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用的纱窗长啥样?450余件文物讲述600年紫禁城
迪丽瓦拉
2025-07-03 02:02:46
0

 “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10日在故宫博物院午门开幕,展出文物及史料照片共计450余件。

本文来自:wp91.com/nnkw4(ID:ledcp.com.cn/egpm3),作者:小明子娱乐

展品以体现建筑

尽管不是一个以展品等级取胜的展览,但该展还是呈现了不少亮眼的文物。例如首次展出的养心殿符板和五供,铜质符板上刻镇宅灵符来守护宫室,前置香炉、蜡台、灵芝五供。在首次养心殿大修时发现,它们当时被放置在养心殿明间梁架内藻井的正上方。事实上,整座紫禁城也只有三座安放符板的建筑,分别是太和殿、乾清宫、养心殿。

图为首次展出的养心殿符板及五供。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

首次现身的符望阁漆纱是一种特殊织物。这件漆纱原先镶嵌在宁寿宫花园符望阁一层的栏杆罩上,正反面皆有相同图案装饰,又能完全透光,精美异常。令人遗憾的是,这一制作工艺久已失传。

图为观众参观首次展出的符望阁南间描金银漆纱(制作于1773年)。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

符望阁所在的宁寿宫花园是乾隆为自己“退休”后打造的专属宫殿群,里面一砖一瓦都代表了乾隆时期的工艺巅峰水平,其规制几为一个微缩的紫禁城。

1773年,南方匠人们织造好十余片漆纱,千里迢迢送入故宫,成为符望阁里“纱窗”。作为纱窗,漆纱既要保证透气透光,还要保证坚韧耐用。经过现代科技手段探测,符望阁的漆纱是由纱芯层、纸样层、贴金层、打底层、晕染层和勾线层六层组成。“展出的漆纱就是其中一片。这是它在二百多年来首度与公众见面。”古建部副研究馆员、策展人张杰说,因其脆弱的表面状况,以后也很难有机会再公开展出了。

而萌趣的一幕出现在太和殿脊兽的聚会上。“虽然各个脊兽都展出过,但这还是太和殿的脊兽首次一起展出”,张杰说。

图为观众参观故宫太和殿上的脊兽,这一组脊兽是康熙三十四年(1695)重建太和殿时的原件。

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

在紫禁城古建筑屋顶上,脊兽的数量和位置都有一定之规,绝对不能逾矩。太和殿作为规制最高的建筑物,其屋顶脊兽数量最多达十个,且数量为双数,在紫禁城所有古建中仅此一例。这十件康熙年间的琉璃瓦脊兽,按从前到后的顺序依次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行什,其中行什仅太和殿独有。

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

在展的明代《徐显卿宦迹图册·皇极侍班》藏于故宫博物院,图中可以见到皇极殿(清代改称太和殿)及其附属建筑的格局。古建部副主任狄雅静坦言,清代的太和殿区域大小可能只有明代的不到70%,这张图中的皇极殿和附属建筑,目前也无法考证是否一定精准,对研究者而言可以作为参考。

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

《明世宗实录》记载:“原旧广三十丈,深十五丈云”,即面阔约95.1米,进深约47.55米。嘉靖三十六年,奉天殿再次遭焚,于是缩小体量重建,以致殿台比例失调,嘉靖重建后改名为“皇极殿”。到清代,清世祖改皇极殿为“太和殿”。康熙三十四年太和殿重建,拆除大殿两侧斜廊,改为防火墙,其规模与嘉靖重修时相同,横宽63.96米,纵深37.2米,高35.05米。由此可以遥想明代太和殿之雄伟。

本文来自:29sz.com/tlzc3(ID:sjmsdh.com/rxdw9),作者:小明子娱乐

展览用史料钩沉

从明代1420年营建至今,紫禁城建筑继承唐宋规制,与城市功能、山水形势有机结合,是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和宫殿营造思想的集中体现。

图为观众参观展览。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

展板呈现了明代天启七年的紫禁城图,也在午门展厅以沙盘形式还原了清代紫禁城模型。明代的琉璃瓦当、滴漏和蹲兽残片,和清代的脊兽、窗棂和金瓯永固杯,提示观众这是一座有着六百年历史的城。

照片里,储秀宫南窗炕几上残余的半枚苹果,是溥仪匆匆离宫前吃剩的;一同呈现在展板上的史料还有逊帝溥仪、内务府大臣绍英和当时执行《修正清室优待条件》的李石曾三个人对事件的回忆,“我们引入当事人的视角,从他们的日记、回忆录和文章中寻找材料,用鲜活的第一手亲身经历作为文献的补充。比如展示溥仪出宫这件事时,用到了三个人对事件的回忆,给观众提供了不同的角度来理解这一历史事件。”

 

整个午门区域的西雁翅楼、正楼及东雁翅楼三个展厅,分别对应明代、清代、现当代三段历史,同时以18个历史节点介绍紫禁城的规划、布局、建筑、宫廷生活,以及建筑营缮与保护的概况。观众从西至东,漫步256米,可以领略紫禁城的“时”“空”。张杰透露,事实上这个展只是个“序言”,整座紫禁城才是个巨大的“展厅”,观众还可以在里面找到9处“地标”建筑完成打卡,边走边看,领略这座城独特的魅力。

西雁翅楼展厅主题为“宫城一体”,通过“1406年·永乐营北京”“1420年·紫禁城建成”“1535年·钦安殿奉道”3个历史节点,讲述了北京皇宫营建的序幕、告竣和明代紫禁城内布局的改变。

午门正楼展厅主题为“有容乃大”,通过“1655年·改建坤宁宫”“1695年·重建太和殿”“1723年·入主养心殿”“1738年·改乾西五所”“1776年·建成宁寿宫”“1859年·连通长春宫”“1902年·重建武英殿”“1909年·探秘灵沼轩”8个历史节点,讲述了清代的十位皇帝为满足其理政、寝居等功能的需求,在不改变总体布局的基础上重修或重建,形成今日紫禁城的基本格局。

东雁翅楼展厅主题为“生生不息”,通过“1914年·初开紫禁城”“1925年·肈建博物院”“1933年·战时护古物”“1949年·重整修缮队”“1961年·首荐颁国保”“1987年·瑰宝列世遗”“2002年·大修百年计”7个历史节点,讲述了昔日皇宫成为博物院后发生的故宫文物南迁、中轴线建筑测绘等事件。大量的老照片影像、史料档案以及实物展品,呈现了故宫博物院自成立以来各方面的工作成果以及发展过程。

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表示,紫禁城的建成既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也是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古代建筑理念的集大成者。希望通过这一展览,观众能更深入全面了解曾经的紫禁城。

本文来自:93zs.com/uida6(ID:29418.cn/ckqn4),作者:小明子娱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嘴...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先烈用泪血赢得革命的胜利,他们舍弃至亲骨肉、缠绵爱情的个人情愫,...
原创 同... 天下的治理从来不是皇帝一个人的事情,每个国家的国君,都会有一个谋士和军师一样的大臣存在,虽然封建社会...
原创 明... 明末时期,国内农民起义不断,外有满清大军虎视眈眈,内忧外患之下,许多明朝大臣不是想着如何报国,反而都...
唐太宗的治国传奇:贞观之治的辉... 唐朝,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璀璨光芒,而唐太宗李世民无疑是其中最为璀璨的帝王之星。他所铸就的贞观之...
文化中国行丨看明代“世界地图”...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经略海洋”悠久历史。从三星堆遗址发现的大量海贝,到宋元时期载满龙泉青瓷的圣杯屿沉...
原创 南... 南北分治:侯安都得胜而归,陈霸先三年驾崩 那周迪因余孝顷未退,乞援邻郡,高州刺史黄法某,吴兴太守沈...
原创 罪... 另辟捷径的康泽 康泽是黄埔军校第三期的毕业生,从资历来说,并不算深。不过他的运气不错,在黄埔军军校读...
杭州考古有哪些新发现?浙博的新... 对于古人的生活,我们有很多想象,回答这些问题最直观的是田野考古获取的第一手资料。澎湃新闻获悉,近年来...
为何说蒙古西征为欧洲带去了东方... 蒙古西征,作为古代历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其影响深远而广泛。 在这场旷日持久的征服战争中,蒙古帝国不仅...
原创 亮... 亮剑中,李云龙与赵刚相继自杀,仅此人活到最后,原因其实很简单 读者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小编的百家号“...
原创 宁...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三国时期,能人辈出,各路豪杰纷纷登场,也许这位豪杰大家没听过,那就是张鲁,这个人...
原创 马... 文|无知小生 编辑|无知小生 前言 大家好,我是无知小生。众所周知,街亭之战是诸葛亮北伐过程当中最...
原创 总... 我们在阅读一些书籍或者史料的时候,经常会被那些官员的职位弄得一头雾水,心里就会思考:这些官员到底是管...
“拿破仑”此次到济南带来了哪些... “从平凡到非凡:拿破仑与法兰西的变革时代”展将于7月6日在山东博物馆拉开大幕,这个来自法国的重磅展览...
原创 由... 论及魏晋文学,就不能逾越建安文学。即便考察中国文学的发展,依然绕不开建安文学,建安文学值得我们大书特...
回顾全球“唯一”没国籍的民族:...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支鲜为人知的民族,他们的一生几乎都与大海为伴,过着与众不同的水上生活。 甚至这...
原创 这... 在江苏常州,有一位许先生,他手中握着一枚承载着家族历史与深情的丙午户部川字版大清铜币当制钱十文。这枚...
原创 《... 98年上映的央视版《水浒传》,当年便创造了收视奇迹,延续了央视版四大名著电视剧的辉煌。 这部电视剧虽...
“我会一直耕耘在田地间”——记... 【人物名片】 陈定全,男,汉族,1950年出生,1977年参加工作,198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昭...
原创 “...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从节俭到奢侈是非常容易的,但从奢侈到节俭就十分的困难,一个小朋友都懂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