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三国时,能文能武的将军没几个,一般都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谋划方面出色,则统兵能力就自然弱点,反之也一样。但是蜀国却有这么一个人,有勇有谋,深得诸葛亮的真传,对国家也是忠心耿耿,到最后却落得向自己的手下败将投降,但投降后还在谋划着复国大业,这个人就是姜维。
姜维,字伯约,天水冀县人,蜀汉后期官至大将军。他早年曾在曹魏哪里担任一名偏将,在平叛羌、戎之乱时立下战功,被提拔为中郎。之后在诸葛亮北伐时,他和天水太守一起出行抵抗,结果却被上司怀疑有异心,以为姜维是叛徒,姜维没办法这才投降了诸葛亮。诸葛亮知道他文武双全,是一名难得的人才,所以自此后对他关爱有加,把自己毕生所学的都要传授给他,好在自己百年后,把蜀汉匡扶中原的重担交给他。不过在诸葛亮死前,因为他的光辉过甚,姜维并没有得到过多的表现机会,虽然他的官已经升迁到中监军、征西将军。
根据《三国志·姜维传》记载,诸葛亮在写给蜀汉重臣蒋琬的信中提到:“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从诸葛亮心中内容来看,姜维此人心思缜密,又精通军事,综合能力比较强,是一个堪负重任的人。
那么姜维的能力真的如丞相所言的那样厉害吗?我们一起来看看他在丞相走后立下的战功。公元238年,大将军蒋琬驻军汉中,蒋琬任命姜维为司马一职,让他率兵在汉中西北一带作战,积功甚巨,可以说是在当时的蜀国,论威望除了蒋琬费祎就是他了。蒋琬费祎死后,他升任为大将军,已经掌握了蜀汉军务大权。
公元254年,姜维率军出陇西,狄道长李简闻风没做任何有效抵抗便下令全城投降,姜维继而进攻魏国另一郡县襄武,在这一战杀败魏将徐质并将其斩首。先后攻破河间、河关、临洮等地,拔其县民还蜀。
公元255年,姜维率领车骑将军夏侯霸出狄道,于洮西大破魏国雍州刺史王经,杀敌数万后,由于魏国援军到来,姜维便退军。
由此可见,姜维在军事方面是有真才实学的。经过几次的率军伐魏,取得了不错的战绩。只可恨的是,空有一身好本事的他,却不像诸葛亮那样遇到明主,乃至最后也未挽救蜀汉投降的结局。
公元262年,姜维最后一次率军北伐,被邓艾击败后,引兵回到汉中。此时朝廷里宦官黄皓弄权,想废掉姜维找人代替他的职位。感受到危机的姜维在上书后主请求诛杀黄皓被驳回之后,他便不敢回成都,在沓中种麦。然而即便是这样,他也没有做对不起国家的事情,在263年听闻钟会来到汉中准备兴兵伐蜀时,他立刻做出了军事部署,准备防患于未然。但后主受到宦官的蒙蔽,没有采纳他的意见。后魏军五路伐蜀,他便独自率领大军顽强抵抗魏军。在阳安关守将傅佥战死、蒋舒投降后,姜维摆脱邓艾,率军退保剑阁,与钟会形成了持久战,假如一直这样耗下去,等钟会他们粮尽就退兵了。
态势如果照此发展下去,那么姜维一定会成为此次蜀汉最大的功臣,挡住了魏军五路出兵想一举灭蜀的计划,然而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后面的发展出乎了姜维和其他蜀将的意料。
偏偏邓艾出奇兵,由阴平入蜀,抄小路直奔成都而去,在进军路上顺便破诸葛瞻于绵竹,等到成都城下的时候,邓艾军只剩两千兵马了,但是无能的刘禅竟然开城投降了,并敕令姜维投降。收到这份诏令后,姜维和士兵个个都拔起刀剑挥砍石头以此发泄心头的愤怒,可见,当时蜀军的愤怒。这也难怪,让姜维向自己的手下败将低头,这事搁谁都不一定有好的心情。
姜维投降钟会后,事情发展到这里,他也应该心如死灰了吧。无能的后主不听他的进言,终导致亡国的局面,虽说蜀汉负了他,但是“心存汉室”的他并没有因此放弃,还搞了一件大事情。他知道钟会有谋反之心,之后煽动钟会杀了邓艾谋反,如果成功可进攻洛阳、一统天下,假如失败了,大不了可以退回蜀地,割据益州与司马昭分庭抗礼。其实姜维的真实原因就是利用钟会的弱点,想一举恢复蜀汉。
可惜上天这次没有眷顾姜维,就在所有事情都在他预料的那样发展的时候,因魏军士兵发生了病变,钟会死于乱军之中,而策反钟会的姜维,则被魏军残害,尸体也遭解剖。可惜一代名将,一心为蜀汉鞠躬尽瘁,到最终却落得个惨死的结局,令人感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