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4次北巡,返回紫禁城前的最后一站,都特地绕一下,来顺义县大东庄,并留宿在海岛寺。
康熙三十年(1691年),四月的北京城内,康熙帝决定调集兵马、满载军械和辎重,北巡塞外,主持“多伦会盟”。
清军兵强马壮,战旗猎猎,浩浩荡荡向北进发。第一天到顺义县牛栏山,第四天到古北口……
丁卯。上欲巡察边外蒙古等生计;又以喀尔喀地居极北,曩虽进贡未尝亲身归顺,今土射图汗等亲率所属数十余万人来归,特往抚绥安辑。命皇长子允禔、皇三子允祉随驾。是日启行,驻跸牛栏山。《清实录》
康熙亲率军队,两个儿子允禔、允祉随行。行军十八天,到达距北京800里之外的多伦诺尔(今内蒙古多伦县)。选地驻营。
漠北蒙古(外蒙古)喀尔喀三大部、漠南蒙古(内蒙古)四十九旗王公贵族的营帐,以康熙帝大营为中心,众星捧月,四面环绕。
多伦会盟碑
五月初一日到初六日,进行会盟。
康熙帝按内蒙古设盟旗的办法,对喀尔喀三部进行改编,加强了对外蒙古的统治和管辖。
从此,外蒙古正式列入了清政府的版图。
多伦会盟奠定了大中华的版图,清帝国的疆域面积达到了空前的一千四百多万平方公里。
多伦会盟,成果辉煌。
康熙回銮,心情大好,进入古北口,再经过石匣城、密云县城后,没选择牛栏山或三家店行宫,而是绕道顺义县城。当晚住在潮白河畔的大东庄。
己亥,上驻跸古北口城内。《清实录》
庚子,上驻跸石匣城内。(同上)
辛丑,上驻跸密云县城内。(同上)
壬寅,上驻跸顺义县东大东庄。(同上)
癸卯,上回宫,诣皇太后宫问安。(同上)
康熙心情非常好,五月(阳历6月)的潮白河清澈宽阔、碧波荡漾,刚好十分应景。
清朝皇家信佛。康熙皇帝出巡,特别喜欢住名山大川附近的庙宇。
大东庄村域内,就有这样一座海岛寺(今东大桥附近),紧邻潮白河。
海岛回澜(孙银海作品)
寺居高台之上。台下正当潮白河拐弯处,河水回流湍急,波澜壮丽,风景绝美。
接下来,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的八九月(阳历9-10月),康熙帝亲临木兰围场(今河北省围场)巡视习武,行围狩猎,接见蒙古各部的王公贵族之后,返回京城的最后一站,也都住在大东庄。
康熙《顺义县志》中的海岛回澜
后来,就没再来过。
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县令黄成章编《顺义县志》,收录这一景致,编入顺义八景,称作“海岛回澜”。
说明这时,海岛回澜的景致仍在。只是缺少皇帝的身影,也再无皇室的显赫声威。
黄县令的助理、同乡贡生张大酉也对“海岛回澜”赞美有佳,并作诗一首:
曲槛迂回绕藏楼,白河欹岸拥瀛洲。
蓬山弱水拖银练,野寺湍流挂月钩。
阁外回澜掀浪倒,汀头夹石带涛收。
他年欲至延仙侣,何事远来海上求。
再后来,河道变化,潮白河向东迁徙,靠近俸伯村,远离了大东庄,海岛寺下的美景不在,只剩下白茫茫一大片沙滩。
海岛寺、大东庄都在城市建设中,消失的无影无踪。
今年,建在原海岛寺附近的东大桥(俸伯桥)也即将拆了。
东大桥(俸伯桥)
今裕龙花园社区、裕龙四区、东风小学东校区、顺义医专、结核病防治所都是原大东庄的村域。
只有裕龙二区外侧、路旁矗立的文化石,述说着这里与潮白河存在着某些渊源。
能让人联想到大东庄的,仅剩下一条路的名字。
顺义大东路
顺义大东路
1998年建裕龙一区,1999年建裕龙二区和老裕龙三区。三小区组成裕龙花园社区。
2002年,大东庄拆迁,建裕龙西区;同年,大东庄建制撤消。
2008年1月,裕龙西区划入裕龙花园社区。
来源:潮白文化拾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