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徐渭——自杀九次未死的奇才
迪丽瓦拉
2025-06-19 21:03:50
0

前两天讲了唐伯虎,所谓的四大才子之首,其实要是和今天这位比起来,恐怕唐伯虎自己也要说一句,我这萤火之光也敢与皓月争辉,大明王朝将近三百年,文人雅士无数,可在后人看来,只有三人才配称得上大才子,第一位就是我之前曾讲过的解缙,他位极人臣,甚至能在立太子这样的事上一锤定音;第二位就是名至实归的状元郎,杨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演义》开头那闻名天下的临江仙就是他写的;而最后一位,却是屡试不第,只考中一个秀才,最后因贫困交加而死,即使如此,却被人称为不世出的奇才,他就是徐渭。

徐渭,初字文清,后改文长,生于1521年,浙江绍兴人,他一生别号无数,但最有名的就是青藤老人或者青藤道士,他多才多艺,在诗文、戏剧、书画等各方面都独树一帜,他是中国“泼墨大写意画派”创始人、“青藤画派”之鼻祖,他还曾担任过胡宗宪的幕僚,助他东南抗倭,擒徐海、诱汪直,都有徐渭的功劳,可是到了晚年却贫病交加,藏书数千卷也被变卖殆尽,他自称是“南腔北调人”,万历二十一年,离开人世,时年七十三岁。

好像一般天纵奇才的人,童年都很不幸,所以徐渭也不例外,他爹徐鏓是夔州五品同知,相当于重庆市副市长,不过当时的重庆可是边远山区,与如今不可同日而语,由于之前的两个儿子相继离去,年过花甲的徐鏓奉子成婚,将续弦苗夫人的婢女纳为侍妾。十月怀胎,生下一子,就是徐渭,可是就在徐渭出生不过百日,徐鏓便因病去世了,苗夫人虽然无后,却将徐渭视为己出,占为己有,寄予厚望,悉心教导,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徐渭十岁那年,苗夫人竟不顾徐渭的一再哭求,狠心的将徐渭的生母卖了出去,赶出家门。此人伦悲剧,让年幼的徐渭深刻体会到了庶子之悲哀,为他之后的性格变化,人生苦境,埋下了伏笔。

史传徐渭自幼聪颖,才思敏捷。不仅文章写的受到山阴县令的赏叹与嘉奖,而且还在音乐上颇有天赋。十四五岁上下,他学琴并自制琴谱。闲暇时,徐渭还随名师学习剑术骑射,可谓文武全才,可是到了第一次应考秀才,不中!三年后再次应试,依然不中!残酷的事实告诉徐渭,“纵使你有通天之才,不会规规矩矩写八股文,也是白扯!”所以他连续九次参加科考,也仅仅只中了个秀才。

古之读书人,多次科举不第者很多,像韩愈,左宗棠,可是他们最终获得赏识,成为一时之贵。说起终生不得登科,却有才名如徐渭者,除了后世的蒲松龄,恐怕再也找不到第二人了!从二十岁到四十岁的这二十年,是徐渭消沉的二十年,是他尝遍疾苦的二十年,徐渭曾因无钱娶妻,入赘潘姓人家为婿,在那个时代,入赘是一个男人最大的无奈和羞耻,更何况徐渭是一个满腹诗书才气的读书人呢,可是这段日子却是他极其难得的一段幸福时光。

潘氏年方十四,生的娇柔秀丽,花容月貌。更难得的是,两人经历也有颇多相似之处。徐渭生而丧父,潘氏早失母爱;徐渭庶出,潘氏跟着继母过活;总之,两个人的经历极其相似,婚后五年,潘氏为徐渭生下一子,取名徐枚。不幸的是,当年秋天,潘氏因患肺病逝世,不过十九岁韶华。爱妻的离去,给徐渭备受创伤的心灵,又划下了一道重重的伤痕。

这样多的变故和挫折,早已超出普通人的承受极限,可是徐渭却激发出了胸中的不平之气,荆轲和高渐离是徐渭最崇拜的偶像。徐渭曾师从武术大师彭应时专研剑术,既然无法效仿荆轲刺秦,那又何妨不做高渐离,与屠夫野人狂饮纵歌于市井之间,击筑助兴,有一日浙东大侠吕正宾在桐乡大破倭寇,事后找到徐渭痛饮数日,并以”断倭之首取下腰”的日本刀相赠。分别后,徐渭佩刀策马三十余里,枕刀而眠。

由于只考中一个秀才,徐渭虽然才华过人,却处处低人一等,诗书画曲,在当时的人们眼里,都是杂学,通俗点来说,就是不入流,徐渭性子高傲,因此半生潦倒,可能确实和唐伯虎有些同病相怜,但不同的是,唐伯虎遇到了宁王,人生彻底悲剧了,而徐渭遇到的是胡宗宪,可以让他一展军事才华,在平定倭寇上屡出奇谋。

嘉靖时期,东南沿海倭患不绝。徐渭熟读兵书,在他心里也有更远大的志向,1555年,两万明军围剿盘踞在陶宅的一千倭寇,结果大败。徐渭写下了一篇《陶宅战归序》,“能言者多在下,不能察而用者多在上”,毫不留情地指出明军战败的根本原因在于为帅者不能用人,这篇文章吸引了后来接任浙直总督胡宗宪的目光,由于胡宗宪与严嵩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高傲的徐渭不愿为之效力,后来胡宗宪礼聘再三,徐渭这才勉强答应。

胡宗宪威震东南,治军极严,府中人看到他都俯身说话,头也不敢抬。徐渭到任的第一天,却穿了一身破衣服,长揖之后就自己坐下,旁若无人地纵谈天下大势,胡宗宪非常欣赏徐渭的才华和豪侠之风,以国士相待,徐渭没有辜负他的厚爱,入幕之初,代其连写《进白鹿表》和《再进白鹿表》,嘉靖帝读毕大喜,赏胡宗宪宝纱彩缎,赐一品俸。至于抗倭的战略部署,徐渭也无不与之筹划,诱降倭寇首领汪直,就有他的一份功劳。而为了制定破敌之策,他甚至还主动充作士兵,上前线侦查敌情。

人生难得是知己,胡宗宪对于徐渭有的就是知遇之恩,虽然被聘为幕僚,却还能恃才放旷。他为了实现胡宗宪的抱负,不惜作表,进献祥瑞给嘉靖,从而让胡宗宪稳固地位。一身的才华,作了阿谀奉承的文章,为的是胡宗宪能够安稳筹谋,平定倭寇,只可惜朝堂风云变幻,严嵩倒台,徐阶上位,而胡宗宪是严党,曾经上位的手段,变成了催命符,曾经的总督锒铛入狱,东南第一幕僚徐渭也黯然退场。

胡宗宪入狱,徐渭自然受到牵连,也许受不了身体和精神上的压力,于是他准备自杀,首先他以斧劈头,血流满面连头骨都劈裂了,可惜未死;接着又拔出墙上的铁钉,贯入耳窍一寸有余,鲜血狂喷,仍旧活了过来。后来又用锥敲击肾囊,就是蛋蛋,前前后后竟连续自杀九次之多,始终没死,可谓空前绝后了!也许是徐渭命硬,也许是上天不忍让这样一位天才过早的结束生命,总之,徐渭坚强的活了下来。

徐渭曾收了一个学生,这位学生是一名武将,徐渭又精通兵法谋略,自然倾囊相授,这个学生尽心学习,日后在朝鲜击败了日本大名鼎鼎的丰臣秀吉,几乎将二十万倭寇赶下海去。这个学生就是一代名将李如松,在徐渭回乡后,师徒二人始终书信往来。当得知徐渭生活困顿,李如松再次邀请恩师北上。可是当徐渭走到徐州,病情复发,难以支持,便折返回乡。从此,这一位命运多舛的天才,至死再没离开过绍兴。

当七十三岁的徐渭咽下生命的最后一口气,他绝对想不到自己能在后世有那么多粉丝,郑板桥自称“青藤门下走狗”;齐白石恨自己不能为他“磨墨理纸”,徐渭生前籍籍无声,死后却暴得大名,说起来,大部分还要感谢袁宏道在煤灰里的意外发现。从此,绝世奇才徐文长,开始在艺术的长河中大放光芒。后人对徐渭的艺术成就,赞不绝口,但对其生平,多有褒贬。有人说他是疯子,说他是狂人,说他是中国的梵高,其实徐渭谁都不是,他只是他自己。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古... 在古代,朝廷一旦下令“诛九族”,意味着一场无路可逃的灾难正席卷而来。九族之内,不论血缘的远近,亲属们...
原创 郑... 历史长河奔腾不息, 裹挟着无数英雄人物命运沉浮, 风雨飘摇之际, 郑成功名字如同一道耀眼闪电, 划破...
原创 康... 正在热播的历史传奇剧《天下长河》已经接近尾声,细心的观众应该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即原来一直大力支持靳...
原创 大... 引言 大英帝国,这是一个深刻的影响了人类近代时期发展进程的名词。而大英帝国,作为一个国家来说,无疑也...
《三国志·战棋版》魏延最新调整... 哈喽大家好啊,昨天下午测试服中魏延迎来了一个调整,这个调整会有什么影响呢?另外在新赛季中,同兵种加成...
原创 为... 开篇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前言 对于...
秦兵马俑二号坑发现两处战车遗迹 12月16日,据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消息, 在陕西秦兵马俑二号坑的考古发掘保护现场,考古人员发现了两处战...
三国中最忠心耿耿之人! 阅读本文前,各位官人,对小女子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私信我呦。 两军交战战败时大部分人识时务可能会投降,...
原创 差... 他是南北朝时期能力最强的帝王,刚开始只是一个傀儡皇帝,韬光养晦10年,一举铲除权臣,施展抱负的他,带...
原创 岳... 靖康之耻 北宋末年,朝堂之上奸臣当道,宋徽宗沉迷于歌舞升平,对边疆的危机视而不见。那时,北方的辽国正...
原创 刘... 刘禅:在矛盾中抉择的蜀汉后主 黄喜才文2024-10-21 刘禅,这位蜀汉后主,自出生于河南新野起,...
原创 内...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最近这几年...
瑞昌铜岭探秘:铜草花下的青铜传... 在江西省瑞昌市夏畈镇的一片古老土地上,隐藏着一段关于铜与历史的传奇故事。这里,瑞昌铜岭商周铜矿矿冶遗...
原创 从... 《将相和》的故事广为人知,韵味悠长,至今仍频频出现于学校教材和课外读物中。世世代代传颂的,不仅仅是蔺...
秀我中国|打卡闽南古建筑宝藏地... 新华社“秀我中国”行走体验官、网络达人@南京飞哥 带你游闽南古建筑宝藏地——千年安溪文庙。
原创 回...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故事永远不会被遗忘。韩信,一位军事天才,其生命轨迹在楚汉争霸的风云中急剧变化。一...
福建平潭壳丘头遗址博物馆开馆 新京报讯 据国家文物局消息,12月16日,南岛语族文化艺术联展开幕暨壳丘头遗址博物馆开馆仪式在福建省...
原创 一...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 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
原创 佐... 侵华日军将领佐佐真之助,曾长期在陆军省人事局任职,尽管军衔不高,但实权却很大,此后曾以第二十二师团步...
如何实现真正的超越?17名清北... 今年八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副教授金津的英文专著Education and upward 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