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汉武帝派人到此国购买天马,不料却被劫财,大怒:西域都在看笑话
迪丽瓦拉
2025-06-17 01:33:06
0

《三国杀》里面有一张牌叫大宛,玩过的都很熟悉。

大宛是西域的一个小国,位于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大宛同时又是一种名马的代称,主要就是指大宛产的马。

也就是所谓的汗血宝马,汉朝人叫它天马。

汉武帝很喜欢大宛产的这种天马,有一年就派出使者带着黄金还有一尊黄金浇铸的金马出使西域到大宛去购买这种马。本来是丝绸之路开通以后一项互惠互利的好买卖,但是大宛人却打起了另外的主意,心说:

汉朝离我们天高皇帝远,最近又打了几场败仗,且不说一路上都是汉朝的敌人,就光是这相隔万里的路途,之前好几拨汉朝使者都饿的够呛,最后都悻悻而归,就算不卖给他,也不能拿我们怎么样。

何况此马也是我们的宝贝,这买卖不划算。

打定主意后的大宛人于是坚决不卖马匹给汉朝人,汉朝使者听了以后非常生气,当场对大宛人撂下了一堆狠话,诸如大军压境之日有你好看此类云云。

大宛人听了也很生气,小小使者看不起谁?!

于是派出军队追上汉朝使者杀了人,把钱财和金马也给抢了。话说汉武帝天天在长安天天盼着使者抓紧带回大宛马好让自己溜上几圈。

过了几月却听到自家使者在西域已经成了一堆枯骨,钱也被对抢去了。对于雄心壮志的汉武帝来说当然不能忍,当即下令让李广利挂了一个贰师将军的头衔,带着数万大军,六千骑兵威风凌凌去打大宛。

大宛就是一标准的小国,总人口数十万,刨去老弱病残,妇女儿童,其军队也就千把号人。

好像这场仗也没有什么悬念,但是就像人家大宛说的天高皇帝远,汉朝人的后勤跟不上,为什么跟不上,因为一路上的小国都不给汉朝人接济粮食。

为什么不给汉朝人粮食,因为当时汉朝在西域吃了几场败仗,匈奴的势力也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所以汉朝当时在西域的威信并不高。结果这数万人还没有抵达大宛,一路上就因为缺衣少食的饿死一大半,还没走到大宛就赶紧撤了回来,跑到敦煌驻扎休整。

接着又给汉武帝送了一封信去诉苦说:一路上没吃的,没喝的,希望陛下暂时放弃攻打大宛的计划……

这可把汉武帝给恶心到了,脸上真是无光,盛怒之下派人到敦煌下令,这些人胆敢进入玉门关格杀勿论,吓得李广利躲在敦煌也不敢回去。当时汉朝的主要敌人是匈奴,大臣都上书汉武帝请求他暂时放过大宛,专心攻打匈奴。

汉武帝是一代大帝,其心思当然不是群臣所能揣摩的,他说:

你们这些人懂个叉叉,既然要打大宛,如今又吃了败仗,这不是让大夏轻视天朝么?西域各国以后更加不会卖马给我们,天朝使者在西域也会受到轻视。

这岂不是让西域各国看汉朝的笑话!

这事说白了,打的不是那几匹马,而是汉朝在西域的影响力,不把牌子竖起来,以后谁都不会甩汉朝的帐,这对汉武帝来说当然不能忍。

于是动员全国的力量,从各地抽调兵员组成了一支6万人大军,另外那些自己带着粮食和武器一起跑去打仗,准备立个军功啥的人,为了避免又出现饿死在半路上的情况,另外又出动十几万匹牛马拖着粮食武器。

就这么浩浩荡荡的一大群人和一大群牛马牲口朝着大宛出发,一路上声势震天,十分浩大。之前那些不愿供应食物的小国都怕了,一个个都踊跃的供应食物给汉军。

一路上见城屠城,见人杀人,风风火火的一路杀到大宛城下,一顿常规操作围城断水,围了四十多天,大宛人那点实力自然不够看。一伙贵族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和利益,聚在一起一合计把锅都甩给了大宛万,怪他不卖马匹给汉朝使者,这才招来大祸。

悲催的大宛万于是就被自己人给出卖了,首级也被送到汉军的大帐里,又送去口信:

大王都被我们解决了,你们来无非就是为了马匹,我们投降了都把好马给你们。要是你们非要赶尽杀绝,那就不要逼我们狗急跳墙和你拼个你死我活,先把马都给杀了,再和康居里外夹击,谁都没好果子吃。

二度挂帅的李广利和部下一合计,本着是为了马而来的动机,也就接受了大宛的投降。

最终在大宛那里选了三千多匹大宛马大胜而归,另外又扶持了一个亲汉的人当了新的大宛王,这才引兵回国。不过话说回来,三千多匹马好像还不足以弥补汉军方面的开支,远征大宛更重大的意义其实马匹都是其次。

而是汉武帝要在西域把汉朝的威名树立起来,要是汉朝连大宛这么一个小国都收拾不了,以后汉朝在西域还怎么混?所以这一场仗的政治意义要大于现实利益,这是财物无法衡量的。从这里可以发现,汉朝时期的外交政策和姿态是十分强势的,你不听话,好,我就打你,打到你听话为止。

汉朝在西域的威名几乎就是靠强大的军事手段建立起来的赫赫威名和话语权,尤其是匈奴人被打的西迁分裂以后,汉朝在西域的话语权更是没有了挑战。

这一点终汉一朝都是如此,即便在汉朝末期的时候汉朝在西域的影响力都是巨大的,只不过当时汉朝无力管控西域,这才让西域慢慢脱离了汉朝。明朝学者王夫之评价汉朝说故国恒以弱丧,而汉以强亡,意思就是历史上的很多朝代都是因为慢慢变得衰弱,最后才灭亡。

但汉朝不是,它在东汉末年的时候依然是很强大的,周边的民族基本上还是被汉朝压制着,汉朝之所以灭亡是因为它自己内部那些官僚和军阀肢解了汉朝,最终才宣告灭亡。

可以说,汉朝的强大和它浓厚的尚武精神以及强势的姿态是有关的,但是自汉以后我们可以看到在儒家的教化下,这些王朝的尚武精神正在逐渐丧失。

而汉武帝显然是对汉朝的强大是居功至伟的,很多历史学家抨击他穷兵黜武,但试想如果没有汉武帝一系列的军事打击和强硬的军事政策,汉朝怎么能够解除匈奴人对自己的威胁,如果没有他的一系列手段,汉朝又怎么可能在西域树立威名。

否则其重演宋朝和明朝的命运也是很大概率的事情,五胡乱华的场景恐怕只会提前上演。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晚... 1885年,病危的胡雪岩对九姨太说:我死后葬礼上会来一个戴铁帽子神秘人,你到时剪下我寿衣一角给他,可...
原创 戴... 世界上最早发明机关枪的人是美国人加特林,但是机关枪的雏形早在17世纪就已经在欧洲流行起来,在现代人认...
中华文明连续性的考古实证 山西... 本文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日前,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了运城市崔家河遗址考古发掘资料,该遗址属...
原创 朱... 朱瞻基,即明宣宗,是明朝第五位皇帝,年号宣德。在民国之前,他常被史书赞誉为盛世明君,民间更亲切地称他...
原创 孔... 当我们翻开小学课本,孔融、周处、司马光等名字如雷贯耳。他们曾经是小学语文课本里的明星,是老师口中津津...
原创 李... 盛唐繁华背后,总有阴影潜藏,这位缔造大唐王朝雄主, 一生经历过无数腥风血雨,而其中最令人唏嘘, 莫过...
原创 1... 令蒋介石没有想到的是,手里拿着400多万的美械机动部队,竟然用了不到三年就输掉了解放战争。 明明在抗...
原创 他... 现在很多人对明朝很不感冒,认为明朝的皇帝个个都是昏君,其实这是一种误读。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个明朝皇帝...
惨绝人寰!长平之战四十万降卒被...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长平之战,或许...
原创 岳... ——【·“尽忠”而非“精忠”·】—— 《宋史·列传·第一百二十四》:“桧遣使捕飞父子证张宪事,使者至...
原创 大... 众所周知,我国的最后一名皇帝溥仪,在历史上是实存名亡的。 日本在入侵东北三省之后,溥仪便成为了日本人...
原创 叶... 1955年,大授衔时,有同志感叹道:“如果叶挺同志还活着,他大概率会被授予元帅军衔,他对我党的历史功...
原创 朱... 五次北伐的缘由 最直接的缘由就是要狠狠打击北元的残余势力,重创鞑靼,削弱了蒙古各部势力,迫使他们前来...
马斯克与周亚夫:“功高盖主&q... 周亚夫与马斯克"功高盖主"的对比,揭示了不同时代权力结构下的生存智慧。 ♠ 在历史长河中,周亚夫与...
原创 日... 日本祖先真相大白,不是徐福后代,DNA检测让日本人无法接受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陵外。一支浩浩荡荡...
原创 刘... 刘备在北方屡战屡败,只好投身刘表。在这段时间,刘备蛰伏了很久,当然也在为自己的事业做铺垫。他拜访名士...
原创 泰... 随着近代民主运动的兴起,现在保留王室的国家已经越来越少了。也许是因为年代久远,让我们这样的普通民众对...
三国中,五位国色天香的女人! 阅读本文前,各位官人,对小女子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私信我呦。 三国中虽然是男人之间的战斗,但是没有女人...
原创 曾... 曾国藩根本没有想过称帝,只是利用湘军镇压太平军,以达到他功成名就的目的。 曾国藩以科举考试进入仕途,...
原创 为... 指鹿为马的目的是为了试探群臣的归属,是赵高用来排除异己的手段。 指鹿为马发生在李斯、蒙恬、蒙括都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