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世民如何打赢柏壁之战,一战定山西
迪丽瓦拉
2025-06-18 07:33:15
0

作为唐朝的第二任皇帝,李世民即位之后励精图治,开辟的贞观之治为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了坚实基础。李世民的才能不仅仅体现在治国理政当中,在军事上的才能,也非常人所能及。

武德二年,刘武周在宋金刚的建议之下准备进攻南方地区,首先率了2万精兵占领了并州,然后又和突厥狼狈为奸,在黄蛇岭,也就是现在山西榆次北方一带驻扎,之后接连攻陷山西平遥和介州等地。强悍的兵力让大唐感受到重重危机。

刘武周

临危请命,屯兵柏壁

唐高祖李渊感受到刘武周带来的危机之后,最先派出的是太常少卿李仲文和将军姜宝谊去救援并州,但是出师不利,李仲文率领的军队被刘武周的将领黄子英在黄鼠谷打败了。

之后唐高祖又继续派了右仆射裴寂继续抗击刘武周,最终还是不幸被宋金刚打败了,只剩裴寂自己孤身逃回了晋州。

经过这两场战役,刘武周的实力和士气大涨,晋阳岌岌可危,并州都督李元吉迫于刘武周的势力连夜弃州逃回长安。

刘武周随后攻陷了李唐的发祥地晋阳,龙门、浍州也接连沦陷,山西大部尽归刘武周的麾下。

李渊

如此一来,唐朝在黄河东部的领地只剩下山西西南了,关中随时都有可能失守,建国之后,唐高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惊慌。

李世民此时还是秦王,在这关键时刻,他挺身而出。

李世民看到这个局面,根本难以忍受,他上书高祖,指出山西的重要性,并且希望高祖能够拨付给他三万精兵,让他领兵出征。李渊随即为他征兵扩充了军队,并亲自送他出征。

武德二年年底的时候,正值寒冬,李世民趁着黄河流域部分水面结冰,马不停蹄率兵渡过黄河,在柏壁驻扎,联合绛州的唐军形成了犄角之势,与宋金刚对峙。

李渊剧照

坚壁不战,韬光养晦

李世民到达柏壁之后并没有急着讨伐宋金刚等人,而是先巩固后方。在李世民到达山西之前,山西多地的粮食等遭到掠夺,人们因此都聚居在一起,不愿意贡献出自己的物资。

但是李世民到来之后,百姓陆陆续续都前来归顺,在李世民征集军粮的时候,百姓都自发贡献,因此唐军的物资问题得以解决。为什么李世民会选择柏壁这个位置驻扎呢?这就体现了李世民的军事才能,因为守住柏壁就能切断刘武周南下的路。

因为刘武周如果想要南下继续进犯大唐的话,就必须走此前李渊入关的老路:沿着汾水南下。而柏壁正位于汾水下游,刘武周南下的必经之地。

柏壁的另一个优势在于其地势,因为柏壁毗邻峨眉岭,属于易守难攻的地方,至少可以保证阻止刘武周继续进攻。

李世民

接着,李世民便指挥主力军队休养生息,养兵喂马,另外派出非主力军发动突击战,不断扰乱宋金刚的部署,以至于宋金刚的势头真的渐渐败落下来。之后李世民又率兵在尉迟敬德营救隋朝旧将王行本的时候大败尉迟敬德,俘虏了尉迟敬德的全部部下。

尽管如此,李世民随后又继续回到了柏壁,别小看李世民坚守柏壁使用的这招韬光养晦,这可是克制刘武周的关键。

就在李世民的部下都认为时机已到,要与宋金刚决战的时候,李世民深入分析了宋金刚的的军事实力,认为宋金刚部下尚有不少精兵猛将,还有刘武周在外围做他的保障,不宜在此时进攻。

在李世民看来,宋金刚的物资储备不足,因此不能和他速战,而唐军通过韬光养晦,使得宋金刚不断地消耗物资,等到宋金刚的物资告急的时候,战斗力才会下降。

李世民

后发制人,疲敌制胜

经过两个月的对峙,到了武德三年的正月,随着唐军在潞州、浩州都击退了刘武周军队的进攻,并且张德政又率领军队切断了刘武周粮饷的运输线,最终成功斩断了宋金刚军粮补给。

到了四月份,宋金刚因为粮饷告急被迫向北撤退。

此时,李世民觉得时机已到,便立刻率军出击。从吕州到寻县,一路大败宋金刚。为了乘胜追击,李世民率领唐军一昼夜行进了二百多里。追击到高壁岭的时候,李世民将士们认为此战已经足矣,因为唐军将士也已经很疲惫了。

李世民再次反驳了将士们的想法,他认为宋金刚一路逃跑,士气大衰,军心涣散,这才是唐军一鼓作气拿下他们的好时机。在李世民的坚持之下,将士们也不敢放松,继续追击。终于在雀谷的时候,成功追上来宋金刚。

李世民

宋金刚由于补给不足,战斗力也打了折扣,一天和唐军一共交战了八次,这八次都败给了唐军,战死和被唐军俘虏的人有好几万,最终李世民率精兵大败宋金刚。

宋金刚心有不甘,试图召集残部继续和唐军对战,但是余下的旧部早已没有了当初南下时候的精气神,都不愿意再跟他作战,无奈之下,宋金刚只得率领余下的骑兵向着突厥逃亡。

刘武周得知宋金刚战败之后,大惊失色,也放弃了并州逃到了突厥。

只不过最终刘武周和宋金刚都被突厥人杀掉了。

刘武周剧照

总结

柏壁之战是历史上后发制人的经典战例,李世民在坚守柏壁的过程中,通过消耗敌人的精力,达到削弱敌人力量的目的。

这场战役充分展现了李世民的军事谋略:

首先,他占据了当时最合适的地理位置,韬光养晦,力排众议,守壁不战;在双方对峙的过程中,李世民成功切断敌军的补给;最后,从守转攻,通过抵住来自身体上的疲劳和心理上的压力,一鼓作气,在濒临弹尽粮绝的状态下,大获全胜。

反观宋金关和刘武周的军事领导力,和李世民形成了鲜明对比。唐军平定山西,对巩固关中的统治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资料

[1]张晓燕,王志超.山西人唐朝兴衰成败的晴雨表[J].沧桑,1999(05):22-27.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赤... 吐蕃于长庆元年(821)、长庆二年(822)与唐会盟后,敦煌古藏文写卷记载了吐蕃与唐朝、回鹘、南诏,...
原创 新... 1942年,在华中抗日根据地,一位名叫杨德裕的新四军女战士,凭借着出色的报务技能,成功打入敌军电报站...
他是开国少将,64岁时企图发动... 从英雄到叛徒,他的名字几乎成了背叛的代名词。张宜爱,这位曾经的红军将领,一度是无数战士心中的“神”,...
穿越冰与火:俄北方海航道演变史 参考消息网12月24日报道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网站12月15日刊发题为《穿越冰与火:俄罗斯北方海航道鲜为...
原创 此...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各路起义军揭竿而起、英雄豪杰四起,最终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两人异军突起,经过几...
重庆江北寸滩发现一条清代官道 王爷庙遗址出土的清代官道。(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新重庆-重庆日报消息,近日,位于江北区寸滩街...
原创 有... 《明亡之思:靖难之役的深远影响》 一、靖难之役的爆发 明朝初期,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之名发动靖难之...
《慕天颜集》首发仪式在兰州举行 12月20日,在陇上乡贤、康熙名臣慕天颜诞辰400周年之际,由平凉市委、市政府策划,平凉市委宣传部、...
原创 “... 在新中国的57位开国上将之中,有三位“杨”姓将军合称为“三杨”,也被称为“三杨开泰”,三人分别是杨得...
原创 汉... 提到汉武帝刘彻,他的名字几乎等同于“强汉”二字 。他乃中国历史中极具传奇色彩的帝王之一,后世赞其为“...
原创 明... 朱善,明代初期的杰出文臣,出生在江西丰城。他从小勤奋读书,成为当地闻名的大才子。然而,正当他准备迎接...
原创 杨...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这样一位将军,他用一生诠释了忠诚与勇气的意义。杨得志,这个名字对于许多人来说或许并...
原创 原... 1956年,西藏拉萨机场上空,一架飞机缓缓降落。机舱门打开,一位身材魁梧的军官走了下来,他就是张廷发...
悦见贵阳·触摸文脉 贵阳历史文... 12月23日上午10时,一场主题为“悦见贵阳·触摸文脉”的《贵阳历史文化丛书》分享会在贵州饭店国际会...
原创 3... 新冠疫情已经过去了一年有余,再回头看那段时光,仿佛世界末日一样,明明是面对面的距离,却依旧不能靠近彼...
原创 明... ——【·前言·】—— 明朝,在历史洪流中,涌现出了无数杰出的人物,而赵秉忠作为一位状元,他所创作的《...
原创 清... 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常常通过电视剧等影视作品一窥那个时代的风貌。然而,在欣赏剧情的同时,你是否曾...
原创 林...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
原创 林... 林徽因与梁家:不是高攀,是命中注定的相遇 192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梁思成身陷囹圄,生命垂危。...
原创 慈... 清朝,一个封建王朝的落幕,是历史上的一个分水岭。1912年,太和殿内,末代皇帝溥仪宣布退位,标志着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