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因做出的种种决定,被后人斥骂为:“卖国贼”,只因他在晚清时期,时局动荡的时候,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李鸿章这样的大臣,非常受西方列强喜欢,因为他的一切决定对别的国家都是有利的,而且在外国人眼中,对李鸿章的评价普遍很高。
由于大清长期处于自满的状态,以至于各方面发展止步不前,甚至还要落后于其他国家,而李鸿章与统治者的思想不同,他思想与时俱进,崇洋但不媚外,他看好外国的发展。
在我们国家还处于冷兵器时代的时候,其他国家都已经研发出飞机大炮了,在那个落后就要挨打的年代里,哑巴亏吃了太多太多。
而李鸿章当时就已经看清了未来中国的局势,他直言李鸿章告诫后人,在中国想要强大必须先灭了此国,当时所有人都不当回事,结果后来这个国家果真对我们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威胁。
这个国家对中国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了,那便是过去的倭国。
李鸿章在晚清时期对国家还是有很多贡献的,在他的带领下,中国迈出了很多第一步,推进社会发展,让中国能够进步。
没有他,清朝也不会有海军这个职位,在那个时局动荡的年代里,李鸿章必须做到随机应变,才能在面对敌人的猛攻下还能从容应对,但谁让他不是统治者呢,不管做什么决定,在那之前他还要争取皇帝的同意。
面对领导者的无能,和见识短,李鸿章留下的也只能是一声声的叹息。
据记载:“李鸿章功绩无数,他镇压了太平天国,便利用上海富绅的银两引进了洋人的机器设备,在同治二年,他又创办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二个军工企业——上海洋枪三局。”李鸿章是很多行业的创始人,单凭这一点可见他对中国的影响力有多大,他很有远见
对世界的局势早已看得一清二楚,当时日本吞并琉球和法国占领越南这两件事情上,李鸿章直言,中国最大的威胁来自上海。
由于他清楚的知道日本扩张政策内部是什么样的,所以李鸿章断定,离我们如此近的日本将来很有可能成为中国的麻烦,更是说出想要强大必先灭此国的言论。
同治十三年,李鸿章提议购买铁甲舰,组建北、东、南三洋舰队,打造一支中国近代的海防。
李鸿章这一想法当然是好的,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中法战败后,福建水师全军覆没,因此清政府决定“大治水师”,李鸿章借此机会把北洋水师打造成海军,塑造出亚洲最强海军。
如果清廷能够重视起李鸿章的意见,趁敌军不备杀他个措手不及,不能说灭了敌国,让他们损失惨重也是有可能的。
但这些都只是李鸿章的假设,要知道船只舰艇都有寿命,就像我们如今用的应用软件和系统一样,为能长久使用就要不断更新,不然老旧的舰队,最后只剩下雄伟的外观,实际上什么用都没有。
只可惜这支舰队最后还是变成了中看不中用的废铁。
再加上清廷内部矛盾不断激化,打仗购入武器的地方也越来越多,国库也越来越紧张,面对这样的困境,北洋海军的建设同样也意味着要停止倒退。
对于这样的大清,李鸿章有心无力,甚至心力交瘁。
即便李鸿章早就看穿了后来的政局,但清政府依然不作为,对于日本的发展和变革依旧不管不顾,在找准时机后,日本露出了本来的面目,这也正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开始。
如今,我国发展如此壮大,不容任何人任何国家来冒犯,但勿忘国耻是每个人中国人都该做的事。
声明:内容文字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