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澶渊之盟》的签订,与北宋灭亡有无必然的联系?
迪丽瓦拉
2025-07-01 19:32:49
0

公元1005年,北宋与辽国签订议和盟约,以每年三十万两白银为条件,换取两国间的和平稳定,因签约地点在澶州,此地也被称为澶渊郡,故此次盟约为《澶渊之盟》。

然而在公元1127年,北宋首都却被金国一举攻下,两位皇帝都成了俘虏,造成了中原王朝历史上最大的屈辱,靖康之耻。经济发达,文化繁茂的北宋就在这一夜之间崩坏落魄,实在让人唏嘘。

史学界针对北宋灭亡的原因提出了很多可能性,有人说北宋的灭亡是因为宋徽宗与蔡京,还有的人说北宋的灭完是因为《澶渊之盟》的签订。那么北宋灭亡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与《澶渊之盟》到底有没有直接的联系呢?

一、燕云十六州

自唐朝安禄山那边起兵叛乱之后,燕云十六州就成为了藩镇的独立地盘,脱离了中央政权的掌控。就算唐宪宗后来削藩打压也未能重新掌握该地区的政权。

唐朝灭亡之后,燕云十六州中的幽州曾被收复,但在后晋建立之后,为了与辽国维持和平,又将该地划分给了辽国。此后,这个重要地区一直掌握在辽国、金国等边境游牧民族的手中。

燕云十六州对于中原王朝非常重要,是中原的重要农业保护区,也是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重要屏障,其坚固的城池与周边巍峨险峻的山脉河流构成了一条重要的战略防线,也是长城防线的重要依托。若是失去了燕云十六州,长城防线的作用也会被大大的削弱。

而且辽国也不是一个单纯的游牧民族,而是一个拥有中央集权政治体系的国家,兼顾农业与游牧两种经济体系,比匈奴、突厥等单纯的游牧民族对宋朝的威胁更大。一旦他们掌握燕云十六州,就可以直接威胁到宋朝的北方地区,十分危险。

燕云十六州对宋朝的重要性,建立宋朝的赵匡胤也明白,所以从未停止过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军事行动。但赵光义北伐指挥的失误,直接导致收复行动全面失败。

到了宋真宗时期,已经不愿意与强大的辽军针锋相对了,于是双方签订了《澶渊之盟》,宣布停战。《澶渊之盟》的签订对宋朝确实是有积极意义的,让宋辽可以开放贸易,促进民族融合与经济发展。

但《澶渊之盟》的签订,也让燕云十六州的收复化为了泡影。因为盟约中划分的界限,相当于直接认可了辽国对于燕云十六州的合法占有权,让宋朝再也无法以武力收回此地,否则就是破坏盟约。燕云十六州的彻底丢失,直接为后来金国大举入侵宋朝国都埋下了隐患。

二、军队建设

在军事方面,《澶渊之盟》确实带来了一部分的消极作用,因为宋朝皇帝以“天下和平”为由,对军队建设多有懈怠,导致宋朝在与西夏的对战中连连战败。

不过皇帝中还是有一些贤明之辈的,比如说宋神宗。他登基之后对宋朝积贫积弱的现状十分痛心,任命王安石等官员大胆改革变法,改变宋朝如今的惨状。

得令之后,王安石等官员开始进了全方位的改革,从政治、经济、军事等多方面出发,让宋朝经历了一个全新的改变。尤其是军事方面,新出台的《裁兵法》、《将兵法》等政令让军队焕发了新的生机,一改往日的落后颓废之象。

改革后的军队战斗力也有了显著的加强,在对战西夏的战役中,逐渐占据上风,甚至取得了洪德城战役和平下城之战两次重大胜利,还收复了丢失已久的青塘地区。

从这次的改革就可以看出,宋朝聪明的君王还是在意军队的发展的,《澶渊之盟》并没有对军队发展造成什么巨大的影响。

三、宋徽宗

王安石与宋神宗的变法让宋朝的军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复,甚至渐渐有了蓬勃发展之势。然而等到宋徽宗继位之后,宋朝的发展又开始走上了下坡路。

在经济上,宋徽宗骄奢意淫,大量购买花石纲以及奢侈品,不仅造成了国库空虚,甚至引起了民间的民愤,导致国内多次爆发农民起义。宋军这边好不容易因为变法恢复了一些,几次镇压全都消耗了进去。

除了经济,宋徽宗在政治上也是各种胡乱指挥,他不顾国内严重的阶级对立矛盾,反而与金朝签订“海上盟约”,撕毁了让宋辽和平百年的《澶渊之盟》,向燕云十六州发起进攻。

然而他根本就没有指挥能力,导致宋军大败,金军趁机挥师南下,入侵中原。本来宋朝当时还是能有抵御之力的,但宋徽宗却压制主战派,主张求和,任命各种奸臣作为心腹,最终让金军趁势而入,如入无人之境一般拿下了北宋都城。

金军不仅占领了王都,还将他这个皇帝与一众皇亲国戚活捉,留下了靖康之耻这一丑名,北宋彻底灭亡。赵匡胤这个开国皇帝如果得知宋徽宗的所做作为,估计都能气得从棺材里面活过来。

综上所述,《澶渊之盟》的签订对北宋的灭亡并没有直接的影响,甚至还带来了一些积极正面的作用。如果不是宋徽宗亲自撕毁了《澶渊之盟》,可能宋朝也不会迅速被金国攻陷,起码可以继续维持与辽国的和平,杜绝金兵直接南下的可能性。

结语

其实当时的局面没有那么的无法挽救,宋徽宗想要收复燕云十六州也是可以实现的,只要他能够稳定国内,解决阶级矛盾,就能集结所有力量收复燕云十六州。到时将燕云十六州的优秀将领收为己用,必能大大的提升战力,也是可以与金军一战的。

再退一步讲,就算宋军收复燕云十六州失败,引来了金军的南下入侵,宋徽宗也可以启用主战派,君臣誓死守卫国度,说不定也能换来一线生机,北宋也可能不会灭亡。

而且《澶渊之盟》留下的隐患,其实在客观上也是可以规避的,宋朝先祖留下的“水长城”如果利用得当的话,完全可以抵挡游牧民族的南下入侵。可惜这个防御工程因为宋徽宗荒废了。可以说,宋朝的灭亡是宋徽宗的腐朽导致一手造成的,与《澶渊之盟》关系不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蒋介石工资多少钱?发了工资也交... 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颁布《文官官等官俸表》,这是国民政府对各级公务员每月工资标准的系统规定。 公...
古代乾隆年制犀牛角杯 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作为中国传统酒具中最为珍贵的一种,犀角杯曾在历史上风光无限。犀角杯材料珍贵,雕...
原创 1... 自“四人帮”被一举粉碎后,中央随即进行了拨乱反正、平反冤案。很快,大批的老干部得到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徐渭之后,他把大写意花鸟推向一... 李鱓(shàn)1686-1756年,字宗杨,号复堂,别号懊道人、藤薛大夫、中洋氏、木头老李等。扬州...
原创 比... 我国历史上,每个时期都会出现几个比较厉害的人物,这些人物可以辅佐每一个他们认可的人去创立一番自己的天...
讲好孔子故事:16-18篇 16:求教郯子 郯国国君郯子来到鲁国访问,谈及他的祖先少昊氏立国之初,是怎样以鸟类的名字为官职命名的...
原创 美...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美国历史上有多少个总统遭遇过刺杀...
原创 细... 不少人对于第一次鸦片战争有些疑惑,为何坐拥八十万军队的大清败于人数不足两万的英国远征军?是双方兵力被...
原创 看... 有句古话说的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形容阴谋家的野心非常明显,已为人所共知。 司马昭是三国时魏...
原创 梁... 1947年8月的一天,刚吃过早饭的16师师长梁兴初向东北四野罗荣桓的办公室走来,罗荣桓正等在那里。 ...
文化中国行丨一本书一条船一首诗... 1921年8月初,在南湖的一条普通游船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从此,中国共产党引领...
京商独家发行《天罚——二战全纪... 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具破坏性和影响力的战争之一,其深远影响至今仍在全球范围内回荡。然而,...
博物院丨黄夫人甗形盉:春秋黄国... 甗是先秦时期的蒸煮用具,功能类似于现在的蒸锅;盉则是青铜时代用来调合酒水的器皿,器型像壶,往往为圆口...
原创 一... 一部纪录片《中国市长》以耿彦波为原型,记录了人民的迷茫困惑、城市的涅槃腾飞以及一位市长的作为和担当。...
原创 三... 关羽想必就不用过多介绍了,他的丰功伟绩大家也应该早就烂熟于心了。作为三国时期的名将之一,只要一提起关...
2.8万年前甲骨文成功释读,比... 2.8万年前甲骨文成功释读,比楔形文字早两万三千年! 1. 浙江上山文化是地球上最早的成熟文明,创造...
三国乱世里,孙权在东吴称帝,因... 东汉末年,朝局动乱,百姓生活困顿不堪,各地割据势力纷纷起义,最终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之势。三国之中,...
原创 清... 常言道:亲贤臣,远小人,此国家所以兴隆也。 江山社稷要想兴旺繁盛,明君与忠贤能臣缺一不可。 而纵观古...
文化中国行·红色文物|军民情深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90年前,中央红军主力从江西于都集结出发,踏上万里长征路。一路上,红...
系统呈现中共中央在沪12年光荣... 展览让观众在了解党史知识的同时体悟革命精神熠熠生辉、红色血脉赓续不绝。 上海,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