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鲁迅骂人的功夫了得,被他骂的人往往需要理解消化半天,才能明白其中的意思。不过与国学大师章太炎比起来,鲁迅又差了一大截。话说当年主张变法的康有为逃到国外之后,尽管受到清廷的疯狂追杀,但是在国外康有为却有着颇高的名望。
此后康有为彻底忘记了初心,借机大肆敛财,一次过寿,各界名流华侨不得不向其贡献贺寿礼物,人人心中都不满,但又没有人出头挑明。当天康有为正在门口迎客,查收大家的礼物,只见章太炎戴着一副对联就来了。章是国学名家,主动带来手书对联,康有为自然来者不拒,当场打开。
只见上面这样几个字:国之将亡必有,老而不死是为。这上联出自于《中庸》,原话是“国之将亡,必有妖孽”,下联出自于《论语》,原话是“老而不死是为贼”。上下联末尾二字合起来正是康有为之名,言下之意骂他是妖孽、贼。骂人功夫达到如此境界,实在叫人佩服!当着众人的面,康有为自然不能发作,只好收下对联。正要让章大师进去,可大师却不发一言,拂袖而去,留下尴尬的康有为在风中凌乱。
初中历史课本上,我们都知道康有为与梁启超主张变法,由于触及保守派利益,变法者受到慈禧为首的保守派的迫害,连同光绪皇帝也被软禁。之后“戊戌六君子”慷慨就义,而早就得到消息的康有为和梁启超则逃往国外。尽管变法失败了,但是这是对清王朝的一次冲击,具有十分重要的进步意义。书中只给我们介绍了康有为的高光时刻,但接下来,我们要说的是更加完整的康有为。
在光绪年间,康有为高中进士。1895年,康有为组织公车上书,名震天下。而实际上,他只见了光绪皇帝一次,并且时间只有一刻钟左右。但是在封建社会,就是这一刻钟的经历,也足以让他吹嘘一辈子。康有为受光绪皇帝之命,谋划变法事宜,短暂的百日维新失败之后,康有为逃亡海外。然而尽管离开了中国,康有为依然继续变法事宜。
康有为建立了保皇组织,让自己的女儿去香港,筹措活动经费。事情一出,身在香港的华人自然心系祖国,希望为祖国尽自己的一分力气。再加上戊戌六君子的牺牲,大家更是受到触动,慷慨解囊,决心管到底。康有为的女儿筹措经费十分顺利,然而大家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节衣缩食贡献出来的经费,竟然没有多少真正的被用在救助光绪皇帝和摇摇欲坠的晚清王朝上。
身为变法名士,康有为原本在国际上威望甚高,尤其是有华人的地方,康有为更是被视为救世主。可是,康有为的做法却令大家十分失望。巨款到手之后,当初的豪言壮语就被抛掷脑后,康有为开始了挥霍奢侈的生活,接二连三地纳妾,甚至在瑞士买下一个海岛作为私产,按照中国传统的园林风格修建并居住了四年。
他还买下了盛怀宣在上海的豪宅,“土豪”程度让人瞠目结舌。而对于那些在海外向他求助的爱国者,康有为又是怎么做的呢?他不仅一毛不拔,还关门拒绝与他们见面。消息传到国内,连《中国日报》也刊登了他的丑恶嘴脸,自此人们心目中的康有为形象一落千丈,沦为天下人的笑柄。
值得一提的是,康有为自己提倡一夫一妻制,但是却左一个姨太太、右一个姨太太地娶进门。而且她有个癖好,就是专爱未成年的少女。康有为在有了正妻和两房姨太太之后,先后又在49岁时娶了17岁的美国女华侨,53岁时娶了16岁日本女子,69岁时娶了18岁渔家少女。最后一个妻子下场也最惨,康有为死后,只有她为其守寡终身没有再嫁,也无子女,孤独终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