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的14个儿子最终结局是什么?
迪丽瓦拉
2024-06-28 22:06:00
0

原标题:唐太宗李世民的14个儿子最终结局是什么?

唐朝的建立,秦王李世民居功至伟,在南征北战中李世民的“天策府”里,也网罗了不少优秀的谋士和将领,由他们组合而成的军事集团直接威胁到了太子李建成的地位。

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联合,企图削弱李世民的势力,并屡次对李世民人身进行迫害,还在李渊面前进谗言诬陷李世民,形势严峻下李世民决定奋起反击。

公元626年,武德九年庚申日,秦王李世民率领长孙无忌,尉迟敬德等将领发动“玄武门之变”,设伏射杀了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成功坐上了太子之位。

除李渊三子李玄霸在16岁夭折后,李渊和太穆窦皇后所嫡出一系,只剩下李世民和姐姐平阳昭公主李秀宁,李世民其他同父异母的兄弟年纪尚幼,都没有争权夺利的能力。同年八月,李渊让位于李世民,李世民荣登大宝,即为唐太宗,并开启了大唐“贞观之治”的统治局面。

李世民杀死了同胞兄弟成就“九五至尊”之位,但他的14个儿子却逃不脱“帝王之家最是无情”的宿命,人生之路迥异不同,大多数的下场都惨淡不已,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李世民的儿子们吧。

太子李承乾(公元619年~公元645年),太宗长子,母文德皇后长孙氏;史书记载,李承乾生于承乾殿,以殿为名,但也有说“承乾”这个名字是祖父李渊所赐,取意之“承继皇业,总领乾坤”。

李承乾自幼天姿聪慧,深得李世民的宠爱,8岁就被册封为太子,并有意培养他的政治能力。随着李承乾的年纪渐长又患了足疾,性格也开始叛逆,面对朝臣激烈的上疏批评指责,愈加逆反,和李世民的父子关系也更加恶劣。

李世民面对太子的胡闹,依然没有废太子的打算,但李承乾对一母所生的胞弟李泰深为忌惮,因为李泰不仅深得李世民宠爱,而且对太子之位有觊觎之心。

李承乾暗杀李泰失败后,联合皇族李元昌,凌烟阁功臣侯君集和附马杜荷等人企图兴兵逼宫谋反,事情暴露后,李元昌、侯君集、杜荷尽皆伏诛,李世民爱子心切,将李承乾贬为庶人迁居黔州,在公元645年郁郁而终,终年26岁。

楚王李宽,出生于公元619年,太宗二子,生母不详,应为后宫所出。李宽在620年还在襁褓中时,就被过继给李渊第五子,皇叔楚哀王李智云为子,为其继承香火,封为凉州总管。

李宽很早就夭折,在唐贞观初年被追封为楚王,由于其幼年早逝,没有后人,封号国除。

吴王李恪(公元619年~公元653年),太宗三子,母隋炀帝杨广之女杨氏。李恪血统高贵,16岁时被封为齐州都督,因性情英勇神武深似李世民而受到太宗喜爱,同时也是夺嫡的热门人选,而受到长孙无忌记恨。

在初唐的最大一桩政治冤案中,因房遗爱为求活命,在长孙无忌授意下诬蔑李恪谋反,李恪在长安被缢杀,年仅34岁;李恪临刑前性格刚毅,怒骂长孙无忌搬弄权势,不得好死,死后以吴国公之礼葬于高阳原。

魏王李泰(公元620年~公元653年),太宗四子,母文德皇后长孙氏,与太子李承乾一母所生,李泰聪明绝顶,是太宗最喜爱的儿子。

太宗去哪里都要带着李泰,逾越法礼的宠爱,令李泰一度以为将李承乾拉下马,太子之位唾手可得。自李承乾被废后,太宗不忍见自己手足相残的悲剧重现在儿子们身上,果断的立了李治为太子,下诏将李泰从魏王被贬为东莱郡王。

虽然之后太宗封李泰为濮王,明白自己与皇位彻底无缘的李泰在公元653年去世,终年32岁。李治对李泰的下葬规格用大唐最高的“诏葬”,陪葬品之丰厚令人咋舌,可惜李泰陵墓后世几经盗掘,陪葬品流失十之五六。

齐王李佑(公元621年~公元643年),太宗五子,母为太宗四妃之一的阴妃。李佑天生放荡不羁,不尊法纪,不守本份,爱好打猎又喜结交心术不正的闲散之人。

在手下心腹挑唆下,李佑杀死并肢解了太宗派来监督他的长史权万纪,起兵谋反叛乱,被大唐军队迅速平叛。公元643年,李佑被押解回长安城,贬为庶人并赐死,年仅22岁,后以国公之礼葬于高阳原,因其无子嗣,封号国除。

更可笑的是,正是李佑的谋反,间接导致太子李承乾的谋反之事败露。

蜀王李愔(公元621年~公元667年),太宗六子,母隋炀帝杨广之女杨氏,和李恪一母所生。李愔不务正业,又爱好打猎,经常毁坏百姓庄稼,民间口碑极低,而且为人脾气十分暴躁,经常仗势无故殴打朝廷官员,太宗屡教不改下被削去一半官职和封邑,贬去了虢州。

在虢州继续故态重萌,又被贬至黄州(今湖北黄冈),在政治冤案中,李愔因与李恪同母所生而被株连,贬为庶人而流放到巴州,后面虽然平反,但已无可能再回长安,最终死在流放地。

蒋王李恽(公元621至626年~公元674年),高宗七子,母王氏。李恽任安州都督时,劳民伤财制造了很多器材以及服饰上的好玩之物,离任时整整装了四百辆车,州官弹劾,李治并没有追究。

后李恽被人诬陷谋反,李治便派使者下来调查,李恽惊惶无措下自杀身亡,李治斩杀了诬陷之人,将李恽陪葬在昭陵。

越王李贞(公元627年~公元688年),高宗八子,母德妃燕氏。李贞文武双全,历经太宗、高宗、中宗三代皇帝,官至太子太傅。

在武则天执政时期,因不服武后统治,李贞举兵谋反,后兵败全家自杀身死,唐中宗复位后归还李贞李姓和族籍,唐玄宗时期恢复李贞爵位。

唐高宗李治(公元628年~公元683年),高宗第九子,唐朝第三位皇帝,母文德皇后长孙氏,嫡三子,他不用介绍了吧!

纪王李慎(公元628年~公元689年),高宗十子,母韦贵妃,与兄长李贞一样文武双全,但天生胆小怕事,为人没有魄力,最终因李贞谋反被株连下狱,后被贬为庶人并流放,死于流放途中,终年61岁。

江殇王李嚣(公元?~公元632年),高宗十一子,生母德妃燕氏,史书对李嚣的记载甚少,生年不详,封江王第二年病逝,应该是夭折或英年早逝,无子嗣,封号国除,谥“殇”。

代王李简(公元?~公元631年),高宗十二子,后宫所出,母不详,封代王同年病逝,无子嗣,封号国除,同李嚣。

赵王李福(公元634年~公元670年),高宗十三子,母亲杨贵妃,此杨贵妃非唐玄宗之杨贵妃,官至梁州都督,一生碌碌无为。咸亨元年因病去世。武则天执政时期,李恽之孙李思顺过继李福为赵王。

曹王李明(公元~公元682年),高宗十四子,母巢剌王氏。因和武则天时期章怀太子李贤谋反案有牵连,贬爵零陵郡王并流放至黔州,在武则天授意下,黔州都督谢佑逼死李明,后陪葬昭陵。

李世民一生文治武功,14个儿子却没有几个得以善终的,不是自杀就是被贬,要么早年夭折,生在帝王之家,长期生活在尔虞我诈的政治斗争环境中,天天疑神疑鬼,性格难免产生缺陷,虽然享尽荣华富贵,最终他们的下场都不太好。

为了个皇位和权力,父子兄弟相残的悲剧经常上演,最是无情帝王家,在他们的心里,早就没有了所谓的“亲情”二字了。

(以上文字,如果喜欢,请点个关注!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必删!)

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刚子侃历史”吧!每一期将带给您不同的视觉感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河南发现3座商朝古墓,苏妲己真... 原标题:河南发现3座商朝古墓,苏妲己真实面目被还原,其实被很多人误解 河南出土...
原是殷商后人,发迹于睢水流域,... 原标题:原是殷商后人,发迹于睢水流域,这个民族的文字比甲骨文还要古老 中国的5...
商鞅变法围绕这两个核心,秦国直... 原标题:商鞅变法围绕这两个核心,秦国直接统一天下 商鞅变法之前,秦孝公曾试图进...
《雍正王朝》雍正登基前就杀了高... 原标题:《雍正王朝》雍正登基前就杀了高福,为何放走了有关联的邬思道? (日耀竹...
妲己究竟多漂亮?古尸容貌复原图... 原标题:妲己究竟多漂亮?古尸容貌复原图曝光,网友:不当屏保可惜了! 苏妲己要说...
嫪毐什么来路,能让秦国太后给他... 原标题:嫪毐什么来路,能让秦国太后给他生两个孩子? 从当代的角度来看,老艾显然...
一号车移驾!秦始皇帝陵两乘铜车... 原标题:一号车移驾!秦始皇帝陵两乘铜车马首次在出土地“团圆” 4月18日,适...
和珅除了很贪以外,有哪三点底线... 原标题:和珅除了很贪以外,有哪三点底线一直是很令人服气的? 相信很多人都应该知...
姜子牙为什么要火烧琵琶精,他俩... 原标题:姜子牙为什么要火烧琵琶精,他俩不是一伙儿的吗? 《歪歪看风神》第110...
早在商朝时期,古人可能就已经发... 原标题:早在商朝时期,古人可能就已经发现了吃野生动物会致病 最近,中国人正在面...
夏朝诞生之谜:破解真实的大禹治... 原标题:夏朝诞生之谜:破解真实的大禹治水 本文认为,“鲧堙洪水”与“共工振水”...
嫦娥和后羿真的是夫妻吗?两人其... 原标题:嫦娥和后羿真的是夫妻吗?两人其实没任何关系 说到嫦娥,就要提到她吃丈夫...
和珅死前,为什么还为自己建造了... 原标题:和珅死前,为什么还为自己建造了豪华陵墓? 在古代,富裕的家庭和皇帝的亲...
“辽金宋”第二届全国宋代点茶技... 原标题:“辽金宋”第二届全国宋代点茶技艺斗茶大赛总决赛网络宣传推广大使:孔圣雅 ...
和珅如此聪明识时务,为何乾隆驾... 原标题:和珅如此聪明识时务,为何乾隆驾崩之后他不逃跑呢?原因很简单 众所周知,...
传奇人物洪秀全,建立太平天国后... 原标题:传奇人物洪秀全,建立太平天国后暴露本色,选妃标准太离谱 高中学过历史的...
读书 | 巴西的变革方向——除... 原标题:读书 | 巴西的变革方向——除去伊比利亚之“根” 《巴西之根》[巴西...
凋零的王城——邺城:为何单单辉... 原标题:凋零的王城——邺城:为何单单辉煌于魏晋南北朝?原来根源在这里 我是唐迪...
结局已注定?假如道光皇帝选择“... 原标题:结局已注定?假如道光皇帝选择“硬刚”到底,清朝能否逆风翻盘? 儿时夏日...
唐朝的武力巅峰明明是唐高宗时代... 原标题:唐朝的武力巅峰明明是唐高宗时代,为何人们只提贞观之治? 提起唐朝,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