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兵曹胡马
唐代:杜甫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译文】
房兵曹的这一匹马是产自大宛国的名马,它那精瘦的筋骨像刀锋一样突出分明。
它的两耳如斜削的竹片一样尖锐,跑起来四蹄生风,好像蹄不践地一样。
这马奔驰起来,从不以道路的空阔辽远为难,骑着它完全可以放心大胆地驰骋沙场,甚至可托生死。
拥有如此奔腾快捷、堪托死生的良马,真可以横行万里之外,为国立功了。
【赏析】
《房兵曹胡马》这首诗大约创作于开元二十八年(740)至开元二十九年(741),当时的杜甫近三十岁,正在漫游齐赵,过着裘马清狂的生活。兵曹是军事部门的下层官员。胡马是产自西域的马。这首诗是赞美房兵曹的胡马,属于咏物诗。同时,也借助胡马寄托了杜甫希望横行万里的雄心壮志。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这是在写马的产地和整体的外形。大宛国的马非常出名,而这一匹马恰恰就来自大宛,品种不凡。这匹马怎么样呢?一看外表,马的骨相很好,骨头隆起,像锋棱一样。中国古代有《相马经》,专门告诉人们怎么识别好马,像这样骨相瘦朗劲挺的马就是好马。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这一联写马的两处细节,一个是马耳,一个是马蹄。马耳是静态的,“峻”就是像山一样高耸,“竹批”是说像斜削的竹简那样,挺拔,精神,有力量。单是这马耳,就使胡马的昂扬气质跃然纸上了。接着写马蹄,马蹄是动态的,很“轻”,跑得飞快,这是奔驰之态。而“风入四蹄”别具神韵,骑上这匹马,感觉风呼啸而过,两边的景物也飞速闪过,马却似乎没有动。这样的马,给人以稳健、踏实之感。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这是写马的性情和品质。它纵横驰骋,没有到不了的地方;它飞奔万里,没有跨越不过的险阻。这样的好马,值得将生命托付给它。读到了这里,我们能够感受到,这首诗不仅仅是在写胡马,还在写人,借助胡马来表明自己的志向。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最后对胡马做了总结,说一旦拥有这样勇猛精健的好马,就可以驰骋万里。传说中,周穆王驾八马之乘,一日可行万里。“万里可横行”既是希望房兵曹能骑此马建立功业,也包含着杜甫无尽的期望,远大的抱负。马驰骋万里,可以带着人驰骋疆场,开疆拓土。在“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的大唐,杜甫也渴望建功立业,致君尧舜。胡马,是青年杜甫远大志向的写照。
在《房兵曹胡马》中,杜甫把咏物和抒情结合在一起。写马也是写人,马的精神就是人的品格,通过对胡马的赞美表达了他的胸襟和抱负。所以,清人浦起龙《读杜心解》中说:“此与《画鹰》诗,自是年少气盛之作,都为自己写照。”
————END————
编辑:大鹏
公众号:renshengmeiwen
邮箱:renshengmeiwe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