣宗,是明朝第五位皇帝,年号宣德。在民国之前,他常被史书赞誉为盛世明君,民间更亲切地称他...
原创 孔... 当我们翻开小学课本,孔融、周处、司马光等名字如雷贯耳。他们曾经是小学语文课本里的明星,是老师口中津津...
原创 李... 盛唐繁华背后,总有阴影潜藏,这位缔造大唐王朝雄主, 一生经历过无数腥风血雨,而其中最令人唏嘘, 莫过...
原创 1... 令蒋介石没有想到的是,手里拿着400多万的美械机动部队,竟然用了不到三年就输掉了解放战争。 明明在抗...
原创 他... 现在很多人对明朝很不感冒,认为明朝的皇帝个个都是昏君,其实这是一种误读。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个明朝皇帝...
惨绝人寰!长平之战四十万降卒被...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长平之战,或许...
原创 岳... ——【·“尽忠”而非“精忠”·】—— 《宋史·列传·第一百二十四》:“桧遣使捕飞父子证张宪事,使者至...
原创 大... 众所周知,我国的最后一名皇帝溥仪,在历史上是实存名亡的。 日本在入侵东北三省之后,溥仪便成为了日本人...
原创 叶... 1955年,大授衔时,有同志感叹道:“如果叶挺同志还活着,他大概率会被授予元帅军衔,他对我党的历史功...
原创 朱... 五次北伐的缘由 最直接的缘由就是要狠狠打击北元的残余势力,重创鞑靼,削弱了蒙古各部势力,迫使他们前来...
马斯克与周亚夫:“功高盖主&q... 周亚夫与马斯克"功高盖主"的对比,揭示了不同时代权力结构下的生存智慧。 ♠ 在历史长河中,周亚夫与...
原创 日... 日本祖先真相大白,不是徐福后代,DNA检测让日本人无法接受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陵外。一支浩浩荡荡...
原创 刘... 刘备在北方屡战屡败,只好投身刘表。在这段时间,刘备蛰伏了很久,当然也在为自己的事业做铺垫。他拜访名士...
原创 泰... 随着近代民主运动的兴起,现在保留王室的国家已经越来越少了。也许是因为年代久远,让我们这样的普通民众对...
三国中,五位国色天香的女人! 阅读本文前,各位官人,对小女子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私信我呦。 三国中虽然是男人之间的战斗,但是没有女人...
原创 曾... 曾国藩根本没有想过称帝,只是利用湘军镇压太平军,以达到他功成名就的目的。 曾国藩以科举考试进入仕途,...
原创 为... 指鹿为马的目的是为了试探群臣的归属,是赵高用来排除异己的手段。 指鹿为马发生在李斯、蒙恬、蒙括都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