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作为中国第一个建立统一王朝的国家帝王,他的陵墓是后人最感兴趣的,但是始皇陵并非秦始皇凭借着一己之力修建的。
资助秦始皇修建地宫的是当时战国时期的第一女富豪巴寡妇清,虽然是寡妇,但是她的身价足够买下半个地球。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这个战国第一女富豪的传奇人生。
传奇的发家史
战国时期,无论是帝王还是王公贵族都渴望长生,于是炼丹之术从这里开始兴起,有一些具有商业头脑的人抓住了这个机会,开始自己炼制丹药,放到市场上去卖。
虽然不知道效果如何,但是靠卖丹药发家致富的人不在少数,巴寡妇清就是其中的一个。
巴寡妇清是战国末期一个四川的寡妇,名叫清,巴是巴郡之意,她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中。
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经过别人的介绍,巴寡妇清认识了一个从事朱砂生意的商人,两人琴瑟和鸣、夫唱妇随。
就在巴寡妇
清沉浸在新婚的幸福生活中时,一个噩耗传来,她的丈夫去世了,就这样,一个弱女子巴寡妇清接过了丈夫手中的生意和家产。
虽然巴寡妇清的原生家庭一般,但是巴寡妇清却是一个有着独特商业头脑的女子。
在对朱砂的管理上,她有着自己独特的方法,为了能够扩大市场,她对朱砂的质量要求非常严格,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独特品牌。
当时的人都追求长生,上至王侯将相,下至平民百姓,没有人不想长生,而炼制的长生不老的丹药,最主要的一种成分就是朱砂。
巴寡妇清家在炼制丹药的时候,发现了一个朱砂矿,巴寡妇清家开始开采和倒卖朱砂。
虽然当时法律十分严苛,倒买倒卖朱砂在当时算是重罪,但因巴寡妇清家炼制丹药,朝廷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巴寡妇清不仅对产品有严格的要求,还在家族企业的内部管理上有一套自己的方法。
在内部管理上,赏罚分明,且要求每一位身在其中的管理者,都能够做到公私分明,对于没有按规定
从事的人员,即便是最亲近的人,也从不姑息。
巴寡妇清虽然是个看重利益的商人,但是她并不像其他的商人那样,眼里只有钱,她实践了“将焉取之,必先予之”的道理。
她将自己塑造成一个慈善家,展现出来的是一个极具社会责任感、和普通百姓有着极强共情能力的形象。
一次,巴寡妇清的家乡发生灾害,民不聊生,导致大批百姓无家可归,最终成为难民。
此时,巴寡妇
清对他们施以援手,出资帮助他们重建了家园,并且还给他们免费发放物资,以此来帮助他们度过这段艰难岁月。
巴寡妇清不仅帮助了乡亲度过灾难,更重要的是,这一段佳话的流传,使她受到了当时众多人的尊敬,致使她家的朱砂的销售量连续增长,且扩大了许多市场。
朝廷的无视和巴寡妇清为自己塑造的高大的形象,使得巴寡妇清赚了不少钱,一度成为全国首富。
资助建始皇陵
靠着朝廷和倒卖朱砂致富的巴寡妇清为了将自己的生意和家族企业延续下去,自然少不了贿赂朝廷。
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帮助朝廷修建大型的防御工程,我们现在看到的长城就是巴寡妇清所资助修建的。
她不仅资助皇帝炼丹药,还资助修建了国家的大型防御工程,可见,巴寡妇清的商业头脑和政治头脑绝非普通的商人所能比的。
当时秦始皇修在始皇陵时,需要大量的资金,当时秦朝的财力并没有非常雄厚,自然需要商人、富翁的帮助。
全国首富的巴寡妇清就成为了始皇帝选择的对象之一,作为一个极具商业头脑和政治眼光的女性,巴寡妇清主动提出要帮助秦始皇修建地宫。
秦始皇虽然感到非常意外,但是既然有人愿意资助,何乐而不为呢?
就这样,巴寡妇清开始资助秦始皇修建始皇陵,巴寡妇清不但为了始皇帝分担了经济上的压力,还为地宫的建造出谋划策。
秦始皇的地宫中被灌入了大量的水银,而将这些水银灌入地宫中的人,正是巴寡妇清,而提供这些水银的也是她。
因此,秦始皇为了向她表示感激,允许巴寡妇清拥有自己的私人军队,作为首富的她,所建立的军队自然并非普通的散兵游勇,而是一只有着非常严肃的军纪的正规军。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巴寡妇清在当时秦朝商人中的地位可谓是独一无二,对于秦始皇来说,巴寡妇清的存在也为秦始皇的政治提供了诸多便宜。
虽然蒙受皇恩,能够使得巴寡妇
清将自家丈夫所遗留下的家业发展壮大,但是帝王的心思是永远无法让人猜清楚的。
就在巴寡妇清和那些富商们想要更进一步扩大家业的时候,秦始皇颁布了一道圣旨,可以说是让他们大为震惊。
秦始皇为了巩固统治、维持现有的安静的社会政治环境,他让全国12万户有钱的商人,举家搬迁到都城,让他们住在天子脚下,以此来约束那些富商的豪强行径,维护社会的安定和团结。
巴寡妇清也是其中的一位,在离开自己的原本的属地之后,那些富商的产业发展越来越落后,家业逐渐衰败。
巴寡妇清只能悠闲地在咸阳过着安稳、舒适的生活,而她一手发展、壮大的朱砂帝国逐渐衰弱。
小结
这或许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凡是太过强大或者繁荣,恰恰是它衰落的开始,当一件事或一个人能够触及或者影响到统治者的利益,那么这就是它衰败的开始,繁荣意味着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