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10年升8级、官居一品的李卫,结局如何
迪丽瓦拉
2024-06-28 11:07:04
0

原标题: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10年升8级、官居一品的李卫,结局如何

导读:在《雍正王朝》的演绎中,流浪乞丐出身,最后却官居正一品、横行朝野的两江总督李卫,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这毕竟是影视作品出于剧情需要、人物设定的艺术加工,有着诸多不符历史事实的篡改。

历史上的李卫,乃系“雍正帝三大宠臣”之一,不但不是流浪乞丐出身,乃系江苏地区家境颇为殷实的所在,并通过“捐资”的方式步入仕途。这个捐官出身的“非正途”官员,似乎天生就是当官的材料,从康熙五十六年至雍正四年,短短的十年时间,李卫就完成了普通官员一辈子也难以到达的高度,连升八级,而且都是显要官职,官至从一品。

乾隆皇帝登基以后,不但对雍正在位期间的诸多改革措施予以废黜,而且对其倍加信任和倚重的朝臣也纷纷予以贬黜、打压。

那么,步入乾隆朝以后,李卫又是何种下场呢?

《清史稿·列传八十一》记载:

李卫,字又玠,江南铜山人。入赀为员外郎,补兵部。

出生于康熙二十七年的李卫,在康熙五十六年,30岁的时候,花钱买了一个兵部员外郎的官职,品秩为从五品,基本相当于现在的部委内副司级干部。

由此看来,清朝时期的官制体系还真有点胡闹,花些钱就能买到一个副司级的高官,而且是在兵部如此显要的部门。

为什么说李卫天生就是当官的材料呢?

我们来看看李卫在雍正五年之前的官职履历:

康熙五十六年,李卫“捐资”成为兵部员外郎,从五品;

康熙五十八年,升任户部郎中,正五品;相当于现在的正司级干部,逐步拥有了实权;

雍正元年,任云南盐驿道,专管盐政,正四品,相当于一省盐业局的一把手;

雍正二年,升任布政使仍兼管盐务职务,从二品,主管一省民政、财政,相当于现在省长,只不过职权较小些;

雍正三年,升任浙江巡抚,从二品,相当于现在的省委书记,一省的一把手;

雍正四年,浙江巡抚兼任两浙盐政使,掌管浙江行政事务的同时,监管江苏、浙江盐政;

雍正五年,升任浙江总督、管巡抚事,成为拥有地方绿营管理权限的浙江省一把手,品秩从一品。

在十年中,李卫不但连连升迁,连续完成了八级跳跃式晋升的同时,所任官职都是油水很足的绝对实权官职。

雍正七年,政绩斐然的李卫被加封为兵部尚书,相当于现在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的军委副主席兼国防部长,成为中央的实权派官员。不久,又加上了一个太子少傅的名誉官职。品秩,从一品。

雍正十年,成为刑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公安、司法、检察、法院四个险要部门的一把手。尔后又成为了清朝“九大总督”之首的直隶总督,在雍正皇帝的绝对信任和倚重下,如日中天,一时无两。

雍正十三年,为大清王朝殚精竭虑、死而后已的雍正皇帝驾崩,其身后皇位由皇四子爱新觉罗·弘历继承,是为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继位以后,在努力缓解雍正朝时期紧张的朝局环境、修正雍正皇帝所推行新政弊政的同时,对于雍正朝的老臣们并没有给予足够的信任和倚重态度。

被康熙皇帝、雍正皇帝两代帝王身为仰赖和器重的老臣张廷玉,就差点落得一个晚节不保的下场;

“雍正帝三大宠臣”之一的田文镜,一生勤俭所立下的功绩,也几乎被乾隆皇帝推翻殆尽。

但是,李卫却是一个例外!

有三个具体事例,能够说明乾隆皇帝对李卫的态度:

1、乾隆二年,嘉奖李卫“执法秉公”,赐四团龙补服;

2、李卫病疾发作,乾隆帝派遣御医到府诊治;

3、乾隆三年,李卫病逝,乾隆帝命按总督例赐予祭葬,谥敏达。

其中,乾隆皇帝亲赐的谥号“敏达”,完美的解释了李卫的一生,虽大字不识几个,但这人情达练的工夫却已练得登峰造极了,不但历时三朝不倒,更得到了三代皇帝的重用,立下了奇功无数。

《清史稿·列传八十一》记载了乾隆皇帝对于李卫的评价:

李卫才猷干练,实心办事,宣力封疆,无少瞻顾,畿辅重地,正资料理。

一代汉臣,得此嘉许,夫复何求!

参考文献:《清史稿·列传八十一》、《清实录·世宗实录》、《清实录·高宗实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姜... 姜子牙封神之前,天上到底有没有天庭?如果有,那它是什么样子的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跟大家解...
原创 盘... 1924年6月,黄埔军校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推动下,得到了苏联的大力支持,由孙中山亲自创办。这所军校的...
原创 历... 人们常说,成王败寇,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然而,有些人物尽管最终失败,他们依然会永远留名于历史,依然...
原创 朱... 古代中国社会的性别角色分工深刻影响了女性的地位和行动自由,女性通常难以参与社会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在政...
原创 曹... 在古代的典籍中,明朝的思想家李贽(李卓吾)写过一副极为著名的对联:“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
原创 凤...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这句古代的谚语,用来形容诸葛亮和庞统的才能,的确再合适不过。遗憾的是,刘...
原创 孙...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彻底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给民众带来了民主与共和的思想。这场革命的影响...
原创 广... 广东抗日港九大队于1942年2月正式成立。队伍成员包括来自香港和九江的工人、农民以及热血的年轻知识分...
原创 两... 1949年,为了顺利解放上海,我军决定策反蒋军上海防线的关键人物——汤恩伯,以瓦解敌人的防御力量。当...
原创 诸... 谜团重重的诸葛亮墓,终于被专家揭开了真相 在临终前,诸葛亮似乎已经预见到自己死后将会引发一场关于墓地...
故宫博物院发讣告:耿宝昌逝世 今天(11月10日),故宫博物院发布讣告: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著名古陶瓷研究专家、国家文物鉴定...
原创 国... 杜聿明:国军的隐形大将与命运的错失 在众多国军将领中,有一位人物在许多人眼里并不起眼,但他凭借自...
原创 北... 南北朝时期,战乱不断,英雄辈出。在北周的皇室中,有一位杰出的将领,素有“智勇冠世,攻战如神”的美誉,...
原创 清... 清朝的御前侍卫身上佩刀,这让人不禁疑惑,皇帝难道不会担心他们会刺杀自己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
考古调查与尕日塘刻石的发现 |... 作 者| 孙闻博,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 原 载|《文史哲》2025年第5期,封二 原 题| 考古调...
原创 为... 在周朝时期,晋国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大国。在西周中期,晋的影响力就不弱了,到了春秋时代,晋更是长期作为中...
以诗为笔,写尽秦汉四百年风云—... 当历史的厚重遇见诗歌的凝练,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张元坤《古今华夏人物诗史》第四卷给出了精彩答案。这部...
原创 英... 所谓道德与公理,只有在实力相等时才能进行讨论。无论是个人之间的竞争,还是国家之间的博弈,强大的实力才...
原创 四... 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的国亡,伴随着它们的文明一同消失。这是梁启超先生的见解。在他提出四大文明古国...
原创 大... 历史常常给人带来深深的无奈感。许多人提到“大清盛世”时,不禁让人思考:什么才算得上是一个真正的盛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