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哲皇后,为何能得荒唐帝王同治敬重?3大优点,想不被敬重都难
迪丽瓦拉
2024-06-27 23:04:52
0

原标题:孝哲皇后,为何能得荒唐帝王同治敬重?3大优点,想不被敬重都难

同治皇帝是一个幸运的人,他幸运地出生在皇室,并且在没有任何竞争的情况下成功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他也是一个可怜可怜的君主,什么也没做,没有什么实权。后世学者总结了同治皇帝一生的“五大不幸”:幼年丧父、无纯真、母子关系不和、婚姻不美满、英年早逝。

其中,同治皇帝的婚姻生活从一开始就不算不顺利。在慈安太后的支持下,同治帝放弃了深受慈禧太后宠爱但“虽比同龄人美丽,但行为十分轻浮”的富察氏,选择了富察氏。 “容貌虽低,但风姿绰约,以富贵着称”。 “贤人”阿鲁特是王后,与她的婚姻生活也非常和谐。

《满清外史》对同治皇帝与阿鲁特家族的婚姻生活有解释:

载淳结婚后,看到阿鲁特平静的神态和严肃的表情,所以一直对她表示敬意。宫里没什么事的时候,我试着向阿鲁特请教一首唐诗,他背诵得很流利,心里很高兴。因此,夫妻俩是真诚的,严氏住在那里的时候,从来没有说过任何脏话。

在许多当代笔记乃至清朝官方文献中,都屡见不鲜地看到阿鲁特“端庄、贞洁、安静、美丽、贤惠,皇帝十分宠爱”的记载。 《清宫词》中用“荀彧美色可以征服江山,却舍不得中宫左手信”这句诗来形容阿鲁特家族位于中宫,被受到同治皇帝的宠爱。

作为清朝历史上一位极其荒唐甚至因此而丧命的皇帝,同治皇帝能够对自己的皇后情有独钟、宠幸,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

同治皇帝有多可笑?我们用几个具体例子来说明这一点:

1、据《满清外史》记载,同治皇帝经常“出内城,狭恶巡”;在恭亲王长子载诚的带领下,他经常去燕柳酒家,喝得酩酊大醉,以至于染上了这种酒。 “病情说不清,谎报痘,结果患上痘”,结局悲惨。

2、《清朝野史》载:

载诚饰演叔叔的角色。载诚是恭亲王懿旨的长子。某妃冒充李三嫂,皇上则冒充灶神,身穿黑袍,手持木手,乐于挥剑打李三嫂。

他和表弟们打扮成演员,和后宫的妃子们“互相戏耍”。放眼满清,恐怕也只有同治皇帝能做到。

3、除了对女人的痴迷之外,同治帝在即位前,对“美丽、优雅、善于谄媚”的国子监学生王庆起十分喜爱,毫不犹豫地把他当作“五品官”。有了第二个称号,他就行走在玉清宫,甚至“与他同寝同立,如汉代董贤哀悼的故事”。

由此看来,清史著名研究者萧逸山断定同治皇帝死于梅毒而非天花,也不无道理。但这样一个荒唐的皇帝竟然能够对自己的皇后爱得深沉、敬重、宠爱,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那么孝哲皇后究竟有何过人之处,能够受到同治皇帝如此的器重呢?

同样,我们用几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孝哲皇后的行为:

一、严格履行宫中“劝君”职责

清朝时期,除了皇后居住的皇宫外,皇帝是不能随便探望妃子的。出行前,必须获得女王的许可,并持有加盖女王印章的通行证。同治皇帝一生有一妃,四妃。除了孝哲皇后之外,同治帝还喜爱“聪明才智,精通文棋书画,无所不能”的裕妃。他经常住在虞妃的宫中。

但这毕竟违背了清朝的祖传宫规,很可能让同治皇帝“沉迷后宫,忽视朝政”。因此,当孝哲皇后遇到同治再次提出与虞妃在一起的要求时,她“恳求她,直至跪不起”。还是固执地拒绝了。”俗话说“家中贤妻,夫少祸患”。有了这样的皇后,同治皇帝起码可以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怎么可能?他不受到同治的尊重吗?

2、严守妇女道德

年轻守寡的慈禧太后很喜欢看戏,尤其是那些歌词淫秽、俗套的戏曲。作为儿媳妇,孝哲皇后自然要经常侍奉在一旁,但一旦出现这样的戏码,她就会“回头嫌弃墙”。孝哲皇后的行为自然会让慈禧太后不满,甚至认为她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不屑一顾,所以对她更加严厉。

面对身边宫女太监提出“讨好慈禧、亲昵”的建议,孝哲皇后义正词严地回应:“敬可敬,不可亲,我是从清门迎进来的人。”天地先祖的命令,我不能轻易动摇。” 。就因为这句话,慈禧太后更加恨她了。然而,因为孝哲皇后“无不良德行,凡事遵礼,深知不想皇帝亲近,便远离皇帝”。慈禧太后找不到她。对她有任何把柄。

就连慈禧太后也对这位严守妇女礼教的中宫皇后挑不出毛病。同治帝怎能不尊重她,还对她“下流言辞”呢?

3、位列中宫,圣族成员为人宽厚,却从未表现出任何傲慢。

阿鲁特氏虽然不受慈禧太后的宠幸,但有同治帝和慈安太后的支持,加上她中宫皇后的身份,足以威慑后宫,压倒妃嫔。即便阿鲁特家族逐渐变成像慈禧太后那样嚣张跋扈的人物,也不是没有可能。

但阿鲁特在中宫期间,“尊两宫之孝,仁慈,会见九大臣,宽厚,俭勤侍奉,宫正正化。”提称赞垂尚的统治。”她们都达到了女王应有的模范表现。对于同治帝后期频繁出宫,经常劝说,使得同治帝“忆情之初”,克制住自己。

光绪元年,年仅22岁的孝哲皇后在储秀宫病逝。清朝官方给出的死因是“隆裕皇帝痛经,宾客重伤,故病重,今日骤卒于寅恪”。虽然不为同时代甚至后人所信服,但从孝哲皇后生前的所作所为来看,这样的死法或许才是历史真相,也能安慰孝哲皇后短暂一生中的“绝美母恩”。

参考文献:《清史记穆宗实录》、《清史记德宗实录》、《清史稿传一后妃》、《清外史》、《一观》 《清朝野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正... 女将秦良玉,如何力挫皇太极吓傻张献忠? 公元1629年,秦良玉接到命令,率兵奔赴北京阻击皇太极的突袭...
原创 明... 皇帝姓朱和老百姓杀猪吃猪肉有什么关系?在我们现在看来两者完全是毫不相干的事情,但在古代,这确实是关系...
原创 把... 如果说从制度上为曹操上位而铺路的大臣,我们就不得不提到董昭了。董昭字公仁,是济阴定陶人。他被推举为孝...
原创 回... 在明代历史上,除了“靖难之役”燕王朱棣起兵将侄子建文帝赶下皇位这一不正常的皇位更迭外,还有一个著名政...
原创 抗... 1910年一群革命志士设计暗杀大清王朝的摄政王载沣,但因为行动泄密这群革命志士中有不少人被捕。其中一...
原创 1... 1691年,13岁雍正与那拉氏大婚,洞房花烛夜俩人正挽着胳膊喝交杯酒,雍正扭头见陪嫁女秀美,非要3个...
原创 “... “民族英雄”:袁崇焕被凌迟处死,是千古奇冤还是罪有应得?明朝的袁崇焕,相信很多历史爱好者都不陌生,他...
原创 年... 说年羹尧4大特点,第一特点是杀人如麻,心狠手辣,屠杀江夏镇不留一人,连妇孺也不放过;第二大特点是贪财...
原创 1... 1843年,道光传召曾国藩,见他衣服打着补丁,遂大怒。岂料,曾国藩却说,每年俸禄只有129两,实在太...
原创 从... 引言 “逆袭人生”,是当今社会十分流行的一个词汇,意为在逆境中取得成功,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发奋图强...
原创 回... 【我虽姓钱,可我不爱钱!】 老话常说“富不过三代”,但是艾跃进教授曾经有一段关于“富过三代”的演讲,...
原创 西... 01 古龙在《大人物》里写道:笑得甜的女人,将来运气都不会太坏。 望见诸侯带着滚滚烟尘,从四面八方集...
原创 大... 一、从河东薛氏说起 公元614年,隋炀帝杨广坐在龙椅上,对着下面的群臣,正慷慨激昂的阐述:第三次征伐...
原创 1... 1900年,65岁慈禧一份诏书单挑所有列强。8天后,她慌了,立马拟电报想通电各省勤王。不料,电报被盛...
原创 上... 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瞎扯一下,大唐才女上官婉儿,男女通吃的风流史。 武则天称帝,女权主义成了唐朝...
原创 张... 万历皇帝让张居正推荐内阁大学士,张居正再三考虑,推举了礼部尚书吕调阳。吕调阳是嘉靖二十九年的进士,担...
原创 模... 隋炀帝杨广是史书上著名的昏君暴君,翻开史书,我们看不到隋炀帝的优点,即使有,史官也加了主观定论:全是...
原创 巴... 公元626年夏,太白经天,昼见长庚,“天下革、民更王”的谶语让皇宫里的大唐皇帝李渊惴惴不安。这时候太...
翔子:考古界元老早就做出震撼论... 近年来,关于黄帝及其家族的起源地问题,学术界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和研究。其中,一个引人注目的观点认为,黄...
原创 隆... 隆裕皇后叶赫那拉•静芬是晚清的最后一任皇后,也是清朝的最后一个大姓。 慈禧太后是她的姑母,叶赫那拉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