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乾隆:花1.5亿两白银成就的“十全武功”,究竟是指哪些战争?
迪丽瓦拉
2025-06-17 22:03:19
0

前言

乾隆皇帝一生中耗费了1.5亿两白银,成就了所谓的“十全武功”。这些战争不仅耗费巨资,更是让大清的历史书写上增添了无数辉煌与争议。

然而,这“十全武功”究竟指的是哪些战争呢?每一次战役背后,都有着怎样的战略意义与历史背景?

乾隆为何如此重视这些战争,并将其视为自己的功绩?在这些战火纷飞的岁月中,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与惊心动魄的瞬间?

乾隆——铁血的开拓者还是暴君的代名词

乾隆皇帝自称"十全老人",乃是指他在任期间发动了十次重大战争。

这十次战争被后人称为"乾隆十全武功",从表面上看,乾隆确实是一位开疆拓土,统御疆土的铁血开国元勋。

但实际上,这些战争对大清王朝来说无疑是枷锁,让这个曾经辉煌的王朝走向衰落。

初次金川之役:谋夺天山南北的关键之战

乾隆十二年至十四年(1747-1749年),乾隆第一次发动了对金川蒙古的战争,这也成为了"乾隆十全武功"的第一仗。

当时,金川蒙古虽然名义上臣服于大清,但实际上都有自己独立的政权,并且还经常与大清政府对抗。

为了加强对天山地区的控制,巩固西北边疆的稳定,乾隆下令大军压境,发动了这场旷日持久的战役。

根据史料记载,这次金川之役光是军费就高达750万两白银,而军粮开支更是高达63万余石。对于当时的大清王朝来说,这笔开支无疑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但乾隆显然并不在乎,只要能够巩固西北边疆,他是完全愿意付出代价的。

在漫长的战争过程中,清军遭遇了重重困难。首先是地理环境的限制,天山地区多崇山峻岭,气候恶劣,给军队的行动造成了很大障碍。

再加上金川蒙古人善于游击战术,清军很难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战争一拖再拖,最终在乾隆十四年才得以结束。

这场战争最终以清军的胜利而告终,金川蒙古也正式沦为大清的属国。但对于大清来说,这场战争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

750万两白银,足以让大清的财政陷入困境,更不要说军粮的大量消耗。乾隆虽然声称这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但实际上他更多的是在满足自己的皇权野心。

准回之役:与西域民族的殊死搏斗

准回之役是指乾隆在位期间对准噶尔部和回部的一系列战争。这场战争可以说是乾隆十全武功中最为复杂和持久的一次。

准噶尔部原本是一个独立的蒙古部落,但在康熙时期,康熙皇帝成功灭掉了准噶尔汗国,使其沦为大清的附属。

而到了乾隆时期,准噶尔部又卷土重来,对大清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为了彻底消除准噶尔部的势力,乾隆下令大军压境,发动了一场持续多年的战争。

这场战争的规模空前庞大,仅仅是户部拨款就高达3300余万两白银,若加上各省拨款的3500余万两,总共的开支就达到了7000万两左右。

这则是一笔天文数字,让大清的财政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战争过程也十分残酷,双方都不肯轻易认输。准噶尔部在战斗中展现出了顽强的战斗力,多次打败了清军。

而清军也毫不手软,采取了"杀尽、烧毁、掠夺"的极端手段,试图彻底摧毁准噶尔部的实力。经过多年的殊死搏斗,准噶尔部终于在乾隆二十四年被彻底消灭,从此再也无法对大清构成威胁。

但这场战争给大清留下了沉重的代价。数亿两白银的军费开支,加上战争期间的农业生产停滞,都让大清的国力大大下降。即便是取得了最终胜利,但乾隆也不得不承认,这场战争远没有他当初预想的那么轻松。

缅甸之役:一场失败的南部扩张

乾隆三十年(1765年),缅甸王朝派兵进攻云南,这引发了清军的反击。这场与缅甸的战争,最终成为了乾隆十全武功中最惨烈的一次。

最初,清军屡战屡败,两任云贵总督刘藻和杨应琚都先后被撤职查办,刘藻甚至自杀了事。乾隆三十二年,终于派出了以明瑞为总督的大军,才勉强取得了胜利。

这场战争的军费开支同样惊人,根据《清史稿》和《清高宗实录》的记载,光是户部拨款就高达1320万两白银。可以说,这场战争几乎掏空了大清的财政。

但即便取得了最终胜利,乾隆也无法真正高兴。因为这场战争不仅给国库造成了沉重负担,也给大清的声誉带来了极大损害。

两任总督先后被撤职查办,充分暴露了清军指挥无方,军事实力大不如前的事实。而且,这场战争的结果也并没有给大清带来多少实际利益。

云贵地区虽然收复无忧,但缅甸并未被纳入大清版图,后续也一直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关系。可以说,这场缅甸之役,只能算是乾隆的一次徒劳之举。

二次金川之役:再次谋夺天山腹地

经过初次金川之役的洗礼,乾隆似乎并未因此而满足。在巩固了对金川地区的控制之后,他又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发动了第二次金川之役。

这场战役最终持续了5年之久,直到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才算结束。根据史料记载,户部为此共拨款7000余万两白银,这几乎相当于大清三年的财政收入。

而且这并非最终数字,因为在乾隆五十八年的时候,乾隆皇帝曾经追述金川之役的报销军费时说:"从前金川军需共用七千余万两,其部驳不准报销之数六百余万,朕尚加恩豁免。"也就是说,实际的军费开支可能还要高出七千万两。

这场战役之所以如此漫长和昂贵,主要还是因为金川地区的特殊地理环境。那里地势险峻,交通不便,给清军的行动和补给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加上金川人顽强的抵抗,清军多次遭受重创,不得不不断增援兵力。最终,在乾隆的坚持和不惜代价的投入下,清军终于完成了对金川的统治。

但这场战役给大清的财政造成的创伤,恐怕要到乾隆退位之后才能慢慢恢复过来。

平定台湾林爽文之役:惨烈的内部动乱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台湾发生了林爽文起义。面对这场严重的内部动乱,乾隆下令福康安统率大军赶赴台湾进行镇压。

这场战役规模虽然不及前述几次那么大,但同样给大清王朝带来了沉重的损失。据记载,光是军费开支就高达800余万两,而后续的善后工作又增加了不少支出,总计可能在1000万两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在镇压林爽文起义的过程中,清军遭遇了极其惨烈的战斗。林爽文部下的抵抗异常顽强,清军屡战屡败,福康安最终也因战伤而殉职。

这充分说明,即便是面对内部的动乱,大清的军事实力也并非无坚不摧。这场战役的结果,是彻底镇压了林爽文的起义,恢复了台湾的秩序。

但对于大清来说,代价实在是太大了。不仅耗费了大量军费,也损失了不少精锐部队,更严重损害了大清的声誉。

安南之役:一次小规模的南部扩张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至五十四年(1789年),大清又在南部发动了一次小规模的战争,那就是与安南的战争。

这次战役的规模相比之前几次要小得多,清军很快就取得了胜利。据记载,这次战役的军费开支只有100余万两白银,与前几次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

但即便如此,这次战役对大清来说,也绝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因为它再次暴露了大清军事实力的下降,以及对外扩张野心的失败。

安南本来只是一个小小的藩属国,但竟然也能够顺利抵挡住大清的进攻。这说明,大清的军事实力已经大不如前,难以再像康熙时期那样横扫四方了。

同时,这次胜利也并未给大清带来什么实际利益,只是徒增了一些军事负担而已。

可以说,这场安南之役充分暴露了乾隆时期大清的国力下滑,以及对外扩张野心的失败。作为"十全武功"之一,它只能算是乾隆的一次无谓之举。

二次廓尔喀之役:终结"十全武功"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至五十七年(1792年),大清再次与藏区的廓尔喀王国发生了战争。这场战役可以说是"十全武功"中的最后一战。

初次廓尔喀之役打得还算顺利,仅花费百余万两白银就取得了胜利。但到了第二次廓尔喀之役,情况就完全不同了。这场战役持续了整整三年,给大清造成了沉重的损失。

据记载,户部为此次战役拨款800余万两白银。但若加上其他各省主动报捐的330万两,总的开支就高达1105万两白银。这无疑是一笔天文数字,几乎相当于大清两年的财政收入。

这次失利再次暴露了乾隆时期大清军事实力的下降。原本应该是一次轻松胜利的战役,却拖延了整整三年,最终还以惨烈的代价才勉强取得了胜利。

这也让乾隆深深地意识到,大清已经无法再维系自己的辉煌传统了。二次廓尔喀之役可以说是"乾隆十全武功"的终结。

此后,乾隆再也没有发动过什么重大战争了。而在接下来的嘉庆年间,大清王朝更是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内忧外患,最终走向了灭亡。

白莲教起义:致命一击

乾隆十大武功虽然给大清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但总的来说还算是可以承受的。然而,在乾隆时期还发生了另一场更为严重的动乱,那就是嘉庆元年(1796年)爆发的白莲教起义。

这场农民起义可以说是彻底压垮了大清王朝。根据史料记载,仅仅是平定白莲教起义,大清就花费了2亿两白银。这却是一笔天文数字,远远超出了大清的承受能力。

白莲教起义席卷了数省,规模空前庞大,清军花费了整整9年的时间才最终平定。这场持久的战斗几乎掏空了大清的国库,给国家财政造成了致命一击。

当乾隆的"十全武功"以及无数次动乱的昂贵代价终于让大清的国力岌岌可危的时候,嘉庆帝登基后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内忧外患。这位皇帝最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大清王朝一步步走向灭亡。

即便乾隆一朝的开疆拓土功绩无可否认,但其代价实在是太大了。数亿的军费开支,无数的生灵涂炭,都最终成为压垮这个昔日辉煌帝国的重担。

结语

乾隆一朝的十全武功,只能是他作为帝王的一种自我满足。这些昂贵的战争不仅耗光了大清的国力,更成为最终压垮这个王朝的重担。

历史给我们的启示或许就是,权力的膨胀往往会成为王朝覆亡的导火索。

作为一个君主,究竟应该如何在权力的追逐中保持智慧与修养,这才是乾隆一生的宿命与挣扎。或许,这也是我们当代社会依然需要思考的永恒主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古... 在古代,朝廷一旦下令“诛九族”,意味着一场无路可逃的灾难正席卷而来。九族之内,不论血缘的远近,亲属们...
原创 郑... 历史长河奔腾不息, 裹挟着无数英雄人物命运沉浮, 风雨飘摇之际, 郑成功名字如同一道耀眼闪电, 划破...
原创 康... 正在热播的历史传奇剧《天下长河》已经接近尾声,细心的观众应该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即原来一直大力支持靳...
原创 大... 引言 大英帝国,这是一个深刻的影响了人类近代时期发展进程的名词。而大英帝国,作为一个国家来说,无疑也...
《三国志·战棋版》魏延最新调整... 哈喽大家好啊,昨天下午测试服中魏延迎来了一个调整,这个调整会有什么影响呢?另外在新赛季中,同兵种加成...
原创 为... 开篇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前言 对于...
秦兵马俑二号坑发现两处战车遗迹 12月16日,据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消息, 在陕西秦兵马俑二号坑的考古发掘保护现场,考古人员发现了两处战...
三国中最忠心耿耿之人! 阅读本文前,各位官人,对小女子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私信我呦。 两军交战战败时大部分人识时务可能会投降,...
原创 差... 他是南北朝时期能力最强的帝王,刚开始只是一个傀儡皇帝,韬光养晦10年,一举铲除权臣,施展抱负的他,带...
原创 岳... 靖康之耻 北宋末年,朝堂之上奸臣当道,宋徽宗沉迷于歌舞升平,对边疆的危机视而不见。那时,北方的辽国正...
原创 刘... 刘禅:在矛盾中抉择的蜀汉后主 黄喜才文2024-10-21 刘禅,这位蜀汉后主,自出生于河南新野起,...
原创 内...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最近这几年...
瑞昌铜岭探秘:铜草花下的青铜传... 在江西省瑞昌市夏畈镇的一片古老土地上,隐藏着一段关于铜与历史的传奇故事。这里,瑞昌铜岭商周铜矿矿冶遗...
原创 从... 《将相和》的故事广为人知,韵味悠长,至今仍频频出现于学校教材和课外读物中。世世代代传颂的,不仅仅是蔺...
秀我中国|打卡闽南古建筑宝藏地... 新华社“秀我中国”行走体验官、网络达人@南京飞哥 带你游闽南古建筑宝藏地——千年安溪文庙。
原创 回...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故事永远不会被遗忘。韩信,一位军事天才,其生命轨迹在楚汉争霸的风云中急剧变化。一...
福建平潭壳丘头遗址博物馆开馆 新京报讯 据国家文物局消息,12月16日,南岛语族文化艺术联展开幕暨壳丘头遗址博物馆开馆仪式在福建省...
原创 一...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 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
原创 佐... 侵华日军将领佐佐真之助,曾长期在陆军省人事局任职,尽管军衔不高,但实权却很大,此后曾以第二十二师团步...
如何实现真正的超越?17名清北... 今年八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副教授金津的英文专著Education and upward 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