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粗狂不羁的程咬金,为何能纵横官场45年不倒?连武则天都不敢动他
迪丽瓦拉
2025-06-28 17:02:58
0

显庆二年,公元657年,程咬金已是68岁高龄的老人。

那时,他年事已高,精力上多有不济,也有了辞去官职之心。只奈他在李治上位时立下了不小的功劳,直接求退必然会让李治难堪。

于是,他故意犯了个不大不小的错误,借此功成身退。

《旧唐书·卷十八》中记载:

“师次怛笃城,有胡人数千家开门出降,知节屠城而去,贺鲁遂即远遁。军还,坐免官。未几,授岐州刺史。表请乞骸骨,许之。”

谈及程咬金其人,他不仅是小说《隋唐演义》中最具代表的人物之一,也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

同时,他智慧超群,身居高位还能纵横捭阖,得以善终,绝对称得上一代奇才。

眼光独到,进退有度

程咬金,原名咬金,后改名知节,字义贞。

出生于公元589年,济州东阿(今山东东阿西南)人,唐朝著名的将领和政治家,被誉为唐朝开国名将,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程咬金少年时骁勇善战,善于使用马槊。隋朝末年,战乱四起,他组织了一支数百人的队伍,护卫乡里。

几年后,他决定去外面闯荡一番,在经过一番挑选后,最后选中了一位优秀的起义军首领——李密,加入瓦岗军。

李密一度曾是隋末风云的主角,差一点儿就成为定鼎天下的人物。

程咬金加入后,表现十分优秀,很快就得到李密的器重,甚至一度掌管李密的亲军。

然而,当时李密瓦岗军所处的地理位置为四战之地,四周皆是虎视眈眈的强敌。后来瓦岗军在与王世充和宇文化及的接连大战中,元气大伤,最后崩溃。

王世充也是个英雄惜英雄之人,瓦岗军战败后,王世充给予了程咬金等人极高的礼遇。

王世充希望瓦岗军旧部能与其一起并肩作战,以增强自己的实力。

然而,程咬金并未因王世充的礼遇而轻易选择效忠。他虽勇猛,但并非莽夫,甚至深藏智慧。

他拥有一颗颇具识人之明的聪慧之心,在与王世充相处的短短几个月里,程咬金就敏锐地察觉到了王世充的弱点。

他发现王世充虽然外表强大,但实则外强中干,虚有其表,难以成就大业。最终他选择放弃王世充,另择明主。

又是一番思考后,他毅然决然地与秦琼一起离开王世充,转投到了李世民麾下。

在唐朝统一大业中,程咬金依然勇猛如常,冲锋陷阵,身先士卒,为李世民的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正因如此,程咬金很快成为了李世民的一员爱将。

除了战场上的勇猛,程咬金还是一位极具敏锐头脑之人。后来他观察到李建成对李世民的忌惮日益加深,预见到这可能会给李世民带来极大的危险。

忠心耿耿,自知之明

于是,他毫不犹豫地找到李世民,直言不讳地劝诫李世民应当早做打算。正因如此,才有了后来的玄武门之变。

《旧唐书·程知节传》中记载道:“知节白太宗曰:‘大王手臂今并翦除,身必不久。知节以死不去,愿速自全。’”

也正因为这件事,程咬金一下子成了李世民的绝对心腹,深得李世民器重。最后荣登“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位极人臣。

关于程咬金的智慧,不仅表现在有勇有谋,他还深知“进退有度”的道理,正因如此在后来的官场上,他是少有的能够左右逢源的人之一。

李世民登基后,对曾经并肩作战的将领们给予了极高的荣誉和职位。程咬金也是其中之一。

贞观年间,程咬金一路升迁,最终官至左屯卫大将军,成为了朝中的一位重臣。

然而,与一般的官员不同的是,程咬金并没有因身居高位而沾沾自喜,更没有沉溺于权力的诱惑中。

他深知自己在施政理民方面并不擅长,因此从不涉足朝堂的纷争,更不参与权力的争夺。

当时即使有同僚上门相邀,极力邀请他参与朝堂事务,程咬金也总能巧妙地婉拒。

他常常以自贬的方式,让同僚们感受到他的谦逊和低调,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纷争和矛盾。

到了贞观中后期,程咬金更是主动降低自己的存在感,连带兵打仗也甚少参与。

如此做派最大限度减少了旁人的关注,让程咬金在身居高位的同时还能不遭人妒忌,享受平安喜乐的半退休生活。

这一点说起来容易,要做到却很难。要知道历史上曾有多少杰出之士,最后都因不懂或没有藏锋而惨遭陷害。

唐太宗离世后,程咬金勇于任事,他亲率飞骑军,护卫皇太子李治回朝继位。之后还在宫门外镇守三月,助李治稳定局势。

程咬金的忠勇表现被李治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因此他彻底掌控朝堂政务后,迅速给程咬金提拔了官职,对其委以重任。

《旧唐书·卷十八》中记载:“永徽六年,(程知节)迁左卫大将军。显庆二年,授葱山道行军大总管以讨贺鲁。”

程咬金与武则天

正因程咬金关键时候的出手,以及其表现的十分忠勇大义,一时间也成为了李治的心腹。

只可惜的是,当时程咬金年事已高,快到古稀之年了。已无力应对朝堂之事,于是就有了请辞之心。

但他又不想为难李治,最后还是自己犯了个小错误,自己找了个台阶下了,得以养老归田,得以善终。

在一些民间故事或演义小说中,有的作者为了凸显程咬金的能力和地位,甚至还特意安排了他与武则天产生冲突的环节。

在那些情节中,动辄对大臣狠下毒手的武则天,对程咬金却不敢妄动。

关于这些情节,要是站在真生的历史上看,都是根本不存在的。要知道武则天与程咬金在历史上几乎没有交集,武则天还没有继位程咬金已经去世了。

即便,程咬金在永徽年间有几年活跃在政治舞台,但那时的武则天还忙着后宫争斗呢,到了显庆年间,程咬金就请辞回家了。

很多影视剧中,常常为了突出武则天的形象,极大地弱化了李治的能力,甚至把后者塑造成懦弱无能、对武媚娘言听计从的形象。

关于这一点与历史也是不符的。

根据史书记载,李治在登基后,特别是在成功掀翻关陇贵族的势力后,他展现出了乾纲独断的帝王风范,对朝堂有着强大的掌控力。

他并非是一个懦弱无能的君主,而是一个有着远大理想和铁血手腕的帝王。

后来之所以武则天会上位,是因为到了中年时期,李治患上了头风病,每次发作都十分难耐,无法理事朝政,于是才有了武则天参与政治的机会。

由此,关于小说里武则天与程咬金的对决,可以说是无稽之谈,贻笑大方。

读者们,关于“历史上的程咬金”,大家怎么看?如果喜欢本文章,请分享收藏哦~

参考资料:

陈涛:《唐代程知节生平履历考释》

孙长明:《论中国古典小说中的福将形象》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宋... 看了很多历史记载,发现历史上造反的人很多,但成功得却寥寥无几,大家都知道在古代造反要杀头的,基本上全...
原创 宋... 一部《水浒传》,数百年来让多少人为之痴迷不已。无论是繁华都市还是偏僻乡间,梁山好汉们的英雄故事到处流...
原创 外...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疆域最为辽阔的一个朝代,但是由于元朝的统治者们是蒙古族的人,所以历来遭到了很多专家学...
原创 成... 1162年在漠北草原上伴随着一声啼哭,一代帝王降生了。他就是孛儿只斤·铁木真,草原辽阔天高地远,成群...
原创 从... 《少年包青天》中,与包拯敌对的庞太师名字叫庞吉,是个不折不扣的奸臣,欺上瞒下,敌视包拯,干过不少坏事...
原创 天... 魏晋时期盛产美人,绿珠便是当时很有名的尤物。绿珠生在越地博白,在越地以“珠”为上宝,因绿珠姿容惊为天...
原创 宋...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南唐后主李煜这首《虞美人》成千古绝唱,可他在历史上是昏庸无能的亡...
原创 宋... 说起宋朝,相信大家肯定没有唐朝清朝这么熟悉,似乎这个朝代没有什么特别有记忆点的东西,实际上女词人李清...
原创 隋... 隋朝是中国古代寿命最为短暂的大一统朝代之一,它结束了南北朝时期的混乱割据,但和战国时期一扫六合的秦朝...
原创 宋... 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是宋代第四位皇帝——宋仁宗赵祯。 也就是民间传说“狸猫换太子”的那位太子,一生勤勉...
原创 他... 朱元璋是明朝开国皇帝,一手为朱家子孙打下万里江山。但是朱元璋在开国之初,却给后世明朝皇帝留下两大隐患...
原创 宋... 全文共1810字,阅读时间约为3分钟 自从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王朝之后,便开始实施重文轻武的政治政策。...
原创 晁... 林冲杀了拒绝他们上山的王伦后,梁山的局势被重新洗牌,晁盖成为了梁山之主,而到了论功行赏的时候,林彪也...
原创 丘... 丘福是明朝初期朱棣麾下的一个名将,出生在今天的安徽凤阳。他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参军了,不管在他进入军队...
原创 这... 说起项羽,可能大家都比较熟悉,项羽作为楚霸王,他的名号在当时可以说是叫的极其的响亮的。据《史记》史记...
原创 真... 无论《水浒传》还是《三国演义》,好汉名将们的实力谁更强这事,一直是个长盛不衰的争议话题。三国有“五上...
原创 “... 有人怀揣着感激说道:“她是一个善良的女人”;也有人愤懑不平地评价:“她是害了很多人的黑帮”。而这个毁...
原创 “... 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在建立了唐朝之后,直接把大儿子李建成立为了太子,二儿子李世民封为了秦王。也正是李渊...
原创 宋... 中国历来不乏伟大的女性人物,西汉时,吕后临朝称制,不是皇帝,却胜似皇帝,唐朝时,武则天直接做了皇帝,...
原创 朱... 明宪宗朱见深幼年的生活可谓是坎坷。他出生于正统十二年(1447年)底,2岁时父亲明英宗朱祁镇率军亲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