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间刘邦被传天龙下凡,更有甚者被说成是神一样的存在。环顾历史,刘邦前期其实并不得势,只是个小官,但他将秦国的暴政看在眼里,记于心里。那时的刘邦心里还是很善良的,在他斩蛇起义之后,行军打仗的过程中,也有了自己的看法和顾虑。刘邦本身性格偏软,善于妥协,知道自己的不足,听取他人的意见,有着一位出身不佳相貌平平但始终不离不弃的妻子陪着。战争时期的刘邦无论用人还是选计,都能取舍得体,人们相信他就是救世主。
而救世主不需要两个,一山不能容二虎。与其竞争演绎的是西楚霸王项羽,此人力大无穷,有着一副好身手,身边也有很多的忠义之士,就连身边的可人儿也是虞姬那般文韬武略的美女。项羽不像刘邦那样儒软,他很有自己的想法,也常常加之在行军打仗之上,项羽最大的弱点就是他丰富的感情。他多次不杀刘邦,甚至于鸿门宴上,竟因项伯的恳求而错失杀掉刘邦的绝佳时机。
后来项羽乌江自刎,有人说其实他完全可以跳江回到江东东山再起。而当时项羽所看到的,是倒在他身边的那最后一批还肯跟随他作战的士兵和已自尽的虞姬。他知道如果再因自己而生成战事,终将民不聊生。更何况他明白此时的刘邦杀心很重,如果回到江东可能会连累江东父老,到时无论自己还是亲人都难逃一死。所以在最后,项羽是嚎啕自尽的,他选择了妥协。
刘邦开国后因儒弱而心生猜忌杀了很多开国元勋,一直没有尝到胜利该有的滋味。“项羽心中的自己是真实的,他做出的是最正确也是最无奈的选择。”这也是刘邦到死前得到的片刻安宁时才想到的,但是一切都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