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代名臣,他凭一己之力,打败太平天国,让风雨飘摇中的清朝苟延残喘,他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中国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中国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而这批留美的学生后来成了中国近代科技发展的主要推动者,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毛主席曾经这样评价曾国藩:“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但就是这样一位晚清重臣,世纪名臣,刚入京时却要靠借钱度日。“八月心斋兄南旋,孙拟在京借银数十两。”(摘自《曾国藩家书.道光二十一年六月廿九日与祖父书》
“孙等在京别无生计,大约冬初即须借帐,不能备仰事之资寄回,不胜愧悚。”(摘自《曾国藩家书.道光二十一年六月初七与祖父书》
上面摘录的是曾国藩写给他祖父的家书,大概的意思就是说亲爱的祖父大人啊,您孙子我呢,在京城什么都挺好的。就一点不好,那就是没钱只能跟人家借帐度日,这个呢,说起来有点尴尬。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你曾文正公,那么大的一个人物怎么会没钱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曾国藩在道光二十一年是什么样的一个身份?道光二十年,曾国藩中了进士,被皇帝授予从七品的翰林院检讨的官职,这个官职相当于今天的中央研究院的研究员,也就是一个副处级的官员。所以,可以知道的是在他写这些家书的时候还不是名震天下的曾文正公。
但他当时好歹也是一个副处级的京官,怎么会过得如此落魄呢?所以有人猜测曾国藩在家书里写这些东西,是跟家里人哭穷去了。这样的猜测可能有其道理,但是笔者认为他更有可能是写给朝廷看的。道光二十二年,曾国藩家的一个叫陈升的仆人跟他吵了一架。本来主人跟仆人吵架也并非什么奇怪的事情。但是陈升吵完架之后直接卷起铺盖走人了,到另外一个官员家里去攀高枝去了,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曾国藩家的生活水平实在是太低了,经常拖延他的工资不说,最关键的是吃的也不好。这个事让咱们的曾大人很受刺激,然后就写了一首诗,诗是这样说的“胸中无学手无钱,平生意气自许颇,谁知傲奴乃过我”。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手里没钱,连仆人都瞧不起自己,一个仆人都比自己都傲慢。
那曾国藩为什么早期的时候这么穷呢?从当时的历史资料记载来看,清政府沿用了大明朝的低薪制度,给官员的薪水定得非常的低。像曾国藩这样的七品官,一年的俸禄大概是90两白银,另外还有45斛(相当石)大米。用大米价格作为换算单位的话,清朝时一两银子大概相当于现在的200多块钱。那么曾国藩当时的工资相当于今天的25000块钱左右。这样的一个收入,就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单身汉都不一定够用的,更何况曾国藩还是拖家带口的。道光二十一年的春节,咱们这位后来吃咤风云的曾文正公还是靠跟别人借的50两银子过完年的。
可能正是因为早期做京官时候的这种艰难的环境,让曾国藩养成了坚毅的性格,为日后的成功打下了基础。本文原创,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