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游牧部落准噶尔:依靠什么和庞大的大清帝国抗衡了许久,真相竟是
迪丽瓦拉
2025-07-02 14:03:24
0

文/四季文史

西北准噶尔部落与大清王朝前后持续抗衡了近百年。对于游牧民族顽强的生命力,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堪称传奇。历朝历代中,都不乏北方游牧民族南下骚扰。准噶尔部之所以能与大清抗衡这么多年,主要原因在于清廷政治决策出现严重失误,加上游牧民族的顽强的抵抗毅力,所以直到乾隆中期,才收复此地。我们从三个维度来叙述这个问题。

一、清廷错误决策,贻误绝佳战机

准噶尔部落,是卫拉特蒙古的一支,其首领噶尔丹最后将一些松散的联盟体制,逐步改变为集权的政权体制,在1678年正式建立了一个汗国,即准噶尔汗国。我们知道,大清入关是建立在“满蒙和亲”的基础上,清朝皇帝不但是清廷的统治者,也是蒙古的大汗。随着噶尔丹势力的不断发展,准噶尔大有蚕食蒙古其他部落的势头,难保他们结盟而一起对抗清廷。所以噶尔丹成了大清的心腹大患,必须与之做个了断。

噶尔丹与大清的对抗,是17世纪中国发生的一件大事,平定噶尔丹,大清前后花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从康熙到雍正,再到乾隆,历经三朝皇帝。虽然准噶尔部控制的实际面积很大,可人口偏少,正规军队也就六七万人,那么为什么大清久攻不下呢,主要是前两朝皇帝的决策失误导致战机尽失。

①康熙时期

西征噶尔丹是从康熙大帝开始的。康熙对“满蒙和亲”有清醒的认识,只有将噶尔丹消灭,才能加固满蒙联盟。于是就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康熙三次御驾亲征噶尔丹事件。

准噶尔地广人稀,他们这支游牧民族随着历史的演进,主要军事力量已经不局限于铁骑大军,他们用自己的牛羊从沙俄手里置换了大量的火器,手里有了火绳枪,所以敢把矛头对准大清。加上沙俄对噶尔丹的帮助,所以康熙帝在跟噶尔丹对峙沙场的时候也吃了不少苦头,并且其中的两次都是自卫反击战。最终由于噶尔丹人数有限,而大清人数上有绝对优势,所以大清还是占据战争主动。按理说,康熙应该乘胜追击,但康熙却没有这么做。因为当时国力不允许,加上长途奔袭,战线拉得太长,所以康熙就果断放弃了这次机会。

②雍正时期

父亲康熙三征噶尔丹,加上六下江南,导致清朝国库空虚,吏治腐败,国家积贫积弱,所以当儿子雍正继位的时候,从老爷子手里接的基本就是一个烂摊子,虽然有心征服准噶尔(噶尔丹在最后一次昭莫多大战后死去),但还是因为实力不允许,虽然曾派大将岳钟琪征讨,但结果还是延续了康熙时候的状况,最后还吃了败仗,最终还是不能让准噶尔臣服。

二、准噶尔大军的优势

前文已述,游牧民族自古以铁骑著称,然而西北方这支游牧民族准噶尔不但有实力雄厚的铁骑部队,手里还有先进的火绳枪。众所周知,当年在明朝的时候,日本的丰臣秀吉就曾仗着自己手里有火绳枪而妄图征服大明,可见火绳枪的威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然而在大清的时候,康熙、雍正前后,大清综合国力衰弱,经济、科技发展相对滞后,所以大清对于准噶尔的征讨始终是可望而不可及。

另外,虽然准噶尔部人口稀少,但按照蒙古人的传统,部落里的成年男子几乎全民皆兵,所以他们的战斗力一直不容小觑。而且我们知道,直至最后,导致准噶尔汗国灭亡的是国家内乱,以及沙俄和大清的两面夹击,否则大清能否攻下准噶尔都是一个大问号。

三、乾隆的高瞻远瞩,终平准噶尔

随着北方游牧部落准噶尔汗国实力的迅速增长,已经严重威胁到了清朝的统治,在“满蒙联姻”国策受到严重威胁的时候,大清必须死磕准噶尔。西方历史学家称准噶尔汗国是“最后的游牧帝国”,这不可一世的帝国,最终的灭亡终结于乾隆皇帝。

康熙的三次亲征,加上雍正派军征讨,在乾隆中期(乾隆二十年,即1755年)清军进兵伊犁,俘获准噶尔首领达瓦齐,准噶尔汗国最终被平定。达瓦齐被俘后,天山北路再次陷入动乱,1758年,随着阿睦尔撒纳逃亡俄罗斯,直至病死在沙俄,西北边患彻底被平,准噶尔所辖终被纳入大清版图。

《秦边纪略》:噶尔丹“有大志,好立奇功,父母深爱之,欲立为黄(洪)台吉。《蒙古族通史》:“在准噶尔地区所有呼图克图和喇嘛中,无论其宗教职位,还是学识及影响,噶尔丹是独一无二的。”

《草原帝国》一部记述草原民族及其与周边民族关系的宏伟史诗,详细描述了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三千年的碰撞交融史。全书不仅记述了匈奴、突厥、蒙古等草原民族波澜壮阔的大历史,也描写了阿提拉、成吉思汗、帖木儿等草原儿女的骁勇善战与雄才大略,他们闯入发达的历史文明地区,在与农耕民族发生冲突、破坏农耕文明的同时,也逐渐形成了他们自己丰富而多样的文化。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了解现在。对西北游牧民族感兴趣的读者,不妨入手这套《草原帝国》丛书,目前活动价只要97元。点击下方链接,即可购买。

(对于这支西北游牧民族的传奇存在,您有何见解呢,欢迎关注@四季文史,欢迎点评;图片源自网络,侵权必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嘴...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先烈用泪血赢得革命的胜利,他们舍弃至亲骨肉、缠绵爱情的个人情愫,...
原创 同... 天下的治理从来不是皇帝一个人的事情,每个国家的国君,都会有一个谋士和军师一样的大臣存在,虽然封建社会...
原创 明... 明末时期,国内农民起义不断,外有满清大军虎视眈眈,内忧外患之下,许多明朝大臣不是想着如何报国,反而都...
唐太宗的治国传奇:贞观之治的辉... 唐朝,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璀璨光芒,而唐太宗李世民无疑是其中最为璀璨的帝王之星。他所铸就的贞观之...
文化中国行丨看明代“世界地图”...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经略海洋”悠久历史。从三星堆遗址发现的大量海贝,到宋元时期载满龙泉青瓷的圣杯屿沉...
原创 南... 南北分治:侯安都得胜而归,陈霸先三年驾崩 那周迪因余孝顷未退,乞援邻郡,高州刺史黄法某,吴兴太守沈...
原创 罪... 另辟捷径的康泽 康泽是黄埔军校第三期的毕业生,从资历来说,并不算深。不过他的运气不错,在黄埔军军校读...
杭州考古有哪些新发现?浙博的新... 对于古人的生活,我们有很多想象,回答这些问题最直观的是田野考古获取的第一手资料。澎湃新闻获悉,近年来...
为何说蒙古西征为欧洲带去了东方... 蒙古西征,作为古代历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其影响深远而广泛。 在这场旷日持久的征服战争中,蒙古帝国不仅...
原创 亮... 亮剑中,李云龙与赵刚相继自杀,仅此人活到最后,原因其实很简单 读者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小编的百家号“...
原创 宁...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三国时期,能人辈出,各路豪杰纷纷登场,也许这位豪杰大家没听过,那就是张鲁,这个人...
原创 马... 文|无知小生 编辑|无知小生 前言 大家好,我是无知小生。众所周知,街亭之战是诸葛亮北伐过程当中最...
原创 总... 我们在阅读一些书籍或者史料的时候,经常会被那些官员的职位弄得一头雾水,心里就会思考:这些官员到底是管...
“拿破仑”此次到济南带来了哪些... “从平凡到非凡:拿破仑与法兰西的变革时代”展将于7月6日在山东博物馆拉开大幕,这个来自法国的重磅展览...
原创 由... 论及魏晋文学,就不能逾越建安文学。即便考察中国文学的发展,依然绕不开建安文学,建安文学值得我们大书特...
回顾全球“唯一”没国籍的民族:...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支鲜为人知的民族,他们的一生几乎都与大海为伴,过着与众不同的水上生活。 甚至这...
原创 这... 在江苏常州,有一位许先生,他手中握着一枚承载着家族历史与深情的丙午户部川字版大清铜币当制钱十文。这枚...
原创 《... 98年上映的央视版《水浒传》,当年便创造了收视奇迹,延续了央视版四大名著电视剧的辉煌。 这部电视剧虽...
“我会一直耕耘在田地间”——记... 【人物名片】 陈定全,男,汉族,1950年出生,1977年参加工作,198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昭...
原创 “...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从节俭到奢侈是非常容易的,但从奢侈到节俭就十分的困难,一个小朋友都懂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