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以诸葛亮为代表的诸葛家族,为何会走向没落?
迪丽瓦拉
2025-06-15 23:04:32
0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提起诸葛家族,我们不由自主首先想到的是鞠躬尽瘁的三国名臣诸葛亮。“三顾茅庐”的故事家喻户晓,《诫子书》到现在仍是不可多得的传世经典。

以诸葛亮为代表的诸葛家族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诸葛家族中如诸葛恪手握重权,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当时历史的走势。但名声如此显赫的大家族却在南北朝时期逐渐没落以至于最终竟衰败不堪,究竟是因为什么呢?

垄断门阀遍地起 士族风气正当时

自西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的地位日益提高。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意见,随着传播儒学、培养儒士的“太学”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儒家人才参与朝政,并在当时的政治局势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儒家人才在政治中权重的提高,也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这也为九品中正制出现并占据重要地位铺好了垫脚石。

九品中正制的出现使得“累世公卿”的现象愈发成为常态,寒门弟子难以拥有跨越阶级差别、参与政治进而提高自身地位的机会。而士族弟子自出生时便注定了自己未来将会成为官员。

我们所熟知的写出了“天下第一行书”的王羲之,又被称为“王右军”,这里的右军指的就是右军将军的官职。王羲之承袭了父亲的官职,便是当时“累世公卿”现象的体现。

“累世公卿”为士族的崛起奠定了基础,也是诸葛家族能够家大业大很重要的因素。同时,由于西汉初年以“黄老之学”作为指导思想,政治上推行“无为而治”。天下统一,战事减少,百姓可以专心生产,社会秩序相对稳定。

这些因素促进了当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也为日后士家大族的兴起提供了一定的经济基础。

大家族拥有了充足的政治势力后,也就拥有了诸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他们可以购置更多的土地,雇佣更多的劳动力,进一步提高家族的影响力,巩固自身的声威和权势。东汉时期的“田庄经济”便是一个很好的代表。

据《仲长统传》:“井田之变,豪人货殖,馆舍布于州郡,田亩连于方国。”当时士族通过囤地、雇佣劳动力以此形成自己的田庄,田庄的高度独立性使其成为了概念版的小候国。

九品中正制成为官方制度,因此社会对士家大族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士族风气广泛传播为士家大族现象巩固做了进一步的推进。

我们甚至可以说士家大族的出现是符合当时的社会发展趋势的。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也就不难解释诸葛家族为何当时名声如此显赫了。仅仅是诸葛亮一人便足以建立起令人望而生畏的强大势力集团,更何况当时诸葛家族人才济济。

功盖三分国 诸葛氏名扬四海

1、诸葛家族的渊源

在九品中正制作为选官制度的背景下,一个士家大族想要崛起,最为简单的办法便是家族中有人成为朝廷中居于高位的官员。而使得诸葛家族首先拥有这个机会的是诸葛丰。

汉元帝时诸葛丰先后担任过司隶校尉和光禄大夫的官职,但拥有了使家族名声鹊起的机会之后,诸葛丰此人却没能很好的把握。据班固《汉书》:“以明经为郡文学,名特立刚直。”

因为诸葛丰虽然聪慧好学,满腹文韬武略,但是性格十分耿直,加之嫉恶如仇,过于直白的性格本就难在官场上讨得好处,更为致命的是遇到不公平、不公正的事情他总要做出头鸟,最终遭到了弹劾。

诸葛家族自此隐姓埋名二百余年,期间再也没有拥有诸葛丰这般运气的人。直到诸葛珪和诸葛玄兄弟两人当官之后,诸葛家族才算是东山再起,由衰逐渐转盛。

到诸葛亮这里,诸葛亮名闻天下的声誉以及当时举足轻重的地位成功将诸葛家族带上了崭新的高度。

2、诸葛亮丰功伟绩带来的巨大声誉

说到诸葛家族,我们便没办法抛开诸葛亮不谈。诸葛亮既是诸葛家族的代表人物,也是三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更是在整个中国历史中都占据重要地位的忠臣名将。他的事迹后世被传为佳话,他本人也被当成是“忠臣”的典范。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一生忠心耿耿、勤勤恳恳,呕心沥血,帮助刘备建立蜀国,光复汉室,又在刘备死后重视后主。这在历史上并不多见。

事实上许多手握大权的大臣在所事君主驾崩而新皇年纪尚小、威慑力不足时都有乱政专权甚至谋权自立为皇的意图和做法。如三国时期 “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董卓便是权臣乱政的例子。

难有人如诸葛亮这般忠心不二,竭尽全力的守护先皇打拼下来的江山。也正是因为他的所作所为,让他成为三国时期最为人所熟知的人物之一,不论是在当时还是现在。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声誉和地位,诸葛家族大兴,踞身而为当时的八大家族之一。

聚散天涯难抵时势变迁

在合乎时势的环境下成长至如此庞大的诸葛家族却在南北朝时期逐渐衰败。了解了士家大族兴起的环境以及诸葛家族的渊源,我们便为了解诸葛家族在南北朝时期衰落的原因有了一定的储备。总的来说,诸葛家族衰败的原因主要集中在时势的变化和家族本身的凝聚力不够强上。

1、难迎合儒家主导思想

在经济基础未发生极大转变的前提下,因为儒家思想地位愈发的巩固,士家大族的地位才能持续维持下去。但“儒家独尊”并不对所有的士家大族都是有利因素。一些并不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士家大族更是如此。诸葛家族所代表的治国理政思想更加的偏向于法家学派。

据《魏氏春秋》记载,诸葛亮为了对臣子和子女进行有效的教育,条列了八务、七戒、六恐、五惧,以明令能知能行的行为准则。至今诸葛亮所著的《法检》两卷、《科令》两卷、《军令》三卷依然得以保存下来。诸葛亮执行法律,史称“刑罚峻急,上下震恐”。由此可见诸葛亮是推行法治的,这与儒家治国理政的思想相悖。

诸葛家族既然不以儒家思想作为主导思想,也就难用儒家思想培养人才。因此诸葛家族中的人才都不以儒家思想为指导思想,这在儒家思想主导作用不是很明显的时候尚能发挥余力。

但随着儒学地位逐渐的提高,其他学派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狭小,学习其他学派思想的人才也难以得到重用。因此诸葛家族中的人才在政治中发挥的作用也开始逐渐变小。

2、时势变迁

南北朝时期兼并战争不断,社会秩序混乱。经土地兼并逐渐兴起的田庄经济本就是对劳动力进行剥削的产物。在动乱的年代里,百姓的生活更雪上加霜、难以为继。

因此在这一时期大量的农民起义纷纷涌现,较为出名的有孙恩卢循起义、盖吴起义、刘举起义等。士家大族的地位下降,本就人才稀少的诸葛家族更难有施展的空间。

九品中正制带来的“累世公卿”现象导致了权力的流动性差,“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士家大族子弟从出生时便注定了要成为官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学习治国理政方略的积极性,因此九品中正制的选官制度难以选拔到优秀的人才,也就注定了这种制度最终要遭到淘汰。

九品中正制度的淘汰也就代表着“累世公卿”的现象将减少,也变相的意味着对士家大族的削弱。到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依靠学识选拔优秀的人才参与政治,既能为朝廷输送优质的人才,又避免了士家大族扩大自身的权势对皇室的统治造成威胁。

儒学独尊之后,作为官方的执政理念,儒学被一代又一代知名的儒士加以总结和完善,成为了越来越成熟的治国理念,这也导致了其他的学派难以有立足之地,最终被儒学同化。那些以其他学派为指导思想的士家大族也避免不了被同化的命运,经过“思想改造”后,士家大族已经不似从前了,诸葛家族便是如此。

3、人才凋零

诸葛家族与其他大家族非常显著的区别就是诸葛家族本身的内部凝聚力极差。在当时,士家大族一旦拥有了发展的机会,全族上下都要凝聚心力为家族做贡献。

而诸葛家族甚至都没有将家族成员聚在一起,只是以“诸葛”这一姓氏作并不紧密的联系。再加上诸葛家族整体人丁并不兴旺,诸葛亮的后辈和子女要么战死沙场,要么成为了别国的人质,要么成为了其他国家的臣子。

诸葛瑾便是投靠了吴国,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虽然在吴国弄权一时,但最终因为自己的恃才自傲被富春候设计刺杀。偌大的诸葛家族余下的人寥寥无几。

总结

诸葛家族之所以能够显赫一时,凭借的是时势。而在南北朝时期的衰落,也是因为时势的变迁。适应社会发展趋势便能得到青睐,进而有所成就,违背社会发展趋势便意味着最终消亡的结局。

当然,诸葛家族之所以衰落,也与其自身有极大的关系,如人丁不旺、人才凋敝的问题。由此看来,一个大家族要想长久的维持下去,既要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又要自身凝聚力足够强大,二者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诫子书》

2、《魏氏春秋》

3、《诸葛恪传》

4、《汉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古... 在古代,朝廷一旦下令“诛九族”,意味着一场无路可逃的灾难正席卷而来。九族之内,不论血缘的远近,亲属们...
原创 郑... 历史长河奔腾不息, 裹挟着无数英雄人物命运沉浮, 风雨飘摇之际, 郑成功名字如同一道耀眼闪电, 划破...
原创 康... 正在热播的历史传奇剧《天下长河》已经接近尾声,细心的观众应该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即原来一直大力支持靳...
原创 大... 引言 大英帝国,这是一个深刻的影响了人类近代时期发展进程的名词。而大英帝国,作为一个国家来说,无疑也...
《三国志·战棋版》魏延最新调整... 哈喽大家好啊,昨天下午测试服中魏延迎来了一个调整,这个调整会有什么影响呢?另外在新赛季中,同兵种加成...
原创 为... 开篇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前言 对于...
秦兵马俑二号坑发现两处战车遗迹 12月16日,据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消息, 在陕西秦兵马俑二号坑的考古发掘保护现场,考古人员发现了两处战...
三国中最忠心耿耿之人! 阅读本文前,各位官人,对小女子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私信我呦。 两军交战战败时大部分人识时务可能会投降,...
原创 差... 他是南北朝时期能力最强的帝王,刚开始只是一个傀儡皇帝,韬光养晦10年,一举铲除权臣,施展抱负的他,带...
原创 岳... 靖康之耻 北宋末年,朝堂之上奸臣当道,宋徽宗沉迷于歌舞升平,对边疆的危机视而不见。那时,北方的辽国正...
原创 刘... 刘禅:在矛盾中抉择的蜀汉后主 黄喜才文2024-10-21 刘禅,这位蜀汉后主,自出生于河南新野起,...
原创 内...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最近这几年...
瑞昌铜岭探秘:铜草花下的青铜传... 在江西省瑞昌市夏畈镇的一片古老土地上,隐藏着一段关于铜与历史的传奇故事。这里,瑞昌铜岭商周铜矿矿冶遗...
原创 从... 《将相和》的故事广为人知,韵味悠长,至今仍频频出现于学校教材和课外读物中。世世代代传颂的,不仅仅是蔺...
秀我中国|打卡闽南古建筑宝藏地... 新华社“秀我中国”行走体验官、网络达人@南京飞哥 带你游闽南古建筑宝藏地——千年安溪文庙。
原创 回...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故事永远不会被遗忘。韩信,一位军事天才,其生命轨迹在楚汉争霸的风云中急剧变化。一...
福建平潭壳丘头遗址博物馆开馆 新京报讯 据国家文物局消息,12月16日,南岛语族文化艺术联展开幕暨壳丘头遗址博物馆开馆仪式在福建省...
原创 一...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 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
原创 佐... 侵华日军将领佐佐真之助,曾长期在陆军省人事局任职,尽管军衔不高,但实权却很大,此后曾以第二十二师团步...
如何实现真正的超越?17名清北... 今年八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副教授金津的英文专著Education and upward 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