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家吾国》出版,记录“无双国士”滚烫的人生
迪丽瓦拉
2025-07-01 21:32:14
0

2021年9月,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的纪实采访节目《吾家吾国》播出。节目记录的是一群90后、00后的故事。只不过,这些数字指代的不是出生年代,而是他们的年龄。这群老人,出生于中国近代历史上最为动荡的年月,他们将美好的青春和滚烫的人生都献给了为国为民的壮丽事业。这档节目第一季获得2022年全国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至今已经采访了50多位我国各个领域元老级嘉宾。

2024年6月,《吾家吾国》的同名图书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作者王宁选取了10位在不同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老人,以其独特的视角,从人物小传、采访对话、采访手记三部分对他们的成长经历、专业贡献和生活智慧进行记录,展现了一个个鲜活而深刻的人生故事。

人生有一万种可能,你想如何度过此生?《吾家吾国》中的“国之大家”们给出了他们的答案——不负家国,不负此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航天技术专家王永志生于辽宁省昌图县一个农村家庭,家中有七个孩子,他排行第四。在战乱和贫困中,王永志坚持学习,成绩优异,他原本想成为农学家,但受抗美援朝战争的影响,决心投身国防建设,学习飞机设计,后来成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任总设计师,提出了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

随着航天工程的日益复杂和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对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针对这一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导弹控制技术和航天工程管理专家栾恩杰提出了“三个保证”方针,旨在从根本上提升航天工程的质量和可靠性。从1990年到2004年,栾恩杰在中国航天领域扮演了重要角色。他担任了多个关键职务,包括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和中国探月工程总指挥。他带领团队克服了技术难题、资金短缺等困难,最终成功推动了嫦娥工程的立项和实施。2004年,嫦娥一号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探月工程的起步。

“七一勋章”获得者,两院院士,陀螺、惯性导航及自动控制专家陆元九出国学习选择专业的时候,他的想法是:要学就学最新的,学国内没有的。”在学成要归国美国人一再阻挠的情况下,一生坚持说实话的陆元九坦诚地说了三句话:“我是中国人,得回去给中国人做点儿事情;近20年没回家,应该回家看看父母;孩子逐渐长大,希望他们将来别像我那样受歧视。”

2021年,陆元九院士已是 101 岁高龄。一个百岁老人生活依然十分自律,每天坚持运动,生活上自己能干的事儿绝不假手他人。王宁请陆老给年轻人写一句话,较真儿的陆老写的还是一句较真儿的话:“你懂就懂,不懂,不能装懂,老老实实做人。”

书中不仅有对这些老人专业成就的记录,更有着对他们生活态度的深刻描绘。

郑小瑛,中国第一位交响乐女指挥家,她希望让更多人“听懂音乐”,1997年,她从体制内离休,离休后在厦门组建了“爱乐女”室内乐团,6年241场演出,这些音乐家在人人都想着赚钱、没钱不干的时候,不计报酬地把优秀的中外室内音乐作品带到学校演出。现在郑小瑛已经90多岁,她的梦想是在鼓浪屿的海滩上建一个露天的歌剧场,让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并欣赏到歌剧的魅力。

作为“敦煌保护神”常书鸿的女儿,常沙娜在敦煌成长,在敦煌学画,用敦煌元素做设计,一辈子为传承与发展敦煌文化而努力。2021 年,常沙娜 90 岁。她设立了“常沙娜设计奖”,只为鼓励更多年轻人聚在一起,传承敦煌的美。

做事情,他们奋力拼搏、一丝不苟;做人,他们极度真诚,既有对现实的期望,也有对现实的不满,在理想和现实之间保持住了某种恰到好处的张力。他们始终以自己的独立思考和智慧造福于大家和小家,无时无刻不体现着知识分子的文化内涵。哪怕已至高龄,依然在以十分质朴的方式,带着少年般的追寻与热情,坚持工作、学习,培育晚辈,奉献余热。王宁在书中写道:“在历史的长河里,他们留下了举足轻重的印迹。可是,当他们成为步入耄耋之年的老人,早已远离聚光灯,站在我们的视线之外时,那些有关他们的故事,又该如何讲述?我们能不能早一点儿找到他们,早一点儿记住他们?”

记录并致敬,成为《吾家吾国》的追寻。《吾家吾国》不仅是一本人生答案之书,它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是对时代榜样的记录,是对真理和事实的追随。它与时间赛跑,书写了走在人生边上的“宝藏老人”的精彩一生。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祖薇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蒋介石工资多少钱?发了工资也交... 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颁布《文官官等官俸表》,这是国民政府对各级公务员每月工资标准的系统规定。 公...
古代乾隆年制犀牛角杯 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作为中国传统酒具中最为珍贵的一种,犀角杯曾在历史上风光无限。犀角杯材料珍贵,雕...
原创 1... 自“四人帮”被一举粉碎后,中央随即进行了拨乱反正、平反冤案。很快,大批的老干部得到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徐渭之后,他把大写意花鸟推向一... 李鱓(shàn)1686-1756年,字宗杨,号复堂,别号懊道人、藤薛大夫、中洋氏、木头老李等。扬州...
原创 比... 我国历史上,每个时期都会出现几个比较厉害的人物,这些人物可以辅佐每一个他们认可的人去创立一番自己的天...
讲好孔子故事:16-18篇 16:求教郯子 郯国国君郯子来到鲁国访问,谈及他的祖先少昊氏立国之初,是怎样以鸟类的名字为官职命名的...
原创 美...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美国历史上有多少个总统遭遇过刺杀...
原创 细... 不少人对于第一次鸦片战争有些疑惑,为何坐拥八十万军队的大清败于人数不足两万的英国远征军?是双方兵力被...
原创 看... 有句古话说的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形容阴谋家的野心非常明显,已为人所共知。 司马昭是三国时魏...
原创 梁... 1947年8月的一天,刚吃过早饭的16师师长梁兴初向东北四野罗荣桓的办公室走来,罗荣桓正等在那里。 ...
文化中国行丨一本书一条船一首诗... 1921年8月初,在南湖的一条普通游船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从此,中国共产党引领...
京商独家发行《天罚——二战全纪... 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具破坏性和影响力的战争之一,其深远影响至今仍在全球范围内回荡。然而,...
博物院丨黄夫人甗形盉:春秋黄国... 甗是先秦时期的蒸煮用具,功能类似于现在的蒸锅;盉则是青铜时代用来调合酒水的器皿,器型像壶,往往为圆口...
原创 一... 一部纪录片《中国市长》以耿彦波为原型,记录了人民的迷茫困惑、城市的涅槃腾飞以及一位市长的作为和担当。...
原创 三... 关羽想必就不用过多介绍了,他的丰功伟绩大家也应该早就烂熟于心了。作为三国时期的名将之一,只要一提起关...
2.8万年前甲骨文成功释读,比... 2.8万年前甲骨文成功释读,比楔形文字早两万三千年! 1. 浙江上山文化是地球上最早的成熟文明,创造...
三国乱世里,孙权在东吴称帝,因... 东汉末年,朝局动乱,百姓生活困顿不堪,各地割据势力纷纷起义,最终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之势。三国之中,...
原创 清... 常言道:亲贤臣,远小人,此国家所以兴隆也。 江山社稷要想兴旺繁盛,明君与忠贤能臣缺一不可。 而纵观古...
文化中国行·红色文物|军民情深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90年前,中央红军主力从江西于都集结出发,踏上万里长征路。一路上,红...
系统呈现中共中央在沪12年光荣... 展览让观众在了解党史知识的同时体悟革命精神熠熠生辉、红色血脉赓续不绝。 上海,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