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大明王朝:为什么严嵩不能像吕芳一样全身而退?
迪丽瓦拉
2025-07-02 01:32:49
0

在吕芳对冯保的面授机宜和胡宗宪与谭纶的倾心交谈中,都出现了“为官三思”这句宦海名言。

从吕芳的全身而退到冯保的涅槃重生,这么多的鲜活实例告诉我们:这六个字绝对是在官场安身立命的真理名言。可以说,掌握了这六个字,就能够无往而不利。

吕芳能够全身而退,最为主要的原因有两点:第一,吕芳是内官,是“自己人”。几十年的主仆感情与忠心谋事,得到了嘉靖皇帝的认可。在严党倒台后,将吕芳发往南京守陵,本身就是嘉靖皇帝对其的一种变相保护;第二,吕芳早早地搭上了裕王这条暗线(这也是嘉靖默许的),保证了其日后不会被清流清算。

而严嵩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作为一个“外人”,他没有吕芳的先天优势,和嘉靖皇帝的感情不够深厚。他与嘉靖的关系更趋向于一种合作共赢的关系——嘉靖给严嵩足够的权力,严嵩完替嘉靖完成某些肮脏的事情。

正如在是否暂缓“改稻为桑”时,严世蕃所说的那样:“改稻为桑”做不成,不用人家倒他们,他们自己就先倒了(嘉靖那一关他们就过不去)。所以,

而更为主要的一点,是严嵩不能去烧裕王的“冷灶”!很明显,你一个当朝首辅去和帝国储君拉关系,任谁是大老板也饶不了你。这也正是

严嵩与吕芳,可以说是嘉靖皇帝的左膀右臂,他们谄媚君王而遏制言论,把持朝政又党同伐异,在得到嘉靖宠幸的同时,也几乎得罪了帝国所有的清流(文官集团)。对于自己未来的结局,我想这两位权力大佬都是清楚的。

在感觉到危险的时候,由于所处位置的差别,这两位大佬选择了各自的道路,从而走向了不同的结局。吕芳可以变通、退变;严嵩却只能一条道走到黑!

靠逢迎嘉靖得势的严嵩,必然因取悦嘉靖而衰亡!胡宗宪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 狄仁杰(630-700),字怀英,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被誉为“中华神探”,与西方的福尔摩斯一样...
原创 与... 导语:与唐朝同在的渤海国,其民族起源?秦汉肃慎,南北朝勿吉,隋唐靺鞨人 强盛一时的海东盛国渤海国是我...
原创 “... 从军阀割据到两党相争,再到日军入侵、神州陆沉,从没有改换门庭的将军很少很少,大多数人都曾效忠过不同的...
牧野之战与周朝崛起 牧野之战,是周武王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进行的决战,它不仅是一场军事上的较量,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
原创 “... 人类是一种十分脆弱,又自认为强大的物种,人类自以为是的聪明,在自然灾难面前总是显得不堪一击。战争、瘟...
原创 徽... 程燮平 微信版第1544期 驿道,是古代中国设置的陆地交通主通道,沿途设有驿站。同时也是重要的军事...
原创 辽... 大家都知道在辽沈战役中,国民党方面由于蒋介石和卫立煌两人之间的观点不同,导致50多大军在进退两难之中...
三国乱世里,街亭战略位置如此重... 在诸葛亮五次北伐之中,第一次最为悲壮,原因很简单:挥泪斩马谡!正所谓,出身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23岁提篮桥监狱搬走了,要改... 近日, 曾经号称“远东第一监狱”的 上海市提篮桥监狱, 搬走了! 新址在青浦青东农场监狱片区, 搬迁...
震惊不已!清朝十大武将,最强王... 在清朝那漫长而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中,有十位武将如同璀璨星辰,闪耀在铁血沙场之上。他们的英勇事迹和赫赫...
周文王与周武王为何广受赞誉? 周太王钟爱幼子季历他的才华为人称道。然而因非嫡长继承大统本无望!见父亲陷入纠结季历的两位兄长展现出了...
夕阳余晖:文献与考古中的楚考烈... 2024年5月18日,国家文物局发布安徽淮南武王墩一号墓考古发掘以及文物保护重要成果,墓主人基本锁定...
原创 曹... 在曹操杀了杨修之后,往日欢声笑语的杨家府邸,陷入了一片沉寂。 不久后,曹操唤来杨彪并冷眼凝视他,丝...
原创 三... 《三国演义》中的赵云位列五虎大将,每到最危险最关键的时候,总能看到他风骚矫健的身影,而且每次都能化险...
原创 如... 东北战场到1948年的时候,国军就剩下一个问题,怎么撤? 以为这时候国军在东北的情况已经完全被逆转了...
原创 选... 在选择人民大会堂地址的时候,苏联专家为何否定了梁思成的建议呢?现在回头来看,苏联专家的虽然存在私心,...
原创 太... 历史上的农民起义数不胜数,提起最浓墨重彩的那一笔许多人脑海中闪现的应该是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的...
戎默|彊村词补笺二则:近代诗词... 朱祖谋(1857-1931) 朱祖谋,原名孝臧,字古微,号沤尹,又号彊村,是晚清重要的词家,后世将他...
原创 奉... 在福建泉州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中,流传着许多关于收藏与传承的故事,而李先生与他的癸卯奉天省造光绪元宝库...
《石壕吏》:石壕吏为什么抓不了... 在历史的浩瀚长卷中,文学犹如一面明镜,映射出时代的风华与人性的光辉与阴影。杜甫的《石壕吏》,以其精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