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7月23日,早上7点多,第55次列车缓缓的从南京方向开来,晚点一个小时后,终于到达上海北站,此时,隐蔽在车站内的几名杀手突然打起精神,目光扫射着每一位出站的旅客,他们这次行刺的目标是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部部长宋子文,那么,这些胆大包天的杀手究竟是谁?实际上,蒋介石如果知道这些人的底细后,也会眉头紧皱,他们的老大就是号称“民国第一杀手”的王亚樵。
站内首先涌出的是普通旅客,当这些人散去之后,位于火车尾部的贵宾车厢才打开车门,两位身着西装的男子,在几名随从的护卫下前后穿过月台,王亚樵等候多时的目标终于出现了,当时的宋子文任财政部部长和行政院副院长以及特别外交委员会副会长,和中央银行总裁及理事会主席,他和王亚樵之间平日里没有任何交集,也没有丝毫矛盾,那么,王亚樵刺杀宋子文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早在两个月前的一天,王亚樵的住所里来了一个行踪隐秘的人,此人见到王亚樵后,直接单刀直入,随手拿出一张20万现金支票,王亚樵当即明白来人的意图,就问道:请问先生的仇人是谁?那人用笔写了一个“蒋”字,王亚樵暗笑一声,说道:原来是他呀,我也正看他不顺眼呢。
来人名叫林焕庭,此人听着有些陌生,但是他的亲家可是当时大名鼎鼎的胡汉民,国民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在党内影响力不浅。由于蒋介石的独裁统治,国民党内部矛盾不断升级,1930年,以冯玉祥、阎锡山和李宗仁为首的反蒋派和蒋介石展开一场中原大战,结果蒋介石获得胜利。
此后,蒋介石筹划召开国民会议,制定《训政时期约法》,所谓“约法”,其实就是使国民党一党专政的合法化,也就是蒋介石个人独裁的合法化,以及一系列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这让很多国府要员心生不满,其中就有胡汉民,12月12日,蒋介石提交了召开国民会议案,会议上,许多人对此都是敢怒不敢言,可是没有人敢伸头反对,只有胡汉民勇敢的站了起来,对蒋介石一顿抨击,这让蒋介石当众难堪,对胡汉民心生怨恨。
1931年2月28日,晚上,蒋介石以宴请议事的理由,趁机把胡汉民扣留在汤山,之后,汪精卫、孙科、唐生智等一些反蒋派,在广州联合起来,于5月18日,成立广州国民政府,身为粤系的领袖人物,粤系这些大佬们当然不能容忍,当然,林焕庭也开始设法营救自己的亲家,于是,反蒋派就顺水推舟给了林焕庭20万支票,让其买通王亚樵刺杀蒋介石,如果干掉蒋介石,就能一举推翻蒋介石为代表的南京国民政府,还能救出胡汉民,此乃一石二鸟之计。
收了林焕庭的巨款后,王亚樵立即成立了行动小组,1931年6月4日,王亚樵的线人来报,说:“蒋介石一行人在庐山度假‘,王亚樵赶紧派人乔装打扮来到庐山,蒋介石正乘坐滑竿外出游玩,来到一片竹林后,一个叫陈成的刺客已经埋伏在不远处,目标逐渐到达射击圈,等不及和同伴联络的陈成直接开枪,由于身处密林,在混乱的枪战中,陈成中弹身亡,而蒋介石则安然无恙,此次事件让蒋介石成为惊弓之鸟,王亚樵想要刺杀蒋介石已是难上加难,于是,反蒋派又给了王亚樵4万元,说道:"刺杀蒋介石有难度,可以把目标换成宋子文”,原来,庐山刺蒋事件发生后,蒋介石深知自己处境堪忧,为了缓和内外人员,密令宋子文逼迫孙科下台,为了打破蒋介石的阴谋,反蒋派把目标转向宋子文,23日清晨,宋子文刚下火车,就遭到枪击,由于宋子文的秘书和他的穿戴一样,身高年龄相仿,埋伏在车站的杀手,把枪口对准宋子文的秘书,宋子文自己则躲过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