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战国名将-“击败大秦帝国的男人”匡章
迪丽瓦拉
2025-06-19 03:07:04
0

你能想象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大秦帝国也有被人揍得鼻青脸肿,割地求和的时候吗?你能想象固若金汤的函谷关也有被人攻破的时候吗?而做到这些的就是战国时期著名将领,齐国大将匡章!

函谷关

众所周知,战国期间,经过商鞅变法的秦国一度傲视群雄,打得六国丢盔卸甲。尤其是秦昭襄王期间,杀神白起一举消灭近百万六国军队,为秦灭六国奠定坚实基础。而令人想不到的是,秦惠文王、秦昭襄王前期竟然有这么一段黑历史,偌大的秦国被齐国欺负的噤若寒蝉,思之令人发笑。

太史公司马迁并没有在史记中为匡章列传,记录他的史料较少,大都来源于战国策。可这并不代表匡章是一个平庸的将领,他的许多战役都改变了战国的列国格局。别的不说,光攻破秦国函谷关这一条,放眼整个东方六国名将,就没有一个人能够做到。

而这,只是匡章打败秦国的第二次,距离第一次击败秦国足足过了三十年。

桑丘之战

公元前323年,齐威王三十四年。彼时的齐国已经在马陵之战、桂陵之战中大放异彩,依靠田忌、孙膑这对天才军事组合连续击败魏国。魏国柱国级别大将庞涓自刎身死,十万大军全军覆没,魏国元气大伤,彻底沦为二流国家。而齐国则如初升朝阳,其上升之势不可阻挡,成为秦国眼中极大的威胁。

刚开始强盛的魏国是秦国的主要敌人,如今主要敌人不再是秦国对手,新生的齐国成为秦惠文王的眼中钉,肉中刺。此时楚国击败魏国,夺得多个城池,并乘胜准备进攻齐国,秦国也想来分一杯羹,于是借道韩魏卫,跨境进攻齐国。

秦惠文王

齐威王也不是泥捏的,虽然这时候田忌已经逃亡楚国,但还有名将匡章。他当即任命匡章为前线统帅,负责前线一切军机要务。很快,秦国和齐国两军相遇,双方扎下营垒互相对峙,彼此各怀鬼胎。

秦国是远道而来,本来就担心后院起火,生怕魏韩两国在后边捅自己一刀,因此也是逡巡不前,迟迟不敢进攻。而匡章一眼就看出来秦军只是虚张声势,根本就没有进攻齐军的决心,于是他派遣多批使者往来双方军营,一来试探秦军虚实,二来将齐军的军械旗帜以及相应军士安插到秦军中,作为内应,配合主力部队破敌。

我实在想不出匡章到底用什么办法让这些人和东西待在秦军营寨里,而秦军还不当回事,任由其存在的,是自信吗?还是愚蠢呢,还是真的相信匡章和他们也是闹着玩的,打给各自君主看呢?

真实情况不得而知,但匡章这种做法却引起了朝堂大臣的不安。齐威王派往前线的探子回来报告,说匡章让军士们都加入到秦军中去了。又一批探子回来说,匡章要带着军队投向秦国了。第三批说得更离谱,可齐威王一个都不相信。大臣们急了,“大王啊,三批人都说匡章失败要投降秦国了,您怎么还不派兵讨伐呢?”

齐威王胸有成竹,“他是不会背叛寡人的,寡人相信他。”

齐威王

果然,时间长了,匡章混到秦军里面的将士越来越多。他抓住机会,和秦军里面的内应里应外合大败秦军,本来秦军就不想打,这下子更不是对手,几乎全军覆没,灰溜溜逃回秦国。

大臣们都问齐威王为什么这么相信匡章。齐威王笑着说,“当年我跟他说,他率领军队路过家门口的时候,一定要改葬自己的母亲。可他却说,不是我不想改葬,是因为我的母亲曾经得罪了父亲,而我的父亲并没有允许我改葬母亲就去世了,没有父亲的同意我就改葬母亲,那不是背弃亡父的在天之灵吗?你们想想,一个连自己死去父亲意志都不敢违逆的儿子,怎么可能作为臣子背叛自己的君王呢?”

匡章的做法也不说正确与否,反正现在的人看起来是有些残忍和愚孝的。也给这个名将的光芒蒙上了一层阴影。

不过就事论事,作为军事将领,匡章在本次战争爆发出出色的才能,他能够抓住秦军畏惧观望的情绪,安插内应,并抓住机会击溃敌军,展现了出色的布局和把握机会的能力。

桑丘之战过后,秦惠文王以“西藩之臣”向齐国示弱,齐国声势日隆,俨然成为战国七雄中头号强国。

灭燕之战

齐宣王六年,公元前314年,匡章再次承担灭燕重任。彼时燕国大乱,燕王将大权全部交给国相子之,子之执政三年,燕国大乱,群情激愤。燕国太子平和将军市被谋划攻击子之。齐宣王抓住机会,派人跟太子平说,听说你要彰显正义,匡扶公理,继承大统,我们齐国虽然不大,但是愿意为太子效犬马之劳。

有了齐宣王的支持,太子平信心增强了不少。马上召集人马攻打子之,可惜势单力薄,根本就没打下来。这时候本来的盟友将军市被又反过来倒打一耙,联合百姓攻打太子平,最后被太子平杀死。这场动乱持续数月,数万人丧生,燕国民心尽丧。

齐宣王又来了,本来太子平指望齐宣王来帮忙继位的,没想到没等来齐宣王的援军,却等来了灭国的军队。在匡章的带领下,齐军从北边长驱直入,燕国士兵毫无斗志,连城们都懒得关,齐军大获全胜,仅用了三十天的时间就占领燕国。燕王死,子之死,太子平死。赵武灵王将还在韩国的公子职送回燕国,并在两年后成为燕昭王,也就是那个灭齐的燕昭王。

燕昭王

燕昭王对齐国有灭国之很也是从这场战役开始的。齐宣王趁火打劫,违背道义的举动确实也够丢脸的,也因为如此,其他国家看不下去,联合攻打齐国。齐军寡不敌众,且久战疲弱,被赶出了燕国。

应该说灭燕之战并不是正义之战,齐宣王不宣而战,利用机会攻灭燕国,此举确实有点不要脸。但匡章也是奉命行事,他在短短三十日就能灭掉一个大国,也足见其优秀的领军能力,尽管这里面有燕国内乱的因素在内。

垂沙之战

齐宣王十九年,公元301年,匡章奉命与魏将公孙喜,韩将暴鸢攻打楚国方城。这两个将领我曾在白起篇中介绍过,也是当世名将,只不过和白起相比差了不少。齐魏韩三军齐至,楚国也派出唐昧率军迎战,两军在沘水扎营,因为不了解水深情况,不敢贸然出击,与楚军战略相持了半年之久。

史书关于唐昧的介绍很少,史记说他是天文学家,还有说他是将领,莫衷一是。不过在这场战役中,他只是兵败被杀的配角,真正的主角还是我们的匡章。

战事持续时间太长,齐宣王就有点不耐烦,派人到前线催促匡章尽快决战,好带领军队回家过年。

而匡章却不以为意,他直接跟使臣说,大王要免我的职,杀了我,甚至杀我的全家,都能轻轻松松地办到,可是要让我在时机不成熟的时候贸然进攻,那不好意思,办不到。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不过君王着急了,匡章知道也不能一直拖下去了。他派人沿河侦查可以渡河的地方,可楚军防守严密,只要敢靠近河边就弓箭伺候。正当匡章一筹莫展的时候,齐宣王送来大礼。

一个在河边放牧的人跟齐宣王说,判断河水深浅简直太容易了。楚军防守严密的地方,河水肯定浅,因为他们害怕联军偷渡过来;防守松懈的地方肯定深,因为他们知道,联军肯定过不来,这是人之常情。齐宣王听到这个消息那是相当的高兴,马上让人用车把这个放牧的神人送到军前。

匡章也是非常高兴,战机终于来临。他立刻组织精锐部队,从楚军防守严密的地方渡河。这里河水浅,加上很长时间双方都没有动静,楚军肯定麻痹大意,放松警惕。果然,楚军根本没想到匡章竟然敢连夜进攻,仓促之下,楚军哪是联军对手,主将唐昧被杀,楚国大片领土沦丧,楚王不得不派出太子横向齐国求和。

经此一战,齐国再次扬威诸国,而匡章也堪称诸国最有声望的名将。

函谷关之战

终于要到了最关键的战役,函谷关之战。这个战役真正让匡章扬名天下,毕竟攻破函谷关的将领就他一个啊。要知道在那个时代,能够把秦国打成这样也就这一次了,下一次这样的机会,也就是近百年后,汉高祖刘邦创造的了。

公元前298年,齐湣王三年。战国四大君子孟尝君田文归国担任丞相,凭借个人人脉,以齐国为主导,联合韩国、魏国攻打秦国。韩国魏国被秦国欺负惯了,一听说齐国要带他们打回去,那是喜出望外,出人出力。于是,一场轰动战国的战役正式打响。

孟尝君

有了孟尝君运筹帷幄,匡章可以在前线放开手脚,大军所向披靡,一直打到秦国函谷关,封锁关口。后期赵国、宋国也来帮忙,五国出力,最终攻破函谷关,秦昭襄王那叫个怕,希望能够割地求和,以求三国退兵。

史书对这场战疫记录极少,只说是秦国战败割地求和。战国策上说,秦昭王因为这个事紧急召集王公大臣商议。

一个叫公子他的贵族说道,割不割地大王都会很悔恨。秦昭王很奇怪,这是为什么呢?公子他说,大王,你现在不割地求和,那么三国打破函谷关,威胁咸阳的时候,你会说,哎,真可惜,我怎么能够因为三座城池就将咸阳置于危险的境地呢?如果割地求和,三国军队离开的时候,你又会说,可惜我的土地了。

秦昭王想了想,反正都要悔恨,哪个损失更小就选择哪个吧。于是他就果断割地求和,齐韩魏军队撤走,失去了灭掉秦国的一次机会。当然这不是匡章能够决定的,这是齐国朝堂孟尝君的战略决断,只不过这个决断让东方六国死无葬身之地罢了。

因为没有充分的史料证明,所以无法了解到威震天下的大秦锐士为什么不是齐韩魏的对手。不要提白起,这时候白起还是秦军中寂寂无名之辈,他的高光时刻还在后边。

再往后,匡章再无经典战例,很可能在函谷关之战后就去世了。

他绝对堪称战国时代一位超级将领,史书虽然着墨甚少,但并不影响他的辉煌战绩。或许他没有战国四大名将哪些力挽狂澜,攻城略地的辉宏伟业,但在战国前期,他所创造的一个个经典战例也值得后辈将领顶礼膜拜。

到底是将领成就了国家,还是国家成就了将领,我们无法断言。

但匡章确实为齐国创造了难以想象的影响力。幸运的是,他亲眼见证了齐国的强盛,没有看到齐国灭国的那一刻,这也算是对这位老将最好的慰藉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古... 在古代,朝廷一旦下令“诛九族”,意味着一场无路可逃的灾难正席卷而来。九族之内,不论血缘的远近,亲属们...
原创 郑... 历史长河奔腾不息, 裹挟着无数英雄人物命运沉浮, 风雨飘摇之际, 郑成功名字如同一道耀眼闪电, 划破...
原创 康... 正在热播的历史传奇剧《天下长河》已经接近尾声,细心的观众应该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即原来一直大力支持靳...
原创 大... 引言 大英帝国,这是一个深刻的影响了人类近代时期发展进程的名词。而大英帝国,作为一个国家来说,无疑也...
《三国志·战棋版》魏延最新调整... 哈喽大家好啊,昨天下午测试服中魏延迎来了一个调整,这个调整会有什么影响呢?另外在新赛季中,同兵种加成...
原创 为... 开篇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前言 对于...
秦兵马俑二号坑发现两处战车遗迹 12月16日,据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消息, 在陕西秦兵马俑二号坑的考古发掘保护现场,考古人员发现了两处战...
三国中最忠心耿耿之人! 阅读本文前,各位官人,对小女子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私信我呦。 两军交战战败时大部分人识时务可能会投降,...
原创 差... 他是南北朝时期能力最强的帝王,刚开始只是一个傀儡皇帝,韬光养晦10年,一举铲除权臣,施展抱负的他,带...
原创 岳... 靖康之耻 北宋末年,朝堂之上奸臣当道,宋徽宗沉迷于歌舞升平,对边疆的危机视而不见。那时,北方的辽国正...
原创 刘... 刘禅:在矛盾中抉择的蜀汉后主 黄喜才文2024-10-21 刘禅,这位蜀汉后主,自出生于河南新野起,...
原创 内...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最近这几年...
瑞昌铜岭探秘:铜草花下的青铜传... 在江西省瑞昌市夏畈镇的一片古老土地上,隐藏着一段关于铜与历史的传奇故事。这里,瑞昌铜岭商周铜矿矿冶遗...
原创 从... 《将相和》的故事广为人知,韵味悠长,至今仍频频出现于学校教材和课外读物中。世世代代传颂的,不仅仅是蔺...
秀我中国|打卡闽南古建筑宝藏地... 新华社“秀我中国”行走体验官、网络达人@南京飞哥 带你游闽南古建筑宝藏地——千年安溪文庙。
原创 回...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故事永远不会被遗忘。韩信,一位军事天才,其生命轨迹在楚汉争霸的风云中急剧变化。一...
福建平潭壳丘头遗址博物馆开馆 新京报讯 据国家文物局消息,12月16日,南岛语族文化艺术联展开幕暨壳丘头遗址博物馆开馆仪式在福建省...
原创 一...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 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
原创 佐... 侵华日军将领佐佐真之助,曾长期在陆军省人事局任职,尽管军衔不高,但实权却很大,此后曾以第二十二师团步...
如何实现真正的超越?17名清北... 今年八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副教授金津的英文专著Education and upward 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