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有着三个情谊特别深厚的兄弟,从桃园结义开始,他们就一起怀揣着兴复汉室的抱负走南闯北,甚至于在后来关羽被东吴设计杀害以后,本来不为自己的一些私情羁绊的刘备竟然用自己的举国之力来为刘备报仇,可是刚开始的70万大军最后也还是落得了一个惨败的下场,在不得已之下,奄奄一息的刘备把自己的儿子和蜀汉的大业都交给了诸葛亮。
对于刘备的托付,诸葛亮自然是感激涕零,为了不辜负先帝对他的仰仗,诸葛亮就希望通过北伐的方法来解决蜀汉现在的一些困境,可也在刘备在东吴那边大财之后,蜀汉的实力在这个时候已经远不如从前,再加上之前那些骁勇善战的将领们在这个时候也都没几个在世的了,所以整体来说还是有很多劣势的,尽管诸葛亮有着天大的本事,也挽救不了当初的局面。
不过在最后一次北伐失败的时候,诸葛亮的内心对自己以前的一个做法却感到懊悔不已,那就是对刘备的干儿子刘封,甚至还在自己快要去世之前高声呼喊,要是当初没有将刘封置于死地的话,每次的北伐都肯定会胜利。原来刘封也算是一个比较英勇的人物,在刘备攻取益州的整个过程中,刘封跟着张飞和关羽,可以说是把自己的勇猛都体现了出来。
而这个时候的刘封也才只是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所以能够看得出来他的潜力还是挺大的,可诸葛亮还是觉得刘封身上的缺点始终是一个大问题,那就是他的性格有些容易骄傲,本来就已经算是刘备的儿子了,再加上现在战绩还不错,以后肯定难以收服,果然在后来的一些事情当中应验了这个趋势。在关羽攻打樊城的时候,曾经多次向刘封发起救援。
可刘封却以各种理由拒绝了关羽的请求,除了这件事情,刘封也是使得后来的孟达投降到魏国那边的罪魁祸首,而且他自己也在成都的战斗当中失败了。而诸葛亮正好是抓住了这次的机会,向刘备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刘封对于刘禅来说是有很大的威胁的,如果不除掉他,以后肯定会是一个特别大的隐患,而刘备又恰恰对于军师的建议从来都是会考虑考虑的。
既然诸葛亮都这么说了,也肯定是很有道理的,最后刘备也就听了诸葛亮的话,让刘封自行了结了,所以后来的诸葛亮才会意识到他的身边根本就没有几员比较威猛的大将,自己也后悔当初把刘封这样一个良将给葬送掉的行为了,可是后悔也已经一切都来不及了,如果有刘封在,即使不能够扭转战局,那起码也可以让蜀国在北伐的时候有战略上的胜利。
看来诸葛亮再精明,也会有走错路的时候,不过每个人都是会有一些大大小小的缺陷的,虽然刘封在这方面存在很大问题,但是诸葛亮也应该考虑的长远一些,对于刘封来说,可能他自己也算是被自己的这个缺点给害死的,即使诸葛亮那个时候重用了他,在以后的一些事情当中也不能就保证了刘封会处处取得胜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