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民国奇女子,为求学与家族力争,和鲁迅结下“半生缘”
“愈遭压抑,我求学的热心更炽盛燃烧起来。当燃烧到白热点时,竟弄得不茶不饭,如醉如痴,独自跑到一个离家半里,名为‘水上’的树林里徘徊来去,几回都想跳下林中深涧自杀,若非母亲因对女儿的慈爱,战胜了对尊长的服从,携带我和堂妹至省城投考,则我这一条小命也许早已结束于水中了。”
这是民国才女苏雪林在回忆自己艰难的求学之路时说的一段话。苏雪林出生在浙江省瑞安县,从小受“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思想束缚,家里的长辈并不支持她读书,甚至是极力反对的,但苏雪林对读书的热情并没有因为任何人的反对而消退,她想尽了办法让自己能够接触到书本。
家族里的男孩子早就到私塾去上学了,但苏雪林直到7岁的时候才被勉强同意做一个跟读生,但跟读生苏雪林也只做了不到两年,哥哥们都到学校里去上学了,她只能回到家中自学。苏雪林靠着在私塾里认的那些字自己在家里读书背书,一开始她只能读一些简单的书,后来她连名著都能读懂了,她还常和哥哥们借当时流行的一些杂志和小说一字一字认真的读。
苏雪林有一位思想开明的叔叔,在这位小叔叔的劝说下,苏雪林也如愿上了学校,可是不到半年,她就和母亲搬回了老家,学业也被迫停止。但是苏雪林的内心并没有放弃求学,一次偶然的机会她从报纸上看到女子师范学校在招生,她下定决心一定要去报名,在经历了无数次的吵闹和哀求之后,她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心愿。后来苏雪林想出国留学,她知道家里是不会同意的,所以在自己离家的前一天她才告诉了母亲。
虽然求学之路充满坎坷,但苏雪林最终成长为一名受到新思想影响的才女。苏雪林很敬重鲁迅先生,她经常会把自己写的书和文章送给鲁迅,她在自己的文章中或者是和别人交流的时候总是极力夸赞鲁迅,但是鲁迅去世后,苏雪林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她成为了一名坚定的“反鲁”人士,直到后来完成了《我论鲁迅》这本书后,她才说自己半生的“反鲁”到此结束了,这就是苏雪林和鲁迅的“半生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