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浅谈金朝官员丁忧问题:兼与宋朝比较
迪丽瓦拉
2025-06-17 13:03:08
0

古代最为看重孝道,古往今来更是以“百善孝为先”来作为官员考核标准。在极为看重礼节的年代,对父母手足的敬爱更是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朝廷衍生出了一种服丧制度——丁忧制度。

丁忧制度在赵宋达到顶峰,而当赵宋瓦解以后继承它的金国又将丁忧制度推到了什么位置?据相关研究人员表示,金国的各项礼仪与其说它贴近契丹,倒不如说它更像是赵宋。

金朝兴起于北方地区,是由女真族统领的封建王朝。在建国初期,最开始沿用的是女真族不成文的习惯法。在灭辽与北宋以后,开始吸纳他们的法制,比如之中相对重要的丁忧。

一、丁忧缘由

在古代父母死了以后,子女会按照制度服丧三年,期间不允许婚配嫁娶,不允许进行娱乐活动,更不允许为官,做官的人需要离职服丧,这就是古代封建社会所遵循的“丁忧”。

1.孝道为先

汉代以后,“丁忧”更是被纳入法律法规中,在丁忧期间作乐,嫁娶,或是在服丧期限未满时求取功名,都会被视作不孝。在这个孝字当先的朝代,罪行严重的甚至要按照刑罚予以流放。

但是在丁忧期间就真的不能升官吗?这倒也未必,明代就有一个人因为守孝期间孝心卓越,被圣上所知。等到他丁忧结束以后,直接对他进行了越级提拔,以彰显天下孝字当头。

丁忧最开始只是华夏民族的一种习俗,一种伦理价值,但是在统治者的刻意引导下,丁忧逐渐从一种习惯演变为了政治资源。朝廷大张旗鼓的宣扬丁忧期间服丧的好处,也就让文人甘之若饴。

有人甘之如饴,自然也有人趋之若鹜。三年的丁忧期间必须辞官回家,脱离政权岗位。有些官员就是放不下眼前的巨大政权利益,企图通过自己“天衣无缝”的小伎俩蒙混过关。

官员因为贪恋财权而不愿丁忧的事情比比皆是,据记载唐天成年间,就有一位官员因为母亲不幸丧生而隐瞒未上报朝廷,被人发觉以后上报朝廷,直接被赐自尽以警醒后人。

2.夺情

那么在一些官员因为身兼数职而无法服丧的时候,皇帝又是如何定夺其中利害的呢?因为当时“孝”与“忠”是被看作最为重要的事情,当这二者相互之间出现碰撞,就诞生了独有的政治文化——夺情。

夺情,顾名思义,就是夺走你的情感。夺情一般是指那些身居重要岗位的官员,在其父母亲族过世以后不允许他们服丧三年,让他们继续为朝廷效力。若是得力官员正在丁忧期间,朝廷也可召回他。

关于夺情如何判别什么时间段该用,一直未有准确的说法。夺情多由皇帝与礼部尚书商议以后执行,我们所熟知的唐代房玄龄,明代张居正等人,都是被夺情的对象,朝廷需要这些能干的大臣。

夺情也有诸多弊端,前文提到,不愿丁忧的官员一律会被当做贪恋权力以及不孝处理,夺情亦是如此。在朝廷最需要官员的时候,夺情该官员,等到他老了这件事便成了他定罪的导火索。

不论如何,古代丁忧制度始终存在着他的弊端。那么在距离丁忧制度鼎盛时期不远的金国,又是如何推行丁忧制度的?下面会着重将二者丁忧制度做一对比,以方便更好了解二者不同之处。

二、宋金对比

金国由女真人一手建立,在建国以后迅速进入封建主义时代。但是由于女真人保留了大部分本民族所特有的政治文化,使得它在兼并唐宋律法时,偶尔会出现一些矛盾,比如丁忧制度。

1.宋代

宋朝丁忧制度达到鼎盛时期,在宋以前,丁忧解官无论是在情感心理上都会给离官者带来不好的影响。离开了久居的官场,许多官员一下子失去了收入来源,就连丧葬所用一应器具的钱财都无法提供。

因此,北宋统治者给予了他们经济上的保障,虽说宋朝送葬之风盛行消耗巨大,但有了朝廷对其的相应补助,不至于让丁忧解官的官员太过于难堪,也保障了他们的日常起居生活。

但是宋朝官员随即而来的是夺情起复这一制度滥用情况,这种不良的风气便是借助权贵之手得以起复,即未满丧期就得到皇帝重用直接回归朝廷,重新上任不用再解官服丧,与夺情类似。

这最终也就演变成了,大臣们开始以夺情起复为荣,来彰显身份的高低。更有甚者认为,不被夺情就是不受皇帝重用,一时间朝堂上下掀起了“夺情”之风,也使得宋朝廷内部混乱。

丁忧制度也就从最开始的习俗,慢慢演变为了党派争斗的一种政治手段。隐瞒丧期追求权利的行为也就兴起,官员们迫切地希望帝王夺情,好让自己继续追逐权利,最终酿成北宋灭国的行为。

2.金国

与此相对比的金国,因为元人对于史料的取舍和大量史料的丢失,我们很难再从中更多地了解金国在丁忧方面又是如何进行的。只能通过一些简短的史料,从中窥探金国“丁忧”。

金国服丧丁忧的最早记载,可以追溯到1126年刘筈替父服丧。但是关于官员丁忧的最早记载就要等到1153年才出现。不过据史料记载1153年的丁忧哪怕是父母也只有短短的三日服丧,同族其余人只有一日。

直到金国最为繁华的时段,丁忧制度才慢慢开始被完善。据记载,在1168年,改嫁以后的母亲死亡,金人也要为改嫁的母亲守孝三年。毕竟在金朝女子改嫁是最常见不过的事情,这也是受到中原文化影响。

其次就是夺情起复问题,起复在金国是十分常见的。虽然金国官员制度深受辽宋影响,但毕竟官员丁忧情况不同,官员丁忧总是会以不同的原因被重新起复,进而回到朝廷。

据《金史》记载,金国某次丁忧总人数一共122人,其中京官66人,将官2人。这些人最终能够完成服丧期限的也仅仅只有20人,其余人全被起复任用,按照秦汉礼仪制度来说,99人的起复不算正常。

但是同时它规定若是当时国家有发生兵戈一事或是重大灾难时,可以不用顾及丁忧制度。不过似乎金朝的官员以及他们的帝皇并不会被这一规矩所束缚,这也正是金国与宋朝不同的一点。

当然,大部分金朝官员都是世袭出身或是荫补,他们所得的官职大多仰仗父辈和兄弟的功劳。金国在灭宋以前文化素养本就低,对于一些道德伦理拘束并不甚在意,这也就是金国起复如此之多的原因。

而在对于丁忧待遇上,金国人想的就没有宋人那么多。他们还曾经一度让人上交弓箭,可以说服丧期间金人几乎没有经济来源和生活保障。金国丁忧终丧人员较少,也有这一层原因在其中。

三、外敌威胁

除去上述金国与宋完全不同的服丧制度以外,金国与宋还有一个不同的原因,那就是它是以武力建立的国度,虽然他灭掉了辽国和北宋,但是之后崛起的蒙古和南宋一直在威胁着金国,两面夹击局势危险。

金国并不打算劝人们行孝,很重要一点是它需要人们忠于国家。金国毕竟是一个新起的政权,国家土地需要投入大量的官员去协助管理。这些官员大都身兼要职,无法离开进行丁忧。

而且因为蒙古和南宋均处于金国边境,它不得不投入更多的人力去应对这些虎视眈眈的饿狼,这也就使得金国经常将还在服丧的官员起复任用,以便金国能够正常运转。

前文提到过,女真族把自己的习俗也带进了金国,在文化合并上并没有抛弃这些旧日习俗。而按照女真族旧俗,若是父亲死亡以后,其妻子会由同宗族男子收纳,而孩子长大以后不需要赡养父母。

这也就导致了很多改嫁女子死后无人守孝,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才有了1168年的丁忧初步改革。金朝出现为母服丧的说法,也从侧面证明了在当时女性地位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总结

不论是在哪个朝代,官员丁忧总是依照皇帝的意愿行事,“忠”与“孝”很难两得,金朝在宋朝的基础上进行的丁忧制度,一般来说很难做到与宋朝那般完美,这也正是它的局限性所在。

但是金朝在“为母服丧”的创新上,却是被束缚拘泥与封建礼教里的大宋王朝所无法推行和变革的。不可否认的是,虽然金国在制度上并没有十分完善,甚至在丁忧制度上混乱不堪。

但是总的来说金国在推陈出新上下了功夫,金国丁忧制度取材于宋国,但是它始终未能做到终孝。这也和当时的国情密不可分,但金朝对于官员丁忧制度的推行,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苏... 谈到苏联解体,必须承认内因是主因,但也不能不承认,外部因素也是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苏联不是孤立存在的,...
原创 苏... 苏联,曾经是世界上的超级大国,曾经人才辈出,曾经与美国肩并肩……说起苏联,相信世界各地的人都无不感慨...
原创 战... 一九三一年对中国而言是个特别重要的年份,随着中国国力的日渐衰落,日本人的野心一发不可收拾,尤其是东三...
原创 韩... 韩非子死了,死在了与姚贾的论战中。还是秦王嬴政做的裁判。 这位稀里糊涂就死掉的韩非,就是那位喜欢刑...
原创 苏... 苏联曾经的超级大国,它的同盟国都有着响当当的实力。1991年硕大的变故,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扬起的烟尘...
原创 皇... 内务府,清代官署名,掌宫廷事务。长官称总管大臣,无定员,由满族王公或满族大臣兼充,秩从二品,乾隆时改...
原创 “... 阿提拉是公元5世纪时期古欧洲匈人首领,欧洲的匈人和中国的匈奴是否有直接或间接的血缘关系目前历史上暂无...
原创 努... 公元1626年,68岁的努尔哈赤去世。当得知这一消息后,努尔哈赤最宠爱的大福晋阿巴亥哭得几乎晕厥。 ...
原创 这...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上方“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给您带来全新的军事视角,感谢您的支持。 ...
原创 抗... 在讲抗战期间,苏联对华援助的物资和武器清单之前,我觉得有必要先跟大家说说苏联为什么对华援助。 事儿...
原创 戈... 1991年12月25日一个震惊世界的消息横空出世,苏联作为世界第二大超级大国,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头...
原创 邓... 河南省西峡县回车镇八迭村有个地方叫大人洼,这里的大人不是指岁数上的大小,而是人们对过去县官以上官员的...
原创 为... 以利奥波德维尔(现金沙萨)为首都的刚果,拥有丰富的农业、矿产、森林和水利等资源,美丽而富饶,所以很早...
原创 1... 对于1991年苏联解体,一些前苏联学者中有清醒的人,他们是如何看待这段历史的呢?在1992年,哈佛大...
原创 朱... 朱元璋立国之后开始修族谱,有大臣引经据典证明了朱元璋是朱熹的后代。但朱元璋却不承认,这是为何?今天带...
原创 简... 摘要: 商朝最后一个首都,在公元前二千年成为欧亚大陆最大的金属消费国之一。然而,尚不清楚人是如何设法...
晚明公安三袁村居园林荷叶山房营... 一、晚明公安三袁的生平游历与园林栖居 公安三袁——袁宗道(字伯修,1560—1600)、袁宏道(字...
原创 末... 首先我们先和大家说一下这三个人之间的关系,因为他们的关系特别乱。首先是末代皇叔载涛,他是光绪皇帝的胞...
原创 东... 公元383年,在淝水之战结束后,强大的前秦帝国一夜之间土崩瓦解,北方重新陷入混乱。军事如苻坚般强大的...
原创 史... 史上嫁最远的公主,路上耗时2年,赶到时未婚夫已死,后嫁给其子 世人皆知元朝与伊儿汗国的联姻,却鲜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