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五姓家奴”吴化文:先冯后韩再投蒋,起义后的待遇让王耀武眼红
迪丽瓦拉
2025-07-02 18:33:41
0

从军阀割据到两党相争,再到日军入侵、神州陆沉,从没有改换门庭的将军很少很少,大多数人都曾效忠过不同的人、不同的党派。但一直在改换门庭的人也很少,他们中有的做出了错误的选择,一条路走到黑,或与日军一齐被消灭,或与蒋介石逃往台湾。

而其中一位“五姓家奴”最终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投靠了我党,起义后被任命为军长,上司王耀武羡慕的眼睛发红。

先冯后韩,顺势投蒋

1920年,冯玉祥高兴的看着眼前这个自己送去陆军大学后毕业的旧部参谋,一脸喜意,这正是刚刚年满十六周岁的吴化文。

他本就觉得眼前这个小伙子聪慧,认字识字、有一定的管理能力,从陆军大学经过了专业的培训后更是能承担大任,西北军成员复杂、混乱不堪,刚好需要这样圆滑的文化人来做润滑剂,调解军队中的各项事务。

只是年龄、资历还是一个问题。在军阀统治的旧社会,即使再有能力也要论资排辈,因此沉思过后,冯玉祥还是授给了他参谋一职,希望他继续努力。

可惜冯玉祥不知道的事,在他眼中未来会成为支撑西北军系支柱的小伙子吴化文,此时心中早已有了改换门庭之心。而他钟意的,正是山东地区的坐地虎,韩复渠。

吴化文出生于山东掖县李家村,本就是山东人,与西北军的各项人员格格不入。俗话说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混出了一番名堂的吴化文自然也想回到老家,在亲戚邻里面前展现一下自己的能力。而如果要返乡,韩复渠自然是绕不过的一道门槛。

更何况彼时国内政治混乱、军阀互相攻讦,吴化文也想将宝压在韩复渠身上,便在后续投靠了韩复渠。而韩复渠也没有亏待吴化文,这样有文化、有实力的人才自然是越多越好,便将其任命为第三路军手枪旅旅长兼济南警备司令。

可惜好景不长,夺得了国民党大权的蒋介石如何能容忍军阀分享自己的权力?在后来的内战中,韩复渠被蒋介石处决,而失去了主心骨的吴化文只能无奈投降。

万幸,蒋介石为了稳住军队人心并没有撤走他的职务,吴化文仍任旅长,只是从手枪旅旅长,变成了中央陆军独立第二十八旅。

敌后抗战,公开投日

二换门庭的吴化文心中早就对自己的冷遇有过备案,可他仍未想到,蒋介石对非浙江役、非黄埔军校的军官有如此苛刻。

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吴化文因为几场胜仗被提拔为师长,可是这个师长不仅人员不齐,就连装备、粮饷也不归中央,而是由山东政府提供,国民党一分钱都不掏。

这种状况一开始还能维持,可是当山东逐渐沦陷后,吴化文的粮饷也被掐断了,只能节衣缩食,靠着缴获的弹药和枪支抗争。

吴化文在敌后坚持抗战,只是为了等待那虚无缥缈的援军。他心里也清楚,自己这样的边缘人士,哪里能等来援军呢?蒋介石怎么舍得把自己的军队浪费在他身上?可是让他投日,他心中又不愿,就这样,吴化文继续坚持着,直到后来他接到了戴笠的口信——可以投日,曲线救国。

吴化文心中明白,戴笠需要的根本不是他的曲线救国,而是借日本人之手,扫荡蒋介石的心腹大患——共产党。

可他心中还是十分犹豫,虽然现在的生活艰苦,但自己毕竟还是个中国人,也算是为抗日出过力。如果投靠汪伪政府、投靠日本人,那自己可就变成了伪军、变成了汉奸!可天不遂人愿,1942年的大饥荒和后来戴笠用儿子要挟迫使吴化文做出了选择。

1943年1月18日,吴化文公开宣布投日,在日本人的安排下,吴化文成为了改编伪军第三方面军,任司令官。

1945年,日军战败投降,在蒋介石的一封电令下,吴化文又摇身一变成为了国民党第五路军。

起义军长,上司羡慕

1948年,解放战争后期,吴化文领导的第五路军被调到济南,归王耀武指挥。

1948年9月19日,吴化文率部起义,部队被整编为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五军,这是他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改换门庭,前后历经五主,终于在最后一次找到了自己的明主、走上了为人民奋斗、为国家奋斗的正确道路。

其实早在1946年,吴化文就已经与我党有了联系。1945年,吴化文属下于怀安、靳文元被我军俘虏,在努力争取后两人明白了自己的错误,选择了投靠。

正是通过两人,我党才联系上了吴化文,也知道了他是可以被争取的。吴化文有三条意见——国民党内部有人监视,不便起义,静待时机。同意约束部队,但请划分地区、征召补给。同意建立关系,等到时机成熟就会起义。

吴化文的要求得到了我党同志的认同,在建立了联系后,吴化文算是初步与我党达成了共同意见。后来使他更加坚定投靠我党的,还是蒋介石的所作所为。

1946年,蒋介石密电王耀武,让他召见吴化文、就地处决。幸好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何思源偷偷告密吴化文才逃过一劫。也正是此事让吴化文彻底认清了蒋介石负心薄情的真面目,坚定了自己的决心。

后来,在我党党员、小舅子林世昌的工作下,吴化文更加深刻的明白了自己曾经的错误,明白了为人民谋福祉的重要性,坚定的选择了起义。

起义后,吴化文的老上司王耀武见他仍被任命为军长,羡慕的眼睛发红。但他不知道的是,吴化文早就坚定的选择了我党,这才是他获得优渥待遇的原因。

小结:

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人就是在一个又一个的选择中逐渐成长、攀登,登上最高峰的。吴化文一生四换门庭、五为其主,最终还是在心中的大义下作出了正确的选择,走上了为人民、为国家的道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他... 大家都知道历代王朝在总结前朝覆亡的经验教训时总会矫枉过正,比如西汉认为秦朝覆灭是因为不分封宗室为诸侯...
原创 雍... 根据后人的概括,康熙晚年九子夺嫡衍生出的八阿哥党成员有:八阿哥胤禗,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这些人,当...
原创 杜... 北宋末年,最早梁山泊的创始人杜迁排名第2,宋万排名第3,为什么最后俩人在108将中排名却是82和83...
原创 雍... 《雍正王朝》这部电视剧,之所以历经二十多年,经久不衰,除了剧集确实优秀以外,也离不开大家的不断造梗。...
顺义访古|康熙4次驻跸顺义大东... 康熙皇帝4次北巡,返回紫禁城前的最后一站,都特地绕一下,来顺义县大东庄,并留宿在海岛寺。 康熙三十年...
“破天荒”也源自科考? 明代文学家张岱《夜航船》卷六中专门收录许多有关科考的精彩“段子”,如今读来既“涨知识”,也令人忍俊不...
原创 她... 清朝时期,后宫中除了中宫皇后之外,还有八个妃嫔等级,而位分稍高的妃、贵妃其实在清朝每一代皇帝都有很多...
杭州岳飞墓唯一一次被打开:里面... 2023年春节档,电影《满江红》勾起了我们对于南宋名将、抗金英雄岳飞的回忆。在民间有着崇高地位的岳鹏...
原创 以... 前言 魏延和赵云,两个在三国历史上都极具传奇色彩的名字,一个以忠勇著称,一个以智勇双全闻名。 如果这...
原创 瓦... 在隋末乱世的时期,各地农民起义不断,其中以瓦岗寨的势力最为强大,当时他们曾数次击败前来征讨的隋军,引...
宣南文化博物馆:《宣南往士》不... 宣南文化被誉为北京文化源头、缩影与精华,宣南文化博物馆便坐落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椿寺内。作为...
关麟征与陈诚:国民党内部的恩怨... 在国民党的历史中,关麟征与陈诚的恩怨可谓是一段广为流传的佳话。这两位曾经的同学、战友,因人事纷争和权...
原创 袁... 除了狙击钱谦益之外,在周温二人的发迹历史中,还有一件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那就是冤杀袁崇焕,并借此收拾...
原创 雍... 雍正对参与夺嫡的几个兄弟,打击得比较狠,其中五人圈禁至死。 雍正死后,乾隆却都给予翻案,比较厚待。 ...
权倾两百年,创立西魏北周隋唐四... 近来无意中刷到电视剧马跃版的《贞观之治》,剧中李世民率领几千府兵就击败了几十万大军的窦建德,以及下令...
原创 嘴...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先烈用泪血赢得革命的胜利,他们舍弃至亲骨肉、缠绵爱情的个人情愫,...
原创 同... 天下的治理从来不是皇帝一个人的事情,每个国家的国君,都会有一个谋士和军师一样的大臣存在,虽然封建社会...
原创 明... 明末时期,国内农民起义不断,外有满清大军虎视眈眈,内忧外患之下,许多明朝大臣不是想着如何报国,反而都...
唐太宗的治国传奇:贞观之治的辉... 唐朝,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璀璨光芒,而唐太宗李世民无疑是其中最为璀璨的帝王之星。他所铸就的贞观之...
文化中国行丨看明代“世界地图”...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经略海洋”悠久历史。从三星堆遗址发现的大量海贝,到宋元时期载满龙泉青瓷的圣杯屿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