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后宫中除了中宫皇后之外,还有八个妃嫔等级,而位分稍高的妃、贵妃其实在清朝每一代皇帝都有很多,唯独只有皇贵妃这个位置,经常是空悬,或者是在某位贤德的妃子病重的时候才进封皇贵妃冲喜,可以说,坐上皇贵妃这个位置比皇后还要难。
而清朝真正能够在皇后在位之时就当上名副其实的皇贵妃的只有一位,她就是同治皇帝的淑慎皇贵妃富察氏。
富察氏入宫的时候才十三岁出头,父亲是员外郎,家族虽然不算显赫,但也算是大户人家;同治帝登基后,中宫的位置一直空悬着,而上面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两宫并尊,在皇后的这件事情上也有分歧。
慈安太后相中的人选并不是富察氏,而是翰林院的高官之女阿鲁特氏,阿鲁特氏不仅贤良淑德,而且家族显赫,对皇帝的事业也能起到很大的帮扶作用;反观慈禧太后为何看中的是富察氏呢?虽然面容姣好,但是心胸狭隘,而且城府颇深。
最后,两位太后僵持不下,决定让皇帝自己选一位皇后,同治皇帝深知自己的亲生母亲慈禧太后热爱权力更胜过于自己,而富察氏心机实在过于深重,很容易成为后宫的祸患,相比之下,慈安太后不仅对同治皇帝处处留心,在生活上更是事无巨细,同治皇帝也非常感激和尊重慈安太后,最终选择了阿鲁特氏当了皇后。
然而,慈禧太后对这个结果却十分不满,她为了让富察氏能够有抗衡皇后的资本,更是在富察氏入宫之时就将富察氏册封为惠妃,就连册封典礼都要跟皇后的册封典礼一起进行,以此来打压皇后一派。
不仅如此,慈禧太后还强行干涉同治皇帝的后宫生活,可谓是前朝后宫一起抓,到了同治十三年,慈禧太后更是凭借一己之力,强行将富察氏推上了皇贵妃的位置,并且允许皇贵妃在摄六宫之事,而皇后阿鲁特氏虽然身体康健,却被慈禧太后以身体欠佳为由,架空了权力。
后来,同治皇帝去世了,慈禧太后不顾国丧,将富察氏从皇贵妃的位置加封为敦怡皇贵妃;而后又在自己的寿宴上,继续进封,可谓是风光无限。
然而,富察氏虽然深得慈禧太后喜爱,获得了无限的尊荣,但是作为一个妻子,她却从未得到过自己丈夫的爱,同治皇帝因为慈禧太后过于干涉,而心生厌恶,同治皇帝在位期间,富察氏就连一次侍寝的机会也没能得到。
作为一个后宫妃嫔,富察氏不仅得到了权力,还得到了尊荣,她是成功的,但是作为一个皇帝的女人,从未得到皇上的宠幸,她又是失败的。
最后,富察氏在自己四十六岁那一年就因病去世了,死前也没能当上皇后,而死后,也只是得到了一个淑慎皇贵妃的谥号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