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为报靖康之耻手段有多狠?拼着灭国,将百万金人拖到只剩10万
迪丽瓦拉
2024-06-28 16:36:44
0

原标题:南宋为报靖康之耻手段有多狠?拼着灭国,将百万金人拖到只剩10万

前言

南宋为了报靖康之耻可谓是用尽了各种手段,其中不乏令人瞠目结舌的举动。历史上,他们以拼尽全力的决心,竭力将数以百万计的金人敌军拖延至只剩下区区十万,这一壮举不仅令人惊叹于其勇气,更让人深思于其背后的策略与决策。

南宋究竟是如何在绝境中挣扎求存,以至于不惜牺牲一切、拼尽全力?让我们一同探寻南宋王朝那段曲折离奇的历史,看看他们是如何在屈辱中积蓄力量,最终实现报仇雪耻的梦想?

一、靖康耻辱

1127年的一个寒冬,北宋王朝陷入了空前绝后的危机。强大的金国大军压境而来,直扑都城开封。面对敌军的铁蹄铮铮,赵桓帝仓皇出逃,开封不战而陷落。

金军如探囊取物,很快占领了开封、汴京等重镇,更将赵桓帝和他的父亲徽宗赵佶生擒活捉,软禁在金国的尖山城。在尖山城的囚牢中,两位宋朝皇帝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屈辱和折磨。

金人强迫赵佶亲笔签署了《出帝诏》,将皇位禅让给金太宗的儿子完颜济,自己则被贬为"宋国公"。赵桓帝的遭遇更加悲惨,他被押解到漠北,在那片凄风冽冽的荒原上,承受着严寒和饥饿的折磨。

金人对两位皇帝的羞辱远不止于此。他们甚至强迫赵佶和赵桓帝在皇宫大殿上表演杂技,以取乐自己。这一幕幕屈辱的景象,如同一记重重的耳光,狠狠地扇在了每一个宋人的脸上。"靖康之耻"这四个字,就这样深深地刻进了宋人的心坎里。

二、南渡避难 痛定思痾

北宋亡国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南方。当时正在临安的宋人皇亲国戚和百姓们无不悲痛欲绝、愤慨填膺。他们痛心中原被金人占据,嘲讽金人的残忍无理。一些忠臣义士更是自发组织起义军,誓要北上驱逐金人,为国家和两位皇上报仇雪耻。

在这股浓烈的报复情绪的推动下,南宋政权很快在临安建立起来。然而,刚建国的南宋国力孱弱,根本无力与强大的金国一较高下。他们只能暂时忍气吞声,耐心积蓄实力,等待时机一雪前耻。连年的御敌之战使得南宋的财力空虚、军力疲弊,要想北伐收复中原,必须先从发展经济、壮大军队做起。

于是,南宋朝廷内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一些理想主义者如岳飞等人,主张立即发兵北上,痛打落水狗;另一些现实主义者则认为,目前实力尚且不足,应先稳固南方,发展经济,以长期抗衡金国。两种观点在朝野之间争论不休,你来我往,使得南宋的北伐之路一直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三、蒙古崛起 南宋蓄势待发

就在南宋暗自积蓄实力之时,草原上却悄然崛起了一支新兴的力量——蒙古。1206年,铁木真统一了整个蒙古高原,建立了一个强大的部落联盟。很快,蒙古人就开始了对外扩张的征伐,其威风八面吹灭金国。

蒙古的崛起让南宋朝廷高度重视,他们意识到这个新兴力量将来或许会对南宋构成巨大的威胁。一开始,南宋采取的策略是联合契丹与蒙古,共同对付金国。但由于蒙古尚未完全统一,加之语言不通、蒙古使者态度傲慢,双方的谈判进展一直不顺利。

面对日益壮大的蒙古,南宋加强了边防,积极备战。他们派出使者前往蒙古营地考察,使者们看到蒙古军队骑射有素、兵刃坚锐,不禁心生畏惧。他们认为,这支善战的游牧民族将来必将成为南宋的心腹大患。

四、马镫山之战 金军元气大伤

就在南宋防范蒙古、暗自积蓄实力之时,金国却遭遇了一记重创。1232年冬,金将完颜合达率领20万金军在三峰山与蒙古军遭遇。尽管金军人多势众,但蒙古军战斗力超强,以少胜多,大败金军。这一战役给金国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他们损失了15万军队,可谓元气大伤。

战败后的金军残部约10万人,在武仙的率领下,退守到陕西一带,准备与金哀宗会合,一同逃往四川避难。三峰山之战是金蒙争霸的重要转折点,此战之前,金国还有反败为胜的希望,但经此一役,金国已几乎丧失了对抗蒙古的实力。

金军大败的消息很快传到南宋朝廷,宋廷大喜,认为夺回中原的大好时机已经来临。他们立即派出名将孟珙率军前去截击金军残部。在马镫山一带,孟珙的队伍突然杀出,直接撕开了金军的防线。士气已经低落的金军接连溃败,南宋一举击毙和俘获了7万金军。

马镫山之战,南宋大获全胜。这不仅重创了金国残余的势力,也极大地鼓舞了南宋军民的士气。他们看到,金国已经是强弩之末,风烛残年,而兵强马壮的南宋终于有机会一雪前耻、收复中原了。

五、联蒙灭金 梦想成真

经过马镫山之战的洗礼,南宋朝廷对于联合蒙古灭金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然而,出于对蒙古的戒备,南宋对蒙古的联军请求一直置之不理。朝野之间也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声音:一些人主张趁机与蒙古联手,一举歼灭金国;另一些人则担心,蒙古狡猾多端,联手后难免会让蒙古坐大。

直到1233年,在孟珙的大力主张下,南宋终于答应了与蒙古联军灭金。孟珙认为,黄河以南已无遗金之气,正是与蒙古联手的大好时机。他的观点得到了宋廷的认可,南宋这才批准了与蒙古的合作。

1233年冬,孟珙和蒙古军会师于蔡州城下,共同围攻金哀宗。蔡州之战很快以金军失败告终,金哀宗在城破之夜自缢身亡。就这样,100年的金朝随之灭亡,作为其衣钵传人的完颜承麟也被杀。

金国的灭亡,让南宋民众欢欣鼓舞。他们将金哀宗的遗体运到临安,进行了隆重的报仇仪式。南宋朝廷还特意将俘虏的金国官员,进行了献俘礼的惩戒仪式。

这个仪式充满了南宋人的仇恨与复仇快感。看着曾经高高在上的金国皇帝和官员沦为阶下囚,南宋百姓仿佛看到那历史羞辱终于得到了清算。"靖康之耻"得到了洗刷,南宋也实现了心中的大仇。

六、命运轮回 南宋覆灭

然而,联蒙灭金仅仅给南宋带来了暂时的喜悦与安稳。灭金后的蒙古势力强大,很快就对南宋产生了觊觎之心。最终,南宋还是逃不过被强敌灭亡的命运。

我们可以看出,南宋与蒙古联手仅仅是出于对金国的仇恨,而非真正信任蒙古。早在蒙古崛起之初,南宋就看出这是个不可小觑的敌人。然而为了报仇,南宋不得不选择暂时合作。

南宋联蒙的局面,让许多明智的宋官预见了危险。他们警告皇帝,蒙古立场捉摸不定,合作后很可能仅会坐大蒙古的野心。但一心想报仇的宋廷并没有将他们的忠告看在眼里。

果然,灭金后的蒙古转而觊觎南宋的江南富庶之地。双方很快爆发多次战争,南宋拼死抵抗,与蒙古军血战多年,都城杭州被围困达十余年之久。

1279年,强大的蒙古军最终还是攻陷了杭州,南宋末代皇帝赵昺无奈投降。面对命运的无情捉弄,赵昺曾感慨地说:"死生亦如是,命也。"就这样,南宋正式灭亡,宋朝的历史也彻底画上了句号。

结语

南宋与蒙古的关系,恰如北宋与金国当年的翻版。都想利用对方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却都低估了"合作伙伴"的实力与野心。这种互相猜忌与敌对的关系,注定无法长久。南宋想借蒙古之力报仇雪耻,但最终依然走向灭亡,其中命运的戏弄令人唏嘘。

他们的经历再次证明,一个国家的兴衰荣辱,并非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努力。短视的报复心理固然可以暂时解气,但要真正强盛,还需高瞻远瞩的智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霸...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一段最混乱,也最英雄辈出的时代。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留下无数传说,令人广为传颂...
原创 花... 本文参考历史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相关文献来源。 (汉灵帝 刘宏 形象) 东汉末年有个...
原创 大... 导读:李豫是唐朝第九位君王,他是唐肃宗李亨的大儿子,李豫即位后号唐代宗。为什么唐代宗李豫在位时一直不...
原创 大... 明朝统治了276年。从开国皇帝朱元璋到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共有16位皇帝。在16位皇帝中,哪三位活...
原创 范... 范蠡,作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和经济学家之一,他的生平事迹深刻体现了他在多个领域的...
原创 雍... 雍正帝登基的第一次朝廷百官及众位阿哥的参加的“雍正帝”就职演说,雍正帝的开场白是这样说的: 今日我们...
随着南进战略的确定,日本的作战... 日本御前会议决定发动太平洋战争后,大本营便着手制定对美、英、荷的战争指导计划,到1941年10月制定...
原创 大... 三国大神诸葛亮,本来过着闲云野鹤般的生活,虽有经天纬地之才,却一直与世无争。因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深...
原创 晚... 两千年来,中华人民作战技术的结晶不可小觑,例如《孙子兵法》中很多有智慧的作战方针直到如今都在沿用。而...
原创 一... 本文《一场影响了400年历史的大决战》的第二章,第一章请点击这里阅读: 一场影响了400年历史的大决...
原创 唐... 武则天作为中国古代唯一以女子身份登上九五之位的人,身后千年都饱受非议和争论,尤其有一点就是武则天曾是...
吴越文化博物馆建成开馆 10月11日,吴越文化博物馆在临安对公众开放。对吴越国王钱镠故乡的这座博物馆,众人期盼已久。 吴越千...
蒙古名将:那海率3万骑兵南征,... 1253年,旭烈兀率十几万大军西征,夺取呼罗珊、波斯、叙利亚、两河流域等广大地区,蒙古骑兵威震西域。...
三国杀:遇事不决多摸5?新一代... 大家好,这里是你们的老朋友手杀菌!在三国杀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个改数值的武将,改之前被称为谋系列包...
原创 朱... 朱元璋白手起家建立明朝,背后无疑有众多功臣的出谋划策与征战沙场。在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按功行赏,已经...
原创 岳... 精忠报国 的典故人人熟知,讲的是南宋抗金名将 岳飞 一心为国抗击外敌的事。 《宋史·岳飞传》: “初...
原创 萧... 很多熟悉历史的人都能够感受到身为帝王,因为权力很大的原因,基本上不允许有人能够越过他们的权利,所以对...
原创 清...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诗中将其所描绘的这位女性比作了仙子和神女。李白诗中所描绘的便是杨...
原创 清... 俗话说得好:“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豪杰看不清名和利丢了身家性命,凡是...
原创 清... 清代官窑瓷器是由当时最优秀的制瓷工匠精心制作的。这些工匠在技术上有着非常高的造诣,能够制作出造型别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