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霍去病抗击匈奴带的是什么兵?司马迁一句话,蕴含惊人信息
迪丽瓦拉
2024-06-27 19:06:05
0

原标题:李广、霍去病抗击匈奴带的是什么兵?司马迁一句话,蕴含惊人信息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飞将军李广,大概是中国古代令人同情的名将之一。不仅仅是因为王勃的那句“贾谊易老,李广难封”,更是因为他一生与匈奴70余战,在汉朝“和亲”的大背景下,硬生生杀出了“飞将军”的名头,甚至于连汉景帝都为他感慨,说他生不逢时,若是生在汉高祖年间,功业绝对不止万户侯。

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像李广这样的名将,即使是未能被封侯,至少司马迁仍会为其著书列传。然而,在汉武帝时期波澜壮阔的对匈奴作战中,大量的普通士兵并没有得到在史册扬名的机会。在这所有的无名勇士中,最令人扼腕叹息的,就是本应产生巨大历史作用,但是却并没有得到机会的“六郡良家子”。

历史上的“六郡良家子”,是抗击匈奴的大军的一支重要力量。在经历文景之治后,汉朝的经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有一部分人,他们的经济地位得到提升,但是因为汉高祖刘邦有言在先“非军功不得封侯”,于是这批人就把对匈奴作战视作提升家族社会地位的途径。

投身军队的“良家子”,他们不同于朝廷征兵以及募兵制度下得来的士兵,良家子是指社会地位比较高,而且祖上没有从事贱业,并且家事清白的子弟。依照我们现在的理解,良家子就是家世清白的中产阶级子弟。而所谓的“六郡良家子”,则是指靠近匈奴前线的陇西、天水、安定等六郡中产阶级子弟。

由此,这些有着殷实家境,并且受过一定教育的高素质人才,很快就成为了汉军的中坚力量。我们前文提及的飞将军李广,便是以良家子从军,逐渐成长为抗击匈奴的中坚力量。彼时他们崛起的时机也非常有利,正值汉王朝新陈代谢时期,开国的军功集团即将谢幕,新的军功集团尚未产生。这一切似乎都预示着,这些中产阶级出身的良家子弟,会逐渐成长为汉朝中坚的政治军事力量。

可惜,年轻的汉武帝并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汉武帝刘彻自幼苦于窦太后的外戚势力。年轻的汉武帝并没有选择团结这些已经成为中坚的良家子,而且选择了“外戚对外戚”的方式抗衡老一辈的外戚集团,为此他大举提拔卫青、霍去病等人,以此培植忠于自己的军方势力。

这些新生的外戚集团,就变成了良家子地位擢升的拦路虎。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其一是成为“新外戚集团”的附庸,以此获得飞快的升迁速度,但是自己家族地位的提升就甭想了;其二就是自己独成一系,但是升迁就甭想了。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有些人就选择了成为新外戚集团的附庸,然而大部分心高气傲的良家子,例如李广,都选择了自成一系。

自成一系的良家子,是比较凄惨的。他们往往承担着战役中最为艰苦的战斗,并且分配他们的士卒也是外戚集团挑剩下的;反观附庸了外戚的良家子,不仅作战任务轻松,分配给他们的部队也是精兵悍将。这也侧面解释了,为什么李广终身不得封侯。就以李广对匈奴最后一战为例,统帅卫青在大战前将出任前将军的李广调走,就是为了照顾刚刚失去爵位的公孙敖。

面对这样残酷的内部斗争,这些良家子依然没有屈从于外戚集团的意志,并且想要通过军功来证明自己。李广冤屈而死,他们用“三军恸哭”来表达对自己处境的愤慨,却依然随同霍去病北击匈奴,封狼居胥。这些良家子的壮勇绝世,连司马迁都佩服到在《史记》中点明:跟随卫青、霍去病出征的将校,皆隶属于六郡。以此点明,六郡良家子在抗击匈奴作战的巨大作用。

这些在纵横疆场,但是官场失意的良家子,虽然没能得到想要的侯爵以及家族社会地位的提升,但最后的结局还是要比那些外戚好很多。后期的汉武帝终于明白了,依靠外戚对抗外戚,不是长久之计。他借着“巫蛊之祸”大批屠杀外戚势力,希望能够给下一任皇帝创造一个不被外戚干预的朝堂。被卫青屡次提拔的公孙敖,最后的结局是被汉武帝腰斩处死。

不过,此时的汉武帝已经找不到可以团结的中产阶级了。曾经叱咤疆场的良家子,已经老去;逐渐平静的战场,也不会有机会提供给后来的人。于是,汉朝的政治风云,一直就在外戚的影响下,光怪陆离的变幻着。

参考文献:《“巫蛊之祸”性质再论——戾太子废立之议》、《_从卫太子起兵反叛谈巫蛊之祸》、《“飞将军”李广》、《“六郡良家子”考論》、《汉代“良家子”考》、《汉代期门羽林考释》、《李广之死与“一军皆哭”——六郡良家子的共同委屈》

说明:文中所用图片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感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6... ——·前言·—— “问我家老祖宗从哪来,都说山西洪洞那棵大槐树。”这句耳熟能详的民谣,承载了无数人对...
原创 刘... 自赤壁之战之后,刘备的事业迎来了迅速的发展,先是夺得了荆州三郡,接着又获得了西川十四郡,甚至在大败曹...
原创 1... 2021年6月29日,位于北京的人民大会堂内,举行了一场庄严的“七一勋章”授勋仪式。一位92岁的老兵...
原创 马... 马谡失守街亭的责任不能全怪诸葛亮,其实不论是谁去守,都很难保住街亭。 首先,诸葛亮所布置的任务本身...
【常识积累】“台湾光复纪念日”... 1.设立台湾光复纪念日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10月24日经表决,通过了关于设立台湾光复纪...
原创 史... 姓氏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单字姓氏占据了较大的比例,但也有一部分复姓。虽然复姓比单字...
原创 美... 一个美国网友问:美国曾多次帮助中国,为何中国人不感恩?这个问题引起了各国网友的激烈讨论。 美国究竟帮...
原创 清... 前言 当清朝宣布退位的消息传开时,朝中的四位重臣却坚决反对,他们为什么会如此执着? 这四位重臣到...
原创 原... «——【引言】——» 李鸿章,这个名字可能不为大家所熟知,但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他可是一个风云人物。 ...
原创 霍... 公元前118年,漠北之战刚刚结束,霍去病和李敢因战功显赫,跟随汉武帝一同前往甘泉宫狩猎。 然而,在狩...
原创 历... 在中国有着悠久历史的白莲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组织。从宋朝到清朝的这一千多年里,白莲教始终保持着较为频...
原创 桃... 桃园三结义是《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桥段,讲述了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人结为异姓兄弟、同甘共苦的故事。常常有...
原创 瓦... 618年,李密在兵败邙山后逃往关中地区。作为隋末最强的义军,瓦岗军此时已经逐渐走向分崩离析。瓦岗军的...
原创 满... 八旗是努尔哈赤所创立的一种“军政合一”的制度,这种制度既是一个政治组织,也是一种军事编制。正是因为有...
原创 诸... 诸葛亮被称为卧龙,他说过“非遇明主不投”,意思是只有遇到明智的领导者,他才会出仕。在遇到刘备之前,刘...
原创 普... 2000年代初,普里戈任开始帮俄罗斯国防部采购船只,顺带沾了军火的边。2014年乌克兰顿巴斯冲突一打...
原创 为... 在中国历史上,父子关系破裂的故事层出不穷,其中最为人熟知的要数李渊和李世民。这对曾经关系和睦的父子,...
原创 宅... “宅兹中国”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最早记载中国的青铜器曾被误卖到废品站。刘先银在《文字起源》一书中提到,...
原创 安... 前言 清朝作为中国封建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少数民族政权,一直有一件心事:前朝遗留下来的势力和起义组织不...
原创 功... 1956年初夏,功德林战犯管理所内,细雨绵绵,杨伯涛满脸怒气地从寝室走了出来。他愤怒地朝王耀武的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