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雍正王朝:多智多妖邬思道口中“再不走就来不及了”他在怕什么?
迪丽瓦拉
2025-06-21 10:32:23
0

《雍正王朝》中,邬思是一个心怀大志,并且是多智多妖的奇人,他是四阿哥胤禛的师爷,在九子夺嫡帮助雍正出谋划策立下了汗马功劳。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精于权谋之道的邬思道自然明白其中道理,所以雍正上位后已有杀邬思道之心,而又想到与邬思道亦师亦友的名份,让雍正有了犹豫。那么,邬思道口中的“再不走就来不及了”这句话意义何在呢?

在雍正登基的当晚,朝中局势还未稳定,就迫不及待的回到潜邸,处理一些影响雍正形象和见不得台面的的人,其实最重要的人就是邬思道。并且专门与邬思道讨论如何安排他功勋卓著名分问题,说白了,就是解决邬思道何去何从的安置问题。但雍正心里早已准备除掉邬思道的想法了,只是想试探一下邬思道。

邬思道早就洞察一切,如果邬思道当时有半点 恃功自傲,或者要求要名分,雍正肯定毫不犹豫除掉他,因为本身邬思道谋划的“阴谋”都是上不了台面的事情,有损形象的事情绝不能让外人知道成为要挟雍正的把柄,以雍正的个性绝不会让这事发生在自己身上。

一、邬思道表明了立场,撇清和雍正的关系原则

雍正所担心的是,邬先生旷世之才,如果为他人所用,一旦和其他阿哥联手起来,雍正的麻烦可就大了。

以邬思道的智慧,雍正的这点小心思他能不看出来吗?邬思道很清楚四爷胤禛此时的顾虑和担忧,所以邬思道很干脆明确的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之前是四爷的师爷,提出他和雍正之间的关系原则。即使四爷身份变了,但他的身份始终没变,还是四爷的师爷。

他提出的立场是想给雍正传递一个信息,我邬思道帮四爷是为了完成一个读书人的远大抱负和理想,辅佐四爷胤禛上位从未想过能要图一官半职。邬思道看雍正打消了之前顾虑,继续传递他的想法:

“不要身份,不进官场,不言功劳,更不想涉足朝政。”

那么雍正之所以会答应邬思道?不仅仅是念及旧情就打消疑虑的,其实不然,邬思道很清楚只有选择功成身退,才能让雍正打消对他的担忧和疑虑,也就是邬思道提出的“半隐”。

所谓的半隐就是在雍正遇到难处需要人解决的时候,邬思道随时还可以帮上忙,还可以用上他。

而邬思道最终的目的,就是彻底脱离雍正的视线和控制。所以邬思道选择雍正的心腹李卫那里,这样雍正能够随时找到自己的前提下,还可以隐藏身份,而且还在雍正的监视下,这也是邬思道非常的明智选择,也是保命的最佳选择。

但是,随着李卫官职的升高,很快就会升为封疆大吏,邬思道很清楚,尽管他选择雍正最信任的心腹做一个幕宾,如果不识时务再继续做李卫的师爷的话,雍正的多疑,是要出麻烦的,所谓强强联合,这应该是雍正非常忌讳的。

二、邬思道抽身到田文镜处,帮助田文镜解围

所以邬思道知道,想办法抽身到雍正另一个心腹大臣田文镜那里做幕宾,这样比较稳妥些。因为田文镜的名气还不及李卫,田文镜处不是雍正的主要“核心”。所以,尽管田文镜升为河南巡抚,但是离朝廷还是有一段距离的。还有就是田文镜根本不知道邬思道的身份和背景,雍正不会担心邬思道和田文镜一起勾结干点什么名堂,相对来说,邬思道去田文镜那里做幕宾辅佐,雍正还是比较满意的。

于是,邬思道正好帮助田文镜解燃眉之围,帮助田文镜彻查山西诺敏谎报藩库亏空,欺瞒朝廷的案子,同时让田文镜扳倒诺敏还立了大功。邬思道还要求田文镜以八千两一年的幕酬聘他做幕宾。这个田文镜在高兴之下就立刻答应了,且不知道这就是邬思道给自己预先计谋好的全身而退的伏笔。

邬思道来田文镜府上后从不过问官府事务,表现就是什么正事儿也不干,怎么样舒服就怎么来,当大爷的架势。无所事事的邬思道追着田文镜后面要自己的幕酬,田文镜很恼火了:李卫送来的不是师爷,是大爷。

邬思道的水平真的很高,他故意激起田文镜对自己的不满,这样的话,田文镜就会觉得聘他不值得,最好的办法就是把邬思道轰走,邬思道可以趁机脱离官场远离朝政,同时可以给雍正传达信息:邬思道除了雍正以外,绝不会与雍正的所谓的心腹达成盟友。

三、邬思道主动请缨押粮草至西北大营

当然,邬思道还是帮田文镜办了事情的,邬思道觉得,朝廷的事可以不管,但四爷遇到了困难,邬思道就会不遗余力的去帮雍正度过难关的。

而在年羹尧与叛军罗卜藏丹周转很长时间也没结果,年羹尧“围而不歼”的举动,耗费朝廷巨大的财力物力,让雍正在后方供应上已经开始捉襟见肘,雍正非常重视这次的胜败,如果不很快结束战事,平定西北,雍正就会被年羹尧拖垮,后果不堪设想。

当时西北的年羹尧,因为河南发洪水的原因,粮道押运粮食迟到几天,并且没有按数额送到,竟然把押粮官员给杀了。而这种情况,其他官员觉得,官可以不当,但命不能不要啊!这样一来,没有人再敢往西北押运粮草了,如果皇帝怪罪下来连脑袋都不保,田文镜急得焦头烂额的,实在没办法。

邬思道当机立断主动找田文镜,让他去押运粮草至西北大营。但是这事办成之后,田文镜可要把欠他的钱还清了,田文镜正为没有人愿意押粮去西北这事犯愁,田文镜这一听邬思道主动请缨去西北大营的,当然很高兴,一激动就很快答应了邬思道提出的要求。田文镜心想:搞不好这个师爷也被年羹尧给宰了呢,还给我省了几千两银子,而邬思道押运的粮草依然不够数。

所以邬思道借着押运粮草的机会,到西北大营戳穿年羹尧“围而不歼”的举动,明里暗里的教训年羹尧,并给年羹尧找到了叛军主力,逼年羹尧速战速决。这一次都在邬思道的预算当中,年羹尧果然迅速的包围叛军主力,并全歼叛军,大获全胜,也可以说,稳定了雍正的皇位。邬思道也算是尽最后一次薄力为他四爷出力,而邬思道不愿意被人提及他得这次功劳,当然,年羹尧更不愿意让人跟他一起争功了。

四、邬思道离开田文镜处时,他是害怕与雍正再见面,耕难于脱身,性命难保

西北大捷,让雍正腾出手开始推行新政,所以雍正带着探花刘墨林到试行新政的地方微服私访看情况。

邬思道从田文镜那里得知雍正到这里视察新政,邬思道知道,一旦跟雍正再碰面,就意味着邬思道越来越难脱身,邬思道的好日子应该说也到头了,他很可能一直生活雍正的监视和猜忌之下,甚至性命难保,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当邬思道知道雍正早已经到了河南地界,这时邬思道故意激怒田文镜,田文镜巴不得不干事儿的大爷赶紧走,田文镜生气告诉邬思道:

你这样的什么活都不干还天天想着幕酬,我养不起你,你走我不聘你了,拿五千两银子赶紧走人。

田文镜不了解邬思道身份,是邬思道可以利用的一个机会,一个远离雍正的机会。

邬思道走之前还叮嘱一句:东翁,这可是你说的?

然后回到住处打点行李,就急急忙忙催着如月赶紧坐车走,如月说,明天走不行吗?

邬思道嘴里嘟囔着如月:“赶紧离开,再不走就晚了……”

所谓的晚了就是我再不走,以后都没好日子过了,一旦走不了,那我邬思道这老命都得搁这里,那后续的事情不敢设想。

五、结语

邬思道选择功臣而退,是一种大智慧,善用者可以保命。邬思道相当于被田文镜轰走了,邬思道就坡下驴选择脱身。雍正可以放心了,所以愿意给邬思道一个自由的空间。毕竟,雍正是个聪明人,邬思道的明哲保身,从此远走高飞,远离朝廷,也远离雍正。

—END—

(图片来源网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 “治水专制主义”一词出自《东方专制主义》一书。据作者称,这部著作的宗旨在于解释并理解世界历史上的这一...
原创 杨... 我是狼君,一个陪您读历史的工科小伙儿 1953年7月26日,朝鲜停战协议正式签订,8月10日,杨得志...
原创 简... 印度的远古文明是如何消亡的?又是怎么消亡断裂的,我们应该了解并记住一些教训: 一、背景介绍: 印度的...
原创 三... 东汉末年,朝廷腐败无能苛捐杂税日加繁多,民众不堪受苦,有大贤良师张角率领黄巾军揭竿而起,随后的日子里...
原创 盘... 哈喽大家好!今天小编来给大家盘点一下掀起三国纷争的黄巾军首领, 东汉末年因朝廷和地方政令混乱不堪,农...
戴笠为何不敢招惹桂系?军统对八... 戴笠的军统,让人们谈虎色变。 然而,在桂系的大本营,人们印象中的这只军统大老虎却像一只病猫。 在广西...
原创 我... 随着两颗原子弹在日本爆炸,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终于迎来了最终的胜利,日本在此后不久便宣布了无条件投降。而...
原创 刘... 我们看古装电视剧的时候,常常会听到这样四个字,功高盖主。其实当了帝王的人往往都是疑心很重的人,所以他...
原创 外... 外国人最垂涎的四件国宝,特别是第四件,价值不输《富春山居图》 文|史哥哥 都知道咱们中国有几千年的...
原创 一... “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人生一场醉。提剑跨骑挥鬼雨,白骨如山鸟惊飞。尘...
原创 三... 荆州,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1800多年前,它再度集中了曹操、刘备和孙权的目光,那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四...
原创 中...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仁义皇帝宋仁宗子息艰难,他一共有三个儿子,十五个女儿。但是这十八个孩子只有四个女儿长...
从新版八年级历史教科书看『毛主... 传承中华红色基因 弘扬古田会议精神 ★★★★★ 从新版八年级历史教科书看『毛主席 』称呼的由来 ■朱...
原创 战... 只有二百多年的战国时代,实实在在地影响了中国两千年,没有任何一个朝代能够超越它。 无论是经济、政治、...
原创 一... 顾城的《南明史》成书于1997年,记载了崇祯十七年(1644年)大顺军攻陷北京至康熙三年(1664年...
原创 人... 古代因为人们对于很多奇异现象找不出理由解释,于是将答案归咎到神明的身上。也正因此,人们相信人死后会有...
原创 晚... 近代以来,上海发展太快、变化太大,被打上了国际化、新潮时尚的标签,以至于很多人忘记了她的古老。 上海...
原创 原... 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项羽麾下五大虎将的故事。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最终兵败垓下,饮恨自刎乌江。项...
明朝皇帝为妹妹选择夫君 在明朝的宫廷中,流传着一个关于爱情、选择与自我认知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主角是永淳公主,她是嘉靖皇帝的亲...
原创 四... 语文教育全面去鲁迅化运动如火如荼,引发的是大众的广泛讨论,有人支持,有人反对,理由都能找到一些。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