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1398年朱元璋逝世,同年浙江出生一小男孩,51年后为大明续命200年
迪丽瓦拉
2025-07-03 22:33:42
0

自古以来明君都需要良臣辅佐,好的臣子就像是君王的智囊团,能够给予帝王极大的帮助。

这一点在历史上也被多次验证过,许多抵足而眠的君臣佳话流传至今,现在依旧被人津津乐道。

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这样一位肱骨之臣,提起他的名字,你可能略有陌生,但是如果提起他所做的一首诗歌,那你一定听过,这首诗就是《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尤其是这首诗的后两句,简直就是广为人知,现在还有人引用这句话。

这首诗浅显易懂,诗歌的后两句说自己粉身碎骨都不怕,只是想在人间留一个清清白白的名声。言辞简单但气势十足,足以看出这首诗的作者必然是一位宁折不弯、贞洁有度的贤良之人。

事实上也确实是这样,这首诗的作者就是我们今天文章讲述的主人公--于谦。

此“于谦”非彼“于谦”,他不是那个相声演员,而是明朝赫赫有名的重臣。《明史》称赞于谦,“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因为出生地的原因,于谦又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看一看一代名臣于谦的人生究竟是怎样的。

前情提要,于谦为之效命的王朝从何而来

根据前文的简单介绍我们都知道了于谦是明朝的一代名臣,那么我们就来简单讲一讲大明王朝的建立和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就算是作为我们了解于谦的一点前情提要吧。

朝代表人人都会背,唐宋元明清,明朝之前是元朝。我们都知道元朝是蒙古族统治的。那么朱元璋是怎么建立起来大明的呢?

说起明的开国皇帝朱元璋,那确实是一个传奇人物。朱元璋出生于一个贫困农民家庭,因为在家族兄弟里排行第八,所以朱元璋又叫做朱重八。少时因为严重的天灾,朱元璋不得不离开家乡讨生活。

他走投无路之下去到了皇觉寺,剃度为僧做了行童。但是之后由于饥荒,朱元璋又不得不离开寺庙,乞讨云游。朱元璋乞讨云游了三年,而这三年恰好是元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的时期。

社会上流传的起义思想对朱元璋也不是毫无影响。后来机缘巧合之下,朱元璋走上了农民起义的道路,就这样开启了他作为开国皇帝波澜壮阔的一生。

随后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朱元璋一路打下了大明江山。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颇有建树,在他的统治下,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

但是再英明的君主也都有老去的一天,同样也逃不过生老病死。于是1398年,享年七十一岁的朱元璋病逝。但是谁也不会知道,就在朱元璋病逝的同一年,浙江出生了一个小男孩。

就是这个小男孩,在51年后凭一己之力力挽狂澜,为大明朝延续了200年的江山。这个小男孩就是于谦。

年少有为两袖清风,名留青史当之无愧

于谦年少时就刻苦读书、奋发上进,文天祥是他的榜样。小小年纪于谦就已经展现出了非同一般的气势,更是被人断言以后必定大有作为。

永乐十九年,于谦考取辛丑科进士,他的光辉仕途就这样开始了。

于谦为官时为民着想,为百姓做实事。在巡按江西时,平反了数百起冤案。在巡抚晋豫时,到任便轻装上阵、访问父老,了解哪些事是需要上报的,是需要真正解决的。

他关心基层百姓的吃饭问题,上书建议给缺少粮食的人分发粮食。古时洪水肆虐,于谦下令修筑堤坝抵御洪水。就这样,于谦受到广大百姓的爱戴。

于谦为官的一段时期内宦官专权,文武百官却个个奴颜婢膝、争相献媚,都巴不得和掌权太监搞好关系。只有于谦,每次就是铁了心地什么好处也不给,别人问起就笑笑说自己只有两袖清风。

但就是因为于谦为人如此正直,记恨他的人不在少数。这些人后来弹劾于谦,想方设法将于谦判处死刑。但是这些人低估了百姓的力量。

在为于谦喊冤的过程中,百姓、官员伏在宫门前齐齐上书,数以千计,甚至还有藩王为于谦说话,就这样那些构陷之人再也不能无视民意,只好放过了于谦。

为官做到如此地步,名留青史可谓当之无愧。

1449年也先大举进犯,于谦保卫京师续命大明王朝

1449年也先大举进犯,当时的皇帝明英宗受人怂恿决意御驾亲征,结果“土木堡之变”发生,英宗在土木堡被俘。

国君被俘,朝野混乱,一时之间人心惶惶,这时翰林院侍讲徐有贞提议说,应该迁都南京。

听到这个提议,于谦以宋朝南渡的故事强烈反驳,并说提议南迁的人应该斩首。

随后,朝堂上也纷纷有人表示支持于谦防守的政策。最终,朝堂上一致决定,由于谦负责筹划部署、调兵遣将,全权负责京师防御事宜,安定人心。

当时,因为国不可一日无君,太子又实在年幼,于是众人都请求立当时负责监国的郕王为皇帝。郕王本不想做皇帝,是于谦认为“社稷为重,君为轻”,选择谁做皇帝并不是因为个人原因,而是因为社稷需要。

就这样,郕王成为了皇帝,号代宗。

而明代宗对于谦十分信任器重,于谦的话代宗总是听从。于谦上书对于战争的建议,明代宗一一采纳,就这样,在于谦的统筹部署下,也先眼见讨不到什么好,便只能想着与朝廷讲和。

在整场京师保卫战中,无论是如何紧急的情况,于谦都能从容不迫地应对。他眼睛看着手指数着,随口说的都是再正确不过的应对方案。接受命令的人都对此感到十分震惊佩服。就这样,于谦保卫京师,成功退敌,为大明朝续命200年。

于谦一生为官清廉,公公正正,但是有一句话说得好,“在乌鸦的世界里天鹅也是有罪的”,于谦就是这句话的真实写照。

因为太过正直遭人妒忌,于谦被诬陷下狱。同样被诬陷之人忍受不来这样的诬陷,急于争辩,但是于谦只是笑着表示,事已至此分辨有何用?

最终,于谦在自己誓死保卫的城池面前被判处斩决。在被抄家时,于谦甚至家无余财。就是这样一位忠臣、诚臣,死于他人构陷,就算最后沉冤得雪,也还是让人悲痛不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原... 五胡乱华,指的是在西晋时期塞外的游牧民族趁西晋八王之乱,国力和军事实力衰弱的时候,陆续建立数个非汉族...
原创 原... 公元710年7月,大唐神都洛阳,史上著名的“巾帼宰相”、风华绝代的一代才女上官婉儿被时为临淄王的李隆...
原创 原... 黄巢起义失败以后,唐僖宗回到长安。这时候,唐王朝的中央政权已经名存实亡。 各地藩镇在镇压起义过程中,...
原创 原... 何晏可能是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最有身份地位的人了,他的祖父何进是东汉末年最有权势的人,当朝大将军,手握...
原创 回... 在五代十国的纷乱时代,一位普通的士兵逐渐崭露头角,他就是后来的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 赵匡胤的早期生活...
原创 原... “(秦王政)八年,王弟长安君成蟜将军击赵,反,死屯留,军吏皆斩死,迁其民於临洮。将军壁死,卒屯留、蒲...
原创 原... 提起明朝,许多人都会对它感到惋惜,因为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没有出过昏庸君王的朝代,第一个连出五位贤德...
原创 他... 朱可夫当得起“战神”二字,翻遍世界史,战神能善终的占少数。但所有的战神不管结局如何,都会在后世留下一...
原创 唯... 【历史】从国际上来看,作为一个国家,总统的权威和尊严就代表整个国家的权威和尊严,在古代中国也有“君辱...
原创 原... 安史之乱的始作俑者是安禄山,但是安史之乱并没有随着安禄山死去而结束,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导致发生安史之...
原创 原... #头条创作挑战赛# 唐朝安史之乱末期,史朝义战败北走,唐仆固怀恩率军向河北追击。在史朝义叛军走向瓦解...
原创 秦... 秦国作为中华上下五千年第一个统一的国家,有着非凡的历史意义。现如今我们很多使用的东西便是从那时候延续...
原创 原... 聊起李世民我们都应该知道,他也算的上一个千古明君。但是他当上皇帝是不光彩的,因为手握兵权发动了历史上...
原创 秦... 历朝历代统治者都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士子更是说出了“为富不仁”这样的话语,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我国...
原创 原... 在东方的欧亚大陆上,崭新的大秦帝国崛起,虽然它的历史相对短暂,却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深刻...
原创 原... 在春秋与战国时期的交替历史中,划定时代的两个关键事件中,最为人熟知的是三家分晋,但鲜有人提及田氏代齐...
原创 原... 1937年9月21日上午,日军轰炸机突然空袭太原,中国空军起飞拦截,这是中日空军首次在太原上空激战。...
原创 嬴... 在中国古代第一个中央集权的朝代就是秦朝,而在秦朝建立之前各个诸侯国进行了长达五百多年的厮杀,最终被秦...
原创 蜀... 我们熟知的蜀汉五虎大将在陈寿的《三国志》中并没有提及,其实这一说法是民间的排名。但是随着《三国演义》...
原创 秦... 战国末年有一段时间,其实是六国翻盘的好机会,当时秦军被信陵君逼回函谷关内,之后几年秦国内部也出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