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何人们宁可相信刘备是“伪君子”,也不愿承认史书记载的昭烈帝
迪丽瓦拉
2025-07-04 13:32:22
0

都是《三国演义》惹的祸。“显刘备近伪,状诸葛近妖。”演义、戏曲、评书(包括现在的讲坛、影视和网文),面对的都还是老百姓。就像现代战争片一直不肯再现三三制(一个镜头拉不下1个班),真实了就不好看。

古代的说书人没事不让孔明去放放火、借借风、装装神,拿什么给台下听众诠释“用心平而劝诫明”、“显仪从权、开诚布道”?历数记载古今中外大人物、大英雄的儿童读物。你问爱因斯坦为啥这么聪明?十个有九个宝妈会回答。

一、哭出来的天下?

爱因斯坦其实小时候就很笨,是他的妈妈懂亲子教育,经常鼓励他!同理,罗贯中也很难给吃瓜群众讲清楚:什么叫“刘备之仁”?就只好让刘备经常去哭鼻子、扔孩子、丢妻子。为了打天下,在自己手下面前也得像个孙子。如此,便是真的错了。

《演义》名言:刘备是哭出来的天下。纵观《三国志先主传》,明确描述刘备哭泣的,仅:“备过辞(刘)表墓,遂涕泣而去”一段而已。说的是曹操南征,刘表已死。诸葛亮建议应立刻袭取荆州,才能有救。刘备不肯,便正大光明地去找刘琮。

——驻马呼之,琮不敢见。于是,刘备只好去墓前拜别刘表。这里的眼泪,体现的是对故人的感怀。实际上,刘备客居荆州期间与刘表的关系一般,对刘琮亦无亏欠。面对曹军将至、生死一线,他选择了逃亡而非偷袭罢了。

这都还是建立在“刘琮左右、荆州人士多归先主”的民意基础之上。为啥?“非不能,实不忍也”。不仅仅是官吏,《先主传》:到当阳,(民)众十余万,辎重数千两,日行十余里。要知道,古人极不情愿远离故土,那么在荆州即将易主的时候。

是什么让10余万官民甘愿背井离乡,“刻骨铭心”地跟随皇叔呢?“(先主)别遣关羽率百余船,使会江陵。自己却和老百姓以“日行十里”的时速,缓缓南移。期间,《曹纯传》:从征荆州,追其长坂,获其(刘备)二女。

被虎豹骑追打得七零八落,连女儿也丢了,依然选择和老百姓在一起,共赴罹难。用实际行动回馈了这份的信任。这就叫仁——君主之仁。体现的,是“民不弃我心难舍,瞻前顾后心怅然”的善良、质朴、宽厚之心。

二、刘备其人

真实历史上的刘备,并不是一个儒雅长者形象。《彭羕传》:彭羕因受罚,怂恿马超起事。评价刘备时曰:老革荒悖,可复道邪?老革即老兵,兵油子。尽管刘备从小师从卢植,在家庭并不宽裕的情况下修的是儒家正理。

但在求学期间,他“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服。喜怒不形于色,好结豪侠。”骨子里刻着的,是与其出身不符的豪情。由于出身贫弱,没有关系、背景和资本。前期靠的是好勇斗狠、纵横乱世。如:公孙瓒、陶谦、吕布、曹操、袁绍等。

都喜欢纳刘备当自己的打手。即使是到了后期,有了自己的根据地,以主公之躯仍不改阵必临前,身先士卒的作风。裴注:与曹公争汉中。时有不便。而先主大怒不肯退,矢如雨注,无敢谏者。最后,还是法正冲上前去,帮他挡箭,这才退了。

待羽翼丰满,无论是赤壁还是汉中,具体到某场战役中,曹操就没在刘备身上占过便宜。即使是夷陵前期,陆逊也不得不“避其锋锐”。在战术层面,这是一个优秀的师团长。他所欠缺的,是军长以上的帅略而已。

就好比云龙兄在城外:我的卢马和双股剑呢?拿来,给他娘的干他一炮。了解了这样的暴脾气,就不难理解为何当初鞭打督邮的其实是刘备了吧?然而与此同时,刘备也是仁慈的。刘备之仁,在于重感情,讲义气、够哥们。

《魏书》:刘平结客刺备,备不知而待客甚厚,客以状,语之而去。陈寿感叹:先主仁义至斯!当曹操屠徐州城时,是刘备带着数千人马来救陶谦。当袁绍要欺负公孙瓒时,是刘备主动出来助拳。当袁术称帝,曹操号召全天下共讨之的时候。

清冷的平原上,天下诸侯,仅皇叔带着微弱的兵力来响应。刘备算什么东西?惟坚持正义,不畏强暴而已。“让徐州”是真的,讲的是利益面前检验出来的仁义——江湖道义。“携民渡江”是真的,讲的是生死之际检验出来的仁义——绿林豪情。

哪里有什么汉室宗亲。中山靖王100多个儿子——汉末沾得上边的,一板砖下去,在涿县就能砸到几十个。唯独就刘备1人配得上袁绍出城200里相迎、曹操青梅煮酒论群英?刘备确实是“四易其主”,但对比义父杀手吕布,从未背后捅过刀子。

即使是刘璋也是善终。比如今盛世之下,为了一点蝇头小利,便能反目成仇的亲人、朋友、兄弟。在乱世中萍水相逢,却能坚守初心的昭烈帝,便值得肯定。刘备出身行伍,却从未屠过一次城。哪里还需要像曹操那样惺惺作态,一手拿起屠刀。

一手却赋诗“生民百遗一”?众所周知,荀彧、崔琰是走狗烹的代表;张昭、陆逊是权力游戏的献祭。惟关羽死后,先主起举国之兵。惟马超弥留之际,敢倾心托付其弟。黄权江北而降,余人劝说尽捕其在成都的亲属,先主摇头道:那是形势所逼。

糜芳害死关羽,糜竺负荆请罪,刘备当面劝慰,待他如初。陈寿身为晋臣,却赞誉“白帝托孤”乃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为啥?哪有什么“颜如玉、黄金屋”。古代读书人的至高理想,应当是“了却君王身前事,弗计身后名。”

哪有什么家天下?古代君王的至高境界。应当是社稷为公、民重君轻,名为托孤,实为禅让。即使到如今企业危亡之际,又有哪一个平时鼓吹所谓“现代”“狼性”“欧范”满天响的老板,不是第一个想到赶紧破产,保护自己赶紧敛财的?

要检验一个人的品质,利益、生死应当是试金石了。就像很多人认为的,生命都没有了,还要道德有何用。刘备的仁义,正是用生死考验出来的真仁义。

三、为何不愿相信?

其实很简单。一个人的观点,代表着他内心真实的想法。有的人自己做不到。便认为所有人都做不到。凡是这样做了的,便一定是装模作样。你看,他不过是在伪装而已。其实骨子里和我们是一样的,只是演得好罢了。

比起这样的道貌岸然,还是我们“真小人”好啊!于是心安理得地继续自己的“卑微精致自私”。当你告诉他其实是有的,他只会说,我没有见到。即使有,过得也不好。因为在这种人的生活中,身边都是和他一样的人。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不择手段、没有信任、凡事唯唯诺诺。有的人过得比他好,那一定是比他更不择手段,更不讲诚信,更加的猥琐黑暗。一个唯唯诺诺的人,怎么可能想象得到那些成功者的努力,有时会做好付出生命的准备?

一个见利忘义的货,怎么可能相信在这个世界上,还真有为了理想而不惜生命的人?有的甚至拿曹操和刘备来说事。你看,曹操多性情,不遮不掩、爱恨果决。最后还得了天下。为什么要像刘备那样呢?装神弄鬼,虚头巴老的。

结果建立的蜀国还是被灭了。我们也要像曹操那样,快意恩仇,杀伐果断。这样的想法,甚至成为了一时之风,完全是偷换概念。但凡历史上闯出名头的政治人物,其心智必定不简单。维持一个集团运行,不仅需要真心,同样也需要野心。

刘备之所以被称为仁义之君,在于他的本质是仁义的,并不意味着在需要野心的时候,他还要用真心去对待敌人。吕布之所以说是反复无常的,在于他的本质是目光短浅,但并不妨碍他有时也能做出如“辕门射戟”的“善举”。

用普通人,或者当下一些不成熟的企业文化、办公室标签,去揣度华夏历史上的政治人物,何其肤浅。恰恰相反,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没有一点实质背景,靠前半生的隐忍,终于从一介草民,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事业的刘备,才应是学习的榜样。

而放弃这样的一个人,去学本来就有二代背景的曹操,复制性孰强?所得的结果,也就不言而喻了。其实叫嚣真性情的,无非是偷懒而已。给自己找一个台阶,认为:那些过得好的,都不去计较那些条条框框。

然而结果却往往是:当有一天自己只是“小翻”一下,违反了一些“小规定”,就会被逮。他却又要反过来抱怨这个世界之不公了。既想沽名钓誉,又没有那个能力,既眼红别人的回报,自己又不愿努力。长此以往,“韭菜”和“滚刀肉”愈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正... 女将秦良玉,如何力挫皇太极吓傻张献忠? 公元1629年,秦良玉接到命令,率兵奔赴北京阻击皇太极的突袭...
原创 明... 皇帝姓朱和老百姓杀猪吃猪肉有什么关系?在我们现在看来两者完全是毫不相干的事情,但在古代,这确实是关系...
原创 把... 如果说从制度上为曹操上位而铺路的大臣,我们就不得不提到董昭了。董昭字公仁,是济阴定陶人。他被推举为孝...
原创 回... 在明代历史上,除了“靖难之役”燕王朱棣起兵将侄子建文帝赶下皇位这一不正常的皇位更迭外,还有一个著名政...
原创 抗... 1910年一群革命志士设计暗杀大清王朝的摄政王载沣,但因为行动泄密这群革命志士中有不少人被捕。其中一...
原创 1... 1691年,13岁雍正与那拉氏大婚,洞房花烛夜俩人正挽着胳膊喝交杯酒,雍正扭头见陪嫁女秀美,非要3个...
原创 “... “民族英雄”:袁崇焕被凌迟处死,是千古奇冤还是罪有应得?明朝的袁崇焕,相信很多历史爱好者都不陌生,他...
原创 年... 说年羹尧4大特点,第一特点是杀人如麻,心狠手辣,屠杀江夏镇不留一人,连妇孺也不放过;第二大特点是贪财...
原创 1... 1843年,道光传召曾国藩,见他衣服打着补丁,遂大怒。岂料,曾国藩却说,每年俸禄只有129两,实在太...
原创 从... 引言 “逆袭人生”,是当今社会十分流行的一个词汇,意为在逆境中取得成功,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发奋图强...
原创 回... 【我虽姓钱,可我不爱钱!】 老话常说“富不过三代”,但是艾跃进教授曾经有一段关于“富过三代”的演讲,...
原创 西... 01 古龙在《大人物》里写道:笑得甜的女人,将来运气都不会太坏。 望见诸侯带着滚滚烟尘,从四面八方集...
原创 大... 一、从河东薛氏说起 公元614年,隋炀帝杨广坐在龙椅上,对着下面的群臣,正慷慨激昂的阐述:第三次征伐...
原创 1... 1900年,65岁慈禧一份诏书单挑所有列强。8天后,她慌了,立马拟电报想通电各省勤王。不料,电报被盛...
原创 上... 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瞎扯一下,大唐才女上官婉儿,男女通吃的风流史。 武则天称帝,女权主义成了唐朝...
原创 张... 万历皇帝让张居正推荐内阁大学士,张居正再三考虑,推举了礼部尚书吕调阳。吕调阳是嘉靖二十九年的进士,担...
原创 模... 隋炀帝杨广是史书上著名的昏君暴君,翻开史书,我们看不到隋炀帝的优点,即使有,史官也加了主观定论:全是...
原创 巴... 公元626年夏,太白经天,昼见长庚,“天下革、民更王”的谶语让皇宫里的大唐皇帝李渊惴惴不安。这时候太...
翔子:考古界元老早就做出震撼论... 近年来,关于黄帝及其家族的起源地问题,学术界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和研究。其中,一个引人注目的观点认为,黄...
原创 隆... 隆裕皇后叶赫那拉•静芬是晚清的最后一任皇后,也是清朝的最后一个大姓。 慈禧太后是她的姑母,叶赫那拉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