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韩非子与姚贾辩论,秦王嬴政做裁判,小心眼韩非把自己给辩死了
迪丽瓦拉
2025-08-19 05:33:25
0

韩非子死了,死在了与姚贾的论战中。还是秦王嬴政做的裁判。

这位稀里糊涂就死掉的韩非,就是那位喜欢刑名法术之学、著有《韩非子》一书流传后世的韩国公子。

此韩国可不是当今太极旗飘扬、地球都容不下的宇宙国。

韩国是战国时期战国七雄之一。

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都是大浪淘沙、久经考验的国家。

战争是对国家最大的考验,能生存下来的都是国中牛国,不负战国之名。

战国时期有一个现象很值得研究,那就是七国之间实现了人才的相对的自由流动!

这可是比当前全球化时代的人才流动早了两千多年!

看来,人才无论在什么时代,都是国家争夺的对象,过去、现在、将来都会如此。

当时,这种人才的自由流动又分为主动流动和被动流动两种。

比如韩非,这个倒霉蛋显然是被动的,在李斯的鼓动下,秦王嬴政出兵讨伐韩国,韩非就被他哥哥派到秦国做使者。

说是使者,其实就是人质,就是韩国派人到秦国求和免打的人质。

这个“使者”的身份还不能太低,韩非公子刚好合适。

韩非那是一千个一万个不愿意啊,那是离开韩国真的痛苦。

而当韩非被迫踏上秦国土地的那一刻,他就已经陷入了一个难以自证的悖论之中。

倘若韩非违逆本心,劝说秦王嬴政去灭韩国。那身为韩国王子的韩非肯定会被千夫所指,一个连自己的宗国都不爱护的人,又怎么能让人相信,你会真心诚意地为秦国的利益谋划呢?

可倘若韩非不这么做的话,肯定也会有人站出来指责:“看吧!我就说韩非这个人靠不住,他心里想的就只有他的韩国,哪里有什么秦国的位置?就这样一个对秦国不忠不义的人,他说的话又怎么能可以让人相信呢?”

除了这两个选择,韩非也可以折中一下,既为秦国服务,同时又对自己的祖国赤诚。

就是让韩国与秦国一道讨伐赵国。一旦赵国被消灭了,韩国也就没有了生存的空间,这个时候大可以通过一纸文书对其实行和平统一。这样既满足了秦王的野心,又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了韩国的宗族和百姓,也算是一个双赢局面。

以韩非的文采和智慧,可以用一套理论在短期内唬住对方,可一旦秦王嬴政对方回过味来,那事情就不好办了。

假如这个时候,你还是拿着老一套的理论反复忽悠,人们就会说:“韩国崇尚以术治国,之前就派出了水工郑国,试图通过经济手段‘疲秦’。谁又知道你这次提出的‘先赵’之计,不是另一种军事上、外交上的‘疲秦’手段呢?”

所以来到秦国之后,身为使者的韩非在两国不打仗时候,小日子过得还是挺相当滋润。

闲暇时光,还可以去找秦王(嬴政)聊聊天,喝喝茶,讨论一下时时政治,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华,偶尔也可以为自己的国家谋点小私利。

可是,韩非那是万万想不到啊,一次偶然的辨论,竟然把自己给辨死了,真是茶杯里淹死活家雀儿,这亻也女良的找谁说理去啊!

事情是这样的:

当时,楚国、吴国、燕国、代国四国联合,即将攻秦。

秦王嬴政可能也心虚了,那为什么千古一帝、雄才大略、功高盖世、白璧微瑕、后继无人的秦始皇会心虚?

那是当然的,弱小面对强大的时候都会害怕,不害怕的,都死光了。

不过,每个人的害怕都不同,有人逃避,有人面对想对策。

而秦王嬴政就是后者,大敌当前,嬴政于是召集众臣和宾客六十余人共同商量对策。

秦王嬴政就问:“现在四国联合起来,准备来进攻秦国。但当下我们财政困难,老百姓也尚未动员起来,各位爱卿说下该如何应付目前的局面?”

一众大臣宾客们没有人敢回答秦王嬴政的问话。

此时本故事的另一个主人公闪亮登场:姚贾,(秦国上卿,外交家,魏国人,是人才自由流动中主动流到秦国的,真有真本事。)对秦王说:“我愿意出使四国,让他们自动放弃进攻秦国的主张,按兵不动。”

于是秦王让姚贾带领一百辆车子的车队,还携带一千斤黄金,身上穿的是秦王嬴政赏赐的衣服,头上戴的是秦王嬴政赠送的帽子,腰间佩戴的是秦王嬴政送的宝剑,就这样浩浩荡荡的去出使四国了。

姚贾在三年中不断的利用重金贿赂各国权贵,又以连横之术,三寸不烂之舌在各国朝堂间加以游说,而四国间本来就是各怀鬼胎,皆是不愿出兵,于是所谓的合纵抗秦便自然土崩瓦解了。姚贾还和他们建立了友好关系。你们说搞不搞笑。

知道这个消息后,秦王嬴政那是十分的高兴,姚贾也就成了秦王嬴政面前的红人,一下子就登上了人生的巅峰,好嗨哟!并封给姚贾食邑一千户,并拜他为上卿(相当于丞相)。

然而,人红是非多。

找是非的人来了,那就是韩非。

韩非老早就看姚贾这小子不顺眼了。

一个看门人魏国盗贼,还被赵国驱逐去境。凭什么比他这个韩国公子还风光,我不服!

不服就应该拿出功绩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但韩非就是不走正常路,偏偏要走一条不归路。

他跑到秦王面前,数说姚贾劣行:“姚贾携带珍珠宝玉,出使四国经历了三年时间,但老实说那四个国家未必真心实意和秦国结盟,而现在珠宝却已经进了四国的王宫。这实际上是姚贾借大王的权势和国宝,私自结交诸侯。希望大王明察。而姚贾起初是魏国的守门人,还偷过人家的东西;后来在赵国做官时,又被驱逐出境。现在大王却要任用这样一个守门人、魏国的大盗、赵国的逐臣,来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这样是很难激励下面各位臣子的。这种人欺君以为功,陛下还奖赏他,群臣知道了会寒心的。”

韩非那是列具了姚贾四大罪名1.耗费财物;2.私交诸侯;3.出身低下;4.品行恶劣。

野史中说这次韩非把李斯也给举报了。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不能听韩非的一面之词,秦王嬴政这一点还是知道的。

于是秦王嬴政叫来姚贾当面质问。

姚贾,一个从底层摸爬滚打一路升上来的社会人,还怕这!

秦王问姚贾:“寡人听说你用寡人的钱私自结交诸侯,有这事吗?”姚贾坦然地回答说:“是的,有这回事。秦王怒道:“那你还有脸面再见寡人吗?”

姚贾于是开始有理有据,一一反驳:姚贾先是这样反驳:“曾参对父亲孝顺,天下人都愿意让他成为自己的儿子;伍子胥忠于吴王,天下的君主都想让他成为自己的大臣;贞女巧于女红,天下人都想让她做自己的妻子。姚贾忠于大王,大王却不知道;姚贾不将珠宝送给四国诸侯,还能送给谁呢?假使姚贾对大王不忠,四国诸侯能相信我吗?夏桀听信谗言杀了良将,商纣听信谗言杀了忠臣,最后都身死国亡。现在大王听信谗言,忠臣将不复存在了。”

秦王轻蔑地说:“可你不过是个看门人,魏国的大盗、赵国的逐臣而已。

姚贾说:“太公望吕尚,在朝歌时是个肉贩子,又是被子良赶走的家臣,在棘津时没有人雇他做工,但周文王却任用他成就了王业;管仲只是一个卑贱的商贩在南阳时曾困顿不堪,后来在鲁国成了囚犯,但齐桓公却任用他,以至称霸诸侯,百里奚是虞国的乞丐,相传他的身价只有五张羊皮,但秦穆公任命他为相,征服了西戎;晋文公任用了中山大盗,取得了城濮之役的胜利。”

姚贾见说得秦王动了心,就继续说:“这四位智士,都有过非常耻辱的历史,因而都遭到天下人的诽谤,明智的君主之所以任用他们,是预见到他们可以建功立业。假如像卞随、务光、申屠狄那样洁身自好的人,大王难道能用他们吗?所以圣明的君主不计较人才的污点,不听信别人的谗言,只看他是否有为我所用的长处所以,能使国家长治久安的人,即便有人诋毁他,君主也不要听信;有些人即使具有很高的声望,但如果对国家没有半点可用之处,也不应该奖赏。这样一来,就会让那些没有功劳的人不敢对大王存有非分的要求。”

他在申辩的同时,还反戈一击:这韩非擅进谗言,蛊惑君王,该杀!

于是秦王嬴政说要想一想,毕竟他还是挺喜欢韩非的,可是这一想,韩非就进了监狱。

某站网络,江湖传说: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伸手不见五指。

监狱中,姚贾与李斯带着鸡汤来探望韩非。

姚贾:啊哈哈哈,鸡汤来了!

(从食盒中端出鸡汤,摆出菜,看着韩非)

姚贾:这、这,这都菜都齐了,怎么不吃呀?

韩非:老姚啊,我不敢吃,有人说,说是有人在鸡汤里下了毒。

姚贾:害羞羞,韩非兄啊!哎呀,你这人就喜欢开玩笑。哎呀,快趁热吃吧啊,我不打扰,我走了哈。

韩非:你走吧,这鸡汤我肯定不会喝!

姚贾:既然你已经知道了,这戏我也就不演了。

这鸡汤里面确实放了毒!但是不管你喝不喝这鸡汤,你今天肯定得死。

自己喝还是帮你喝,你自己选吧!

韩非问:秦王赠的?

姚贾与李斯默默无语。

韩非端起鸡汤,一饮而尽,卒。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曾国藩:越有本事的人,越不会说... 在历史的长河中,曾国藩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深厚的学问修养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成为了后世敬仰的楷模。他不...
原创 清... 鸦片战争是我国近代史的开端。而从鸦片战争以后,腐败的清政府便开始与列强签订各种不平等条约。我们中华民...
原创 内... 1000多年前,契丹铁骑横扫中原,成立了辽朝,占据了中国的半壁江山。 当时辽族内部权利斗争非常激烈,...
原创 老... 1875年,兰州城的西门瓮城,于公元1862年的同治年间修建。 位于兰州附近的一处关口,城墙用土累...
普陀印记·苏河时光里的砖瓦故事 得益于苏州河的滋养,普陀在20世纪初便凭借得天独厚的水运条件和地理优势,紧密融入了上海开埠与城市化的...
原创 蒙... 导读: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中,来自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经常南下入侵中原政权,比如汉朝时期的匈奴人,...
原创 副... 战场无情,刀剑无眼。自古以来,征战沙场通常都是男性的使命。有志之士们都想通过战场的厮杀,磨砺心性,保...
原创 闻... 《封神榜》作为我国古代神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版封神演义的热播,它再度引起世人的广泛热议,在封...
原创 山... 请用您发财的金手指,点赞走一走,暴富到永久,上点关注下点赞,不想暴富都很难 谁能想到一位普通老农的...
原创 晚... 晚清时候的犯人有多惨?看了你就知道了,最后一张令人费解 晚清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离我们最近的...
原创 为... 在三国那个英雄辈出、风云变幻的时代,称帝可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曹丕、刘备和孙权,这三位在历史舞台...
原创 军... 庚子之乱以及之后签署的《辛丑条约》,对中国人的心理创伤,到今天都没完全愈合。对于这一段历史,从民间到...
原创 管...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当今科技发达的时代,我们有了改变历史进程的能力,但也有了终止历史进程的能力。中美...
原创 最... 文/附熙 中国最憋屈的姓氏,人口8000万却未出过一个皇帝,只因一个字“忍” 中国的社会发展了几千年...
原创 关... 三国演义中,关羽与黄忠在长沙城下的单挑堪称经典。表面上看,这场大战以双方大战一百回合不分胜负而告终,...
原创 左... 晚清时期,朝廷内外腐败日深,国力日衰。然而,在这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仍有一些忠心报国的栋梁之才。左宗棠...
如果宋朝不杀岳飞,全力支持他抗... 要是岳飞没被害死,南宋又全力挺他,那他北伐可能会赢,但金国还是不会被消灭掉。 在黄河以北失去的土地...
原创 牛... 无论是在欧洲、美国、亚洲甚至中国,牛排早已成为餐桌上的常客。一块柔软、多汁、香喷喷的牛排已经成为全世...
原创 老... 鬼谷子作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他为后世留下了很多待人接物、为人处事的经典名言,时过千年,这些语录流...
原创 朝... (文史潮河原创内容,首发大鱼号,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说起中国的千古一帝,很多人会想起秦始皇、汉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