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天荒”也源自科考?
迪丽瓦拉
2025-07-03 10:03:22
0

明代文学家张岱《夜航船》卷六中专门收录许多有关科考的精彩“段子”,如今读来既“涨知识”,也令人忍俊不禁。

大家耳熟能详的“破天荒”就源自于科考。张岱引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曰:“荆州应试举人,多不成名,为天荒解。(长沙人)刘蜕于大中四年(850年)以荆州解及第,时号为破天荒。”看来,地方“争面子”,古今无分歧。

而张岱引南宋皇族后人赵令畤《侯鲭录》推介的成语“朱衣点头”,又寓意“考官必须公平公正”,此典故说,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知贡举”,批阅考卷时,“常觉一朱衣人在坐后点头,然后其文入格。”起初,欧阳修以为是侍从站在身后,但回头看时,又空无一人。朱衣人头一点,他批阅着的文章就合格;否则,便是残次品。欧阳修觉得非常奇怪,便把这事发了“朋友圈”,同僚们无不感到惊异。此事传开后,考生们便在暗暗祷念:“唯愿朱衣一点头”。其实,所谓“朱衣人点头”完全是“千古伯乐”欧阳修抵制人情等不正之风的一种有效手段,也使得苏轼、苏辙、曾巩等一批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脱颖而出。

古代科考方式落后、制度不完善,又缺乏有效公众监督和智能监控设备,虽为国家延揽人才,可录取权往往操控在主考官和位高权重者手中。尤其是考前盛行的“通榜”“干谒”之风,使得官宦子弟及善于钻营的考生有了可乘之机,张岱转引宋钱易《南部新书》记载,将唐朝两次高考疑似舞弊事件概括为“沆瀣一气”:一次是唐大中十二年(858年),唐开国功臣杜如晦六世孙、时任中书舍人的杜审权知贡举,前三名分别是归仁瀚、王徽和卢处权。古代及第考生谢恩,并自投主考官门下。故而,当时一些考生及家长便发出了质疑帖:“座主审权,门生处权,可谓权不失权。”另一次是乾符二年(874年),礼部侍郎崔沆任主考官,他阅卷时发现名叫崔瀣考生卷子做得比较好,便录取了此考生。发榜时,大家看到及第名单有“崔瀣”,觉得有猫腻,于是创作了“座主门生,沆瀣一气”予以讥讽。

而“踏李三”典故,也让我们领略到宋代统治者对落榜生的“终极关怀”。宋王栐《燕翼诒谋录》卷一“进士特奏”条说,宋太祖开宝二年(969年)三月,“诏礼部阅贡士十五举以上曾经终场者,具名以闻……各赐本科出身。”意思说,自太祖开宝三年(970年)开始,宋朝就对屡次以举人身份参加礼部省试,或者诸科考了15次以上均落榜的考生施以“人性关怀”,赐一个“进士出身”,时称“老榜”,并赏个小官,好让落榜生们回家给老婆孩子有个交代。但“老榜”第一名只相当于正榜的五等(即五甲),所以“奖”的学位成色自然大打折扣。

张岱《夜航船》说,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45岁的浙江人王十朋高中状元,李三锡则为“老榜”第一。某考生考的不理想,名列正榜末尾,心情很不好。朋友便发微信劝他:“举头虽不见王十,伸脚犹能踏李三”。意思说,你不错啊,比不上王十朋,但比李三锡强多了。

(北京青年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一... 我国有句古话叫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而在世界历史的进程,有时候也发生了一些令人啧啧称奇的故事,在第一次...
原创 这... 作者:我方特邀学者包明丽 他叫重耳,属于大器晚成,当年遭到骊姬迫害的时候已经43岁,当上国君的时候已...
原创 清... 引言 清朝时期,英国人是如何处理与地方政府间产生的纠纷的?中国皇帝本人或许不知晓英国人在广州的遭遇,...
原创 忍... 要说皇帝里哪个比较能忍,我看汉景帝刘启是可以排的上的,但不是他自己愿意去争这个名头,而是在他做皇帝时...
原创 他... 民国时期,中西文化碰撞,新旧时代交替,催生出一大批大师学者,可有人认为民国时期的教育不普及,但凡有点...
原创 建... 前言:朱棣和朱允炆,这一对叔侄之间的恩怨情仇,一向是后世吃瓜群众和和作家编剧喜闻乐见的题材。在去年的...
原创 曾... 曾国藩是清朝的重臣之一,四大名臣之首。他为当时的清朝尽心尽力,可是依旧没有扭转清政府的衰落。曾国藩出...
原创 1... 1514年8月23日,奥斯曼帝国苏丹塞利姆一世亲率12万大军在查尔迪兰(南阿塞拜疆)与波斯萨菲王朝国...
原创 为... 现在的人们说起以前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距离现如今最近的清朝,说起清朝立马就会想到乾隆皇帝,此时大...
原创 廉... 战国的四位名将分别是白起、王翦、廉颇和李牧,其中白起和王翦二人是来自秦国,廉颇和李牧则是来自赵国。在...
原创 人... 作为一个封建社会后期的皇帝,光绪的整个人生就像一场闹剧。他的命运悲哀,国运悲哀,甚至连亲情都是悲哀的...
原创 蔡... 前言 1916年11月,在法国留学多年的蔡元培在北洋政府的盛情邀请之下,准备从法国马赛回国,前往北京...
原创 作... 曾经有人将影响世界的大帝国进行整理总结,做过一个简单的排行榜,当然也是有着许多不同的版本,但不可质疑...
原创 讲... 讲到战国四大公子,死得最惨的就是他了! 讲到战国四大令郎,信陵君是魏安釐王异母弟,平原君是赵武灵王之...
原创 抄... 说起和珅我们并不陌生,他是清朝的大贪官,乾隆帝时期他非常受宠信。因此和珅手握大权,朝廷之中没几个人敢...
原创 洪... 在古代封建社会,为了镇压百姓的反抗,打击犯罪,统治者发明了很多令人发指的酷刑,让人生不如死,以此来杀...
原创 清... 在清代漫长的奋斗史中,有光辉的时刻,也有危机阶段,有励精图治的皇帝,更有软弱无力的帝王。三藩之乱、南...
原创 孝... 孝庄太后是个很出色的女人。是出色的女人就会有香艳的故事,孝庄也不能免。传说孝庄曾经以自己的美色,对洪...
原创 他... 说起公子,大家总是想起花天酒地,寻欢风流的那些少年们。但真正的公子又在何处?民国是不平凡也不平静的民...
原创 民... 每当出现民国题材的电视剧时,几个经典的场景必然会出现,一个是租界的洋人巡捕,一个是灯红酒绿的交际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