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朱高煦跟随朱棣征战多年,为何叛乱时却束手就擒?朱瞻基城府太深
迪丽瓦拉
2025-06-17 07:33:24
0

明宣宗朱瞻基探望被囚的朱高煦时,朱高煦虽然身陷囹圄,却依然顽劣不改,对于明宣宗的好意并不领情,而且趁明宣宗不备,突然伸出脚勾他一下,使明宣宗扑倒在地,颜面尽失。

亟命壮士舁铜缸覆之。缸约重三百斤,庶人有力,项负之,辄动。积炭缸上如山,然炭逾时,火炽铜镕,庶人死。

明宣宗自然是勃然大怒,随即命人抬来重将近三百斤的大铜缸抬来,将朱高煦扣在缸下,哪知道朱高煦孔武有力,竟然将铜缸顶起来,明宣宗再次下令,命人用碳将铜缸积压住,最后引燃,将朱高煦活活烤死在铜缸之内。

明宣宗作为朱高煦的侄子,为什么会对朱高煦使用如此残忍的手段?关于这段历史,可能更多人认为明宣宗曾多次忍让朱高煦,对其并没有杀心,只是朱高煦一再得寸进尺,居然谋反,明宣宗被逼无奈之下,才处死朱高煦。

然而,朱高煦谋反一事,其实一直存在争议,因为朱高煦当时的处境和做法,存在很多疑点,他的一举一动,并不像是真正的谋反。

朱高煦觊觎太子之位,却惹怒朱瞻基

朱高煦虽然少谋,但是却勇猛异常,他的汉王之位并不是靠自己的身份获得,而是靠自己的战功。

对朱高煦的评价可能更多是“性凶悍”这样的恶评,似乎“有勇无谋”对他来说已经是很不错的评价,却总会因此忽略其“有

膂力,善骑射”的优点。

朱高煦本人其实能征惯战,曾多次救朱棣于危机,比如白沟河之战,朱棣对阵瞿能时,陷入险境,是朱高煦及时带兵杀来,斩杀瞿能,救下朱棣。

靖难之役中,太子都是负责镇守,而随军厮杀,建功立业还是朱高煦更胜一筹,这也让好武的朱棣对朱高煦十分喜爱,认为朱高煦更像自己,甚至在兴致到时,给朱高煦不该给的希望,说出“勉之!世子多疾”这样的话来。

仗着朱棣对自己的宠爱,再加上朱棣如此露骨的暗示,加之朱高煦能征善战,战功颇高,且多次救朱棣于水火,试问,在如此的环境下,不要说朱高煦会对储君之位觊觎,换成任何人恐怕都难以克制自己内心对储君之位的渴望。

在朱棣的“暗示”之下,朱高煦更加卖力战斗,继续活跃在战场之上,直到取得靖难之役的胜利,朱棣顺利成为皇帝。

此时的朱高煦却发现太子之位依然与他无缘,仍然是那多疾的哥哥稳坐,朱棣却再也不提当年的“暗示”之语,而是封朱高煦为汉王。

朱高煦对此颇有微词,对自己的这位大哥也并不恭敬,在他心中,一直认为皇位应该是他的。

在《明史》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朱高煦与哥哥朱高炽拜谒孝陵,朱高炽因为肥胖加上足疾,行动不便,需要两个人同时搀扶才能艰难行进,一不小心,跌了跟斗。

这本来不是一件什么大事,但是朱高煦却趁机表达自己的内心,说了一句“前人蹉跌,后人知警”,虽然这一句简单的话,却能看出很多东西来。

第一、朱高煦此人没什么城府,心里想什么就说什么,即便是自己并不处于优势的时候,也会对太子说出如此无礼的话。

第二、朱高煦受到自己靖难之役中取得的战功和父亲宠爱以及“暗示”的影响,内心中对自己的兄长朱高炽并不尊重,所以才敢明目张胆说出这样的话来。

朱高煦一直如此态度却没事,主要是因为朱棣护着,另外也是因为太子朱高炽性情温和,处处让着自己的这位弟弟。

但是朱高煦的过分做法,却被另一个人看在眼里,他就是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朱瞻基自小就聪明,明事理,有能力,深得朱棣认可,这也是朱高炽能够稳居太子之位的重要原因。

当朱瞻基听到朱高煦对自己父亲朱高炽所说的话时,没有激动的不顾长幼尊卑,而是十分得体的回了一句“更有后人知警也”,朱瞻基此语一出,令朱高煦大吃一惊,“回顾失色”。

朱高煦渴望太子之位,认为自己比朱高炽更有资格做太子,所以处处与朱高炽作对,甚至会顺口言语相讥,完全不掩饰自己的内心的想法,对此,朱高炽能忍,朱瞻基其实也在忍,毕竟没有任何一个孩子,能对侮辱自己父亲的事情视而不见。

朱瞻基是朱高煦的侄子,更是皇帝

朱瞻基登基以后,想要站稳脚跟,不被叔叔辈的人瞧不起,自然就要露一手对他们进行威慑。而在这些人当中,对他的皇位潜在威胁最大的人,莫过于朱高煦,毕竟,朱允炆被朱棣赶下台的事情历历在目,他可不想重蹈覆辙,哪怕朱高煦基本没什么机会重复靖难之役。

朱瞻基确实是一位高明的皇帝,在他即位之初,对待朱高煦的态度来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与皇太孙时与之针锋相对的态度截然不同,对于朱高煦的一切过分请求,“皆曲徇其意”。

朱高煦因此认为朱瞻基是无能之辈,掉以轻心,他也不想想,即便是朱瞻基能力平平,他身后的那些重臣的水平呢?比如姚广孝、蹇义、夏原吉、胡广等,哪一个不是经验老到。

朱瞻基为何要转变态度,对朱高煦进行“捧杀”?因为他身为朱高煦的侄子,即便身为皇帝,如果没有“谋逆”这样的罪名,他杀朱高煦就会受到谴责。

朱瞻基对无礼的朱高煦忍着、惯着,就等他犯下不可饶恕过错的那天,再使用雷霆手段,将其除去。

高煦遣百户陈刚进疏,更为书与公侯大臣,多所指斥。帝叹曰:“汉王果反。”

终于,朱高煦一次过分的举动,令百户陈刚进疏,其内容又“多所指斥”,仅仅如此,朱瞻基便感叹道:“汉王果反。”

最终,朱瞻基亲自单兵平叛,兵不血刃,将朱高煦捉了回来,后来便出现了朱瞻基烤杀朱高煦的一幕。

朱高煦叛乱疑点重重

朱高煦所谓的叛乱,与靖难之役时相比,就像是在“开玩笑”一般,其实仔细想想,朱高煦说这些不可理喻、目空一切的话由来已久,尤其在朱瞻基登基后,对其更是事事顺从,不论他做的多么过分,都会令他满意。

本就口无遮拦的朱高煦,经过这样有意的安排之后,说出大逆不道的话来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只不过朱高煦或许到死也没搞明白,他“大逆不道”半辈子了,怎么这一次突然就成了谋反呢?

笔者之所以有这样观点,因为朱高煦的“谋反”太过简单,疑点太多,似乎并非是一场预谋已久的叛乱。

朱高煦亲自带兵打过仗,其军事作战能力自然不用多说,而且他参与的靖难之役,很长一段时间都跟在朱棣身边,对于藩王造反并且成功的经验丰富,即便不能比拟朱棣,但是也不是其他人可比。

但是,朱高煦自己叛乱的时候,似乎根本就没做什么事先准备,而且他叛乱时,甚至连“揭竿而起”,杀朝廷命官这一步都没做,并且未出乐安一步,更别提按照预先计划攻取重要战略城镇了。

也就是说,朱高煦的叛乱,就是因为胡言乱语被定为叛乱,但是他并没有事先预谋,也没有事先规划,更没有做出叛乱该做的一些举动。

根据《明史》记载,朱瞻基在亲征平叛时,朱高煦仅仅是因为“城中人多欲执献高煦者,高煦大惧”,随后便出城投降了。

试问,如此具备军事能力,有叛乱经验的一个人,怎么会在决定叛乱时,连自己城内的人都没有搞定,反而纷纷临阵倒戈呢?

而且,朱高煦身处的乐安并非大城,发展空间十分有限,这是当年朱棣的手笔,他的目的就是限制藩王势力强大威胁皇权,而且朱棣选择的乐安,距离京城不远,朱棣将他安排此处,一来限制他的势力发展;而来可朝发夕至,避免其有作乱的空间。

从这些疑点来看,朱高煦叛乱,更像是一场没有预谋、没有规划、甚至是没有准备的仓促叛乱,朱高煦不像是主动叛乱,反而更像是朱瞻基在一步步逼他叛乱。

朱高煦被俘以后,朱瞻基对他处置可谓斩草除根,不仅他的势力被全部铲除,连他本人也被活活烤死,而朱瞻基将事情做到这一步,他杀自己叔叔的事情已经变得水到渠成,再也不会有人在道德层面对其指指点点。

朱瞻基近乎完美的处置了朱高煦,干净利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古... 在古代,朝廷一旦下令“诛九族”,意味着一场无路可逃的灾难正席卷而来。九族之内,不论血缘的远近,亲属们...
原创 郑... 历史长河奔腾不息, 裹挟着无数英雄人物命运沉浮, 风雨飘摇之际, 郑成功名字如同一道耀眼闪电, 划破...
原创 康... 正在热播的历史传奇剧《天下长河》已经接近尾声,细心的观众应该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即原来一直大力支持靳...
原创 大... 引言 大英帝国,这是一个深刻的影响了人类近代时期发展进程的名词。而大英帝国,作为一个国家来说,无疑也...
《三国志·战棋版》魏延最新调整... 哈喽大家好啊,昨天下午测试服中魏延迎来了一个调整,这个调整会有什么影响呢?另外在新赛季中,同兵种加成...
原创 为... 开篇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前言 对于...
秦兵马俑二号坑发现两处战车遗迹 12月16日,据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消息, 在陕西秦兵马俑二号坑的考古发掘保护现场,考古人员发现了两处战...
三国中最忠心耿耿之人! 阅读本文前,各位官人,对小女子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私信我呦。 两军交战战败时大部分人识时务可能会投降,...
原创 差... 他是南北朝时期能力最强的帝王,刚开始只是一个傀儡皇帝,韬光养晦10年,一举铲除权臣,施展抱负的他,带...
原创 岳... 靖康之耻 北宋末年,朝堂之上奸臣当道,宋徽宗沉迷于歌舞升平,对边疆的危机视而不见。那时,北方的辽国正...
原创 刘... 刘禅:在矛盾中抉择的蜀汉后主 黄喜才文2024-10-21 刘禅,这位蜀汉后主,自出生于河南新野起,...
原创 内...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最近这几年...
瑞昌铜岭探秘:铜草花下的青铜传... 在江西省瑞昌市夏畈镇的一片古老土地上,隐藏着一段关于铜与历史的传奇故事。这里,瑞昌铜岭商周铜矿矿冶遗...
原创 从... 《将相和》的故事广为人知,韵味悠长,至今仍频频出现于学校教材和课外读物中。世世代代传颂的,不仅仅是蔺...
秀我中国|打卡闽南古建筑宝藏地... 新华社“秀我中国”行走体验官、网络达人@南京飞哥 带你游闽南古建筑宝藏地——千年安溪文庙。
原创 回...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故事永远不会被遗忘。韩信,一位军事天才,其生命轨迹在楚汉争霸的风云中急剧变化。一...
福建平潭壳丘头遗址博物馆开馆 新京报讯 据国家文物局消息,12月16日,南岛语族文化艺术联展开幕暨壳丘头遗址博物馆开馆仪式在福建省...
原创 一...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 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
原创 佐... 侵华日军将领佐佐真之助,曾长期在陆军省人事局任职,尽管军衔不高,但实权却很大,此后曾以第二十二师团步...
如何实现真正的超越?17名清北... 今年八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副教授金津的英文专著Education and upward 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