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七宝英烈寻访录》正式出版发行。本书的编撰过程历时两年的筹备,大半年的实地寻访。七宝镇以登记在册烈士和典型事迹为基本遵循,以寻访拍摄和口述记录的方式记载传承,集中寻访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牺牲的英雄;援建友邦、抗洪抢险、见义勇为牺牲的烈士;还有一部分依然健在的英模代表,他们都是七宝镇开展英雄烈士褒扬纪念工作的宝贵财富。
7月31日起,“今日闵行”推出系列报道,让我们一起走进英雄的世界,感受他们的热血与激情。
秦愉庆:从志愿军战士到大学教授
简介:
秦愉庆,1935年出生于上海,1950年参加华东军区防空军校,1952年随高炮第523团入朝参战,1953年回国,1955年复员分配至大成搪瓷厂做统计员,同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政教系学习,1959年8月大学毕业分配至陕西西安矿业学院任教,后任政教系教授、主任,1974年1月入党,1997年退休,后分别被上海光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聘任。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等专著。1995年,专著《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获得陕西省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999年个人获上海交通大学成星育才奖,2012年被七宝镇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14年被上海市退(离)休高级专家协会经济法律专业委员会表彰为“老有所为先进个人”。
1935年,秦愉庆出生在一个洋务工人家庭,父亲家是赤贫,从小给人家放牛,长大后做长工。
1948年,秦愉庆从存德小学毕业,直上存德初中。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10月战火烧到鸭绿江边,毛主席号召“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2月,中央军委和国务院发出“为加速我国国防,建设强大国防军”,决定招收青年学生和青年工人参加各种军事干部学校。
上海全市的中学生沸腾起来了,纷纷报名参加军干校,秦愉庆也悄悄地报名华东军区防空军校,即第三防校。
一年的防校分预科和本科两个阶段,1—7月是预科阶段,主要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养成军人素质。政治学习,主要听部队首长的大会报告,然后小组或全班讨论交流体会、总结思想收获。
1951年8月,秦愉庆转入防校本科学习,专业是文化教育的文教队,为部队培养文化教员。本科三个月,在思想作风上要求树立为工农兵服务、与战士打成一片的意识,为此必须加强自己的思想改造,克服一些小资产阶级的思想意识。
三个月的本科学习生活紧张而飞快。当年12月,秦愉庆他们几十个学员排了一场“黄河大合唱”,参加毕业演出,也就是在“风在吼,马在叫”的战斗声中,秦愉庆下到高炮第523团一营,担任文化教员的工作。
高炮第523团是1950年由华东军区、西南军区三个独立山炮营为基础,在上海七宝古镇以苏联装备组建起来的一个城防高炮团。秦愉庆刚刚下连不久,部队就动员准备6月初赴朝参战。
1952年7月,523团接上级命令,参加“抗美援朝”轮战三个月。接到命令之时,全团断绝了与外界的通信联系。大家都很兴奋、很激动,经过了两三年时间的艰苦训练,终于可以参加实战了。7月底,经过精心准备的部队,乘上北去的列车,从上海北站出发,三天后到了安东市(现为丹东)。
8月初,部队入朝,乘卡车从安东出发。连队对学生兵非常照顾,还派专人保护他们的安全。
一天傍晚,四班班长对秦愉庆说:“小助教你进步了。”后来才知道,党支部根据秦愉庆入朝作战表现,审查批准他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能够在朝鲜前线火线入团,秦愉庆十分自豪!
进入十月,团党委总结入朝作战三四个月的经验,发现在战斗中出现不少好人好事和英雄作战典型,决定由团政治处成立一个由十几个文化教员组成的文艺工作小组,类似战士演出队,但规模稍小些,专门收集这方面的典型事例,编写小节目,下到各连演出,秦愉庆被点将。他们每到一个连队,指导员就为他们介绍情况,讲好人好事和战斗故事,他们就当场编成快板,用说唱等形式当晚就即兴演出,战士们十分欢迎。为了更好地鼓舞斗志,他们还引进了不少兄弟部队编演的好节目,如“一车高粱米换来一车美国兵”的山东快书等为连队官兵演出。
停战后,上级要求秦愉庆所在的高炮团尽快回防上海,加强华东空防力量。部队先从防区乘闷罐车到朝鲜北部的江界,再接着乘卡车过鸭绿江到吉林临江市,就这样不声不响地回到上海。
1953年,部队回国后在江苏太仓整编,到1955年5、6月间,最后一批复员同志也要离开部队了,秦愉庆还准备安下心来长期在部队干下去,但过了几天团里下通知要求他也跟着这批复员。就这样,秦愉庆离开了火热的军营,回到上海静安报到。
1955年,国家为了吸收社会青年读书深造,出台了一个“同等学历”报考大学的政策,这对秦愉庆这个没有上过高中而又非常想读书的复员兵来说是个绝好的机会。他从一个同岁的远房亲戚那里,借来一套中学的教科书,白天带着上班复习,晚上在亭子间门口,借着昏暗的楼梯灯光刻苦拼读了一个多月,最终幸运地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政教系,成为一名大学生。
1959年8月下旬,秦愉庆大学毕业到陕西省高教局报到,省里原计划把他分到西安交大,当时正赶上交大的采矿、地质两个系分出来成立了一所矿业学院,就安排他到矿院去报到。
秦愉庆去报到时,马列主义教研室还只有一块牌子,而他也是第一位科班出身的政治理论课教师。1960年,中央决定省管干部下基层劳动锻炼,矿院组织了二十多名青年教职工,下到陕北延川县永坪公社贺家河大队。秦愉庆又带了其中的六个人,再下到南王家沟小队,兼任生产队副队长。
下放之前,秦愉庆匆匆结婚成了家,妻子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毛艳娥,1957年从上海第一师范学院毕业,主动支援陕西建设,来到渭南市瑞泉中学任教。由于当时条件限制,婚礼十分简朴。
一年的农村锻炼归来,秦愉庆开始了作为大学教师的正式从教生涯。
1974年1月,秦愉庆的入党问题提上日程。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苏芝兰和教研室赵志高老师是他的入党介绍人。入党水到渠成,秦愉庆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实现了自己的多年愿望。
从1974年到1976年,秦愉庆先后带了地质72、地质74、地质75三届工农兵学员,在湖南嘉禾、江苏宜兴、江西婺源与当地地质队一起普查找矿,每期都是三四个月时间,实际是一个学期的野外实习。秦愉庆不仅与学生一样每天跑野外,学习扒探槽,定点试着分层……学习搞些野外业务工作,还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保证几十个老师学生的身心健康。
1985年后,秦愉庆、吕宏太、王志英几个教学骨干从老同志手里接掌了马列主义教研室的领导工作,改为社会科学部。
1990年中苏关系正常了,中国在新疆打开了阿拉山口,火车可以和苏联接轨,成为贯通欧亚的大陆桥。秦愉庆意识到当时不仅要向东开放,西部也需要大开发了。趁着1990年到乌鲁木齐高校招生之际,他专程去了北疆的博乐市,通过州经委主任马海贵校友,商定为他们培养一届专修俄语的边境贸易班。而后又在伊犁州招了一个班,为新疆边境培养了几十名有一定俄语基础的边贸人员。
1997年学期末,秦愉庆为全院大二年级学《马列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生讲了三节课的考前总复习课,向站了四十年的矿院讲台告别。社科部专门为他这个老主任开会欢送告别。
四十年风风雨雨,这位老园丁结束了作为大学教授的职业生涯。
1998年寒假,秦愉庆全家登上列车,道别西安,回到了生养他的故乡——上海。列车缓缓东行,秦愉庆思绪万千。四十年前,北师大把秦愉庆这颗种子撒向黄土高坡,扎根西北煤炭事业,整整在西安矿业学院执教四十多年。在这里结婚成家,教书育人,入党进步,在这里慢慢看懂了中国国情,逐渐领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刚刚来时,迎接他的只是一块“马列主义教研组”的牌子,转身离开时却留下了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点”。秦愉庆从一个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战士,成长为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教授学者,于家于业有成,于国于校有功,是时候安享退休生活了。
不过,热爱生活的秦愉庆根本停不下来。回到上海不久,光启学院的领导就找上门来,希望秦愉庆这样有经验有水平的老教授能去给学生上课。秦愉庆先是去教了一个学期德育课,1998学年开始又分别给三个班的学生讲《政治经济学》。一学期下来,秦愉庆教的班级学生考试通过率达到90%以上,远超其他两个班,一下子就站稳了讲台。
2004年,秦愉庆又受聘于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秦愉庆到分校第一学期负责通识课的教学管理,他下到各专业听课、调研,拿出分校第一份110门通识选修课的简释和目录清单。第二学期,学校又聘他担任教学督导。
“抗美援朝一老兵,讲台耕耘五十春,莘莘学子多又多,伏枥老骥仍奋蹄。”这是秦愉庆自己写下的人生写照,从珠海回到上海后,秦愉庆又彻底融入社区。
七宝镇的万兆家园居民很多是支内退休职工,大家文化水平人文修养较高,人生阅历丰富,关心国家大事,有许多共同语言,早在2004年就自发组织起了一个学习互动组,秦愉庆一回来就应邀加入,先后为大家讲授“60年后再看朝鲜战争”“南海风云”等热点专题,受到大家欢迎。
后来,经存德初中一起读书的发小杨鲁邦介绍,秦愉庆加入了上海市离退休高级专家协会、上海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以一名老战士、老教授的认知,积极宣讲中共党史,宣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的实践、新的探索,发挥着一名老知识分子的光和热。
最近的一次寻访,我们走进秦愉庆位于七宝的家中,老人因为长期伏案阅读文献和备课著述,用眼过度导致双目几乎失明,但回忆起在朝鲜时的战争岁月,讲述着三尺讲台上教书育人,探讨起在社区办讲座搞宣讲,依然是热情洋溢,依然是声音高亢。
他说他这辈子当过兵、参过战、上过大学、下过乡,当过大学教授、出过书、培养了弟子成千上万,最开心的几件事都非常圆满,唯一的遗憾就是现在眼睛看不见了,不能继续写作和讲课了。其实,在我们看来,也许就是老天看到老人一辈子忙忙碌碌,一刻不停地在牺牲奉献,不得不用这样的一种方式让老人能稍微停下来,好好地休息,安享宁静的晚年生活吧!
寻访记录者:胡建华
图文:摘选自《七宝英烈寻访录》(有删减)
转录编辑:施嘉璐(实习)
初审:赵若楠
复审:林心怡
终审:王婷婷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