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此人才能堪比庞统,刘备却遗憾错失,导致诸葛亮最终累死在五丈原
迪丽瓦拉
2025-07-03 11:03:46
0

一、庞统去了,黄权来了

公元214年,对于刘备来言可谓是喜忧参半。喜的是,他终于得到了西川,从此三分天下已成定局。忧的是在攻取西川过程中,庞统意外身亡。

庞统在刘备集团中的地位和作用,可比诸葛亮。刘备能得到西川的首功,就是人家庞统的。所以庞统的身亡,对雄才大略或说野心勃勃的刘备来言,堪称是不可承受的,毕竟魏、蜀、吴三国间,真正的较量这才拉开序幕,刘备就断了一臂。

也许是因为刘备的拼搏之路太过艰辛,所谓苦尽甘来,虽庞统身亡,很快就又补偿了刘备,且是一下子给了他两位堪比庞统的人才,其一是法正,其二便是黄权!

对法正人们都非常熟悉,甚至许多人都认为,刘备能拿下汉中,并斩杀夏侯渊,第一次击败曹操,法正的作用无人能比。但事实是如此吗?显然有待商榷!

因为《三国志》中给出的是这样的答案:(刘备)杀夏侯渊,据(占据)汉中,皆权(黄权)本谋也!也就是说,刘备能在汉中之战中杀掉夏侯渊,占据汉中,都是人家黄权的谋略所致。

当然,如今非要分辨出刘备夺汉中的第一功到底是谁,显然有些无聊,但有个现象却值得后人思索,即,为何如今法正名声显赫,而黄权却低调得不合常理了呢?若想明白这个事,则必须看下黄权的经历。

二、三句能改变历史进程的话

黄权最初本是刘璋手下,在刘璋迎刘备进川时,黄权却是反对派,并发表了意见,道:“刘备骁勇,如今我们请他来,要是把他当下属,那显然刘备会满意。要是平等对待当贵宾,却会造成一国二主的现在,这怎么可行呢……

从黄权这个发言可以看出,他是看出来了刘璋此举等于引狼入室,所以坚决反对。但可惜刘璋却不听。这是史料记载中,黄权的第一次发言。要是刘璋真能听从,恐怕也就不会有刘备进西川这事了。

但可惜,刘备还是被请来了,这一来就不走了,最终拿下西川。黄权也转换身份,成了刘备的手下,深受刘备重用,在刘备当上汉中王后,法正被封为尚书令,而黄权则被封为光禄勋,同为九卿之一。

在曹操打败张鲁占据汉中后,黄权为了让刘备下定必拿下汉中的决心,说了第二句话,道:“若失汉中,则三巴不振,此为割蜀之股臂也。”这句话的关键点是把汉中的重要性,提升到了关系到西川安危的高度。

所以这才有了刘备跟曹操的汉中争斗战!且法正和黄权,这两人也都参与了汉中争夺战,大概真相是,黄权是第一个提出取汉中的大战略,而法正更倾向于“军师”角色,协助刘备完成,故而史书才称“黄权是本谋”,把他提升到了,跟法正同等地位。

刘璋不听黄权建议,丢了西川,刘备听从黄权建议拿下汉中!两相对比,刘璋的失败是必然,虽当时法正归属刘备了,可还有黄权在,可惜也不被重用。反而最后是黄权听闻刘备拿下成都后,依旧不投降,非要看到刘璋的命令后,这才奉令投降刘备。

故而,刘备对黄权是高看一等,毕竟在三国那个“降将遍地”的时代,黄权此举实属难能可贵。但历史偏偏随后,就开了个玩笑!

关羽死后,刘备为替关羽报仇,拿回荆州,称帝后就迫不及待的开始讨伐东吴,史称“夷陵之战”。黄权第三次说话了,道:“吴人悍战,又水军顺流,进易退难,臣请为先驱以当寇,陛下宜为后镇。”

三、夷陵大战的最大损失

这句话的重点是,黄权要当刘备的先锋,先去探吴军虚实,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以让刘备不至于冒险或冒进!但刘备却否决了……而夷陵之战,刘备公认的战败原因之一,便是冒进轻敌!

黄权虽跟着刘备出征,但兵败后被切断了归路,黄权走投无路下投降了曹魏,誓死不降东吴!逃回白帝城的刘备,听闻这消息后,道:“不是黄权对不起我,而是我对不起黄权。”

刘备清醒了,但太晚了,此次刘备夷陵大败,其实最大的损失,就是最终错失了黄权。因为当时法正已死,蜀国就只剩下诸葛亮和黄权了,可惜如今黄权也失去了。

若黄权还在的话,由于黄权的才能不亚于庞统,更难能可贵的是操守严,忠心耿耿,为人低调,必会全力配合诸葛亮,成为蜀国的另一顶梁柱,如此一来是绝不会形成诸葛亮独木难支,最后病死——其实就是累死在五丈原的情况。

但历史没有假设!投降魏国后的黄权,受到了曹丕,还有司马懿的极大尊重,虽身居魏国高官,却从不诋毁过蜀国,对诸葛亮也是分外推崇。为此,曹丕也好,司马懿也罢,都大赞不已。

最后要说的是黄权,还有一个儿子叫黄崇,留在了蜀国,随诸葛亮之子诸葛瞻阻击邓艾时,最终奋战而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一... 我国有句古话叫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而在世界历史的进程,有时候也发生了一些令人啧啧称奇的故事,在第一次...
原创 这... 作者:我方特邀学者包明丽 他叫重耳,属于大器晚成,当年遭到骊姬迫害的时候已经43岁,当上国君的时候已...
原创 清... 引言 清朝时期,英国人是如何处理与地方政府间产生的纠纷的?中国皇帝本人或许不知晓英国人在广州的遭遇,...
原创 忍... 要说皇帝里哪个比较能忍,我看汉景帝刘启是可以排的上的,但不是他自己愿意去争这个名头,而是在他做皇帝时...
原创 他... 民国时期,中西文化碰撞,新旧时代交替,催生出一大批大师学者,可有人认为民国时期的教育不普及,但凡有点...
原创 建... 前言:朱棣和朱允炆,这一对叔侄之间的恩怨情仇,一向是后世吃瓜群众和和作家编剧喜闻乐见的题材。在去年的...
原创 曾... 曾国藩是清朝的重臣之一,四大名臣之首。他为当时的清朝尽心尽力,可是依旧没有扭转清政府的衰落。曾国藩出...
原创 1... 1514年8月23日,奥斯曼帝国苏丹塞利姆一世亲率12万大军在查尔迪兰(南阿塞拜疆)与波斯萨菲王朝国...
原创 为... 现在的人们说起以前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距离现如今最近的清朝,说起清朝立马就会想到乾隆皇帝,此时大...
原创 廉... 战国的四位名将分别是白起、王翦、廉颇和李牧,其中白起和王翦二人是来自秦国,廉颇和李牧则是来自赵国。在...
原创 人... 作为一个封建社会后期的皇帝,光绪的整个人生就像一场闹剧。他的命运悲哀,国运悲哀,甚至连亲情都是悲哀的...
原创 蔡... 前言 1916年11月,在法国留学多年的蔡元培在北洋政府的盛情邀请之下,准备从法国马赛回国,前往北京...
原创 作... 曾经有人将影响世界的大帝国进行整理总结,做过一个简单的排行榜,当然也是有着许多不同的版本,但不可质疑...
原创 讲... 讲到战国四大公子,死得最惨的就是他了! 讲到战国四大令郎,信陵君是魏安釐王异母弟,平原君是赵武灵王之...
原创 抄... 说起和珅我们并不陌生,他是清朝的大贪官,乾隆帝时期他非常受宠信。因此和珅手握大权,朝廷之中没几个人敢...
原创 洪... 在古代封建社会,为了镇压百姓的反抗,打击犯罪,统治者发明了很多令人发指的酷刑,让人生不如死,以此来杀...
原创 清... 在清代漫长的奋斗史中,有光辉的时刻,也有危机阶段,有励精图治的皇帝,更有软弱无力的帝王。三藩之乱、南...
原创 孝... 孝庄太后是个很出色的女人。是出色的女人就会有香艳的故事,孝庄也不能免。传说孝庄曾经以自己的美色,对洪...
原创 他... 说起公子,大家总是想起花天酒地,寻欢风流的那些少年们。但真正的公子又在何处?民国是不平凡也不平静的民...
原创 民... 每当出现民国题材的电视剧时,几个经典的场景必然会出现,一个是租界的洋人巡捕,一个是灯红酒绿的交际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