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八王之乱:西晋王朝倾覆的序曲
迪丽瓦拉
2025-07-04 05:02:13
0

温馨提示:全文共5209字,阅读时间约为5分钟

前言

西晋时期,发生了一场皇族为争夺皇位而引发的内乱,由于有八个皇族参与,史称八王之乱。八王之乱堪称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历时十六年,战乱不断,对当时全国不少地区造成严重破坏,秩序一度崩溃,给社会带来灾难。

皇权旁落

1、大业将倾

公元265年,西晋建立,晋武帝司马炎恢复了周曾经设立的分封制。晋武帝的下一个继承人是晋惠帝司马衷。但他生来愚钝软弱。很多大臣因此对司马衷并不看好,甚至有很多人建议换别的继承者。

晋武帝本来也有些顾虑,但是司马衷的儿子司马遹在儿童时候就表现的才能卓越,从小聪慧过人,非常得晋武帝的喜爱。晋武帝为了以后的孙子能够继承大业,于是没有更改意愿,依旧立了司马衷为太子。然而司马衷的才能并不足够继承西晋王朝的基业,为以后八王之乱埋下了祸笔。司马衷没有足够能力守住王朝,使得日后皇权被旁人攫取,霍乱之源已经隐隐形成。八王之乱发生的重要原因是晋武帝司马炎选择下一个继承人决策错误。

西晋认为魏朝是因为孤立无援而导致王朝凋敝,所以西晋建立后就大肆分封诸侯王。魏朝时期,士族力量逐渐变得越来越强大,为了能够拥有与士族相抗衡的力量,西晋就不断壮大皇族的实力,给予宗族亲王们很多特权,宗王的权力迅速膨胀。但是由于缺乏严酷而有效的法律制度,诸侯王权力不断壮大后反而成了中央权力的威胁。分封的诸王,不仅拥有参与朝政的权力,而且还可以拥有各自的军队,允许诸侯王自由进出封地,这些都为之后的乱世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晋武帝司马炎去世后,太子司马衷继承王位,但是晋惠帝没有治理朝廷的能力,这给了野心勃勃的贾皇后可乘之机。皇后贾南风,是晋国的开国元老贾充的女儿,贾南风虽然是个女子,但是有很大的野心,渴望权力,心狠手辣。晋惠帝登基后,外戚,宗族争斗不休,贾南风为获得最高权力而联合诸王,颠覆皇权,直接拉开了八王之乱的序幕。

权力更迭

1、贾皇后专权之路

太熙元年(290年),晋武帝命令汝南王司马亮和杨骏一起精心辅佐晋惠帝。杨骏是杨太后的父亲,为人骄傲自大,飞扬跋扈,十分嚣张,杨骏害怕失去自己的势力,于是排挤汝南王司马亮。晋武帝去世后,杨骏宣读诏书,单独辅政,独揽朝政大权。

虽然晋惠帝天生软弱无能,但是他的皇后贾南风却是一个心狠手辣,野心勃勃的政治家,《晋书·后妃列传》中描述她为“身材比较低矮,眉后面长有一颗痣,非常善妒,爱玩弄权术。”杨骏权力的扩大,引起了贾南风的不满,贾南风为阻止杨骏一个人独揽政权,私底下派人秘密的送信给汝南王司马亮和楚王司马玮,与他们联手除掉杨骏。楚王司马玮带领军队直接进入洛阳之地。贾皇后又利用晋惠帝的名义,以司马玮带兵保护皇宫为理由,围住了杨骏的府邸。楚王司马玮烧了杨骏的府邸,在马厩中找到了杨骏并伺机杀掉了他。因为杨骏的倒台,他的女儿皇太后杨芷被牵连,因此也被废除,关押在洛阳城外的金墉城。杨骏三族都被杀掉,同党也纷纷入狱。

杨骏被杀后,汝南王司马亮开始拥有大权,楚王司马玮本来立了大功,却到头来只被封了一个卫将军。贾皇后没有得到大权仍旧内心极为不满。杀掉杨骏立下大功的楚王并没有被重重封赏,反而远在千里的汝南王获得了大权,这成了两人矛盾的伏笔,汝南王执政后,建议“遣诸王还藩”,本质上他就是想要借此来除掉楚王的实力。贾皇后利用晋惠帝的密诏,激发两个人的矛盾彻底爆发,楚王司马玮奉命杀掉了司马亮及卫瓘。司马亮死后,楚王司马玮获得越来越多人的支持,而贾南风感受到了司马玮迅速增大的权力,她必须除掉这个心头大患。她想到一个计策,贾皇后以司马玮伪造了皇上的诏书为理由,杀害司马亮、卫瓘为罪名,除掉了楚王司马玮。至此,朝政大权落在了贾皇后一个人的手中,她的亲族和各派势力的支持者,一时间都得到了众多的封赏,并且大部分人也在朝廷中担任了重要的官职。

2、太子被杀

贾南风掌权的这八年,社会相对来说比较平静。但她知道诸王拥有军队,就相当于拥有了兵马的权利,因此她害怕有人能够聚集宗室力量,颠覆她至高的权力,而当时确实有一个人可以做到,那就是当时的太子司马遹,他是晋武帝指定的第三任国君,且天生聪慧,机智过人,并且自小就与贾南风不和。贾南风心生一计,她要除掉太子。她命令宫人将太子传入宫中,给太子吃了酒,太子昏昏醉醉中,让太子照着抄写一篇事先写好的文书,这篇文章的内容就是要晋惠帝和贾皇后退位,如果不退位就带兵攻打皇宫。等到抄写完成后,贾皇后又命人呈送给了晋惠帝,晋惠帝看后,勃然大怒,大喊要处死太子。后司马遹被废除太子之尊,囚禁在金墉城。

《晋书·列传第二十九》记载“太子司马遹遇害,伦,秀之谋益甚。”伦就是当时的赵王司马伦,司马伦是太子的太傅,非常善于讨好贾南风,并且拥有了统领守卫皇宫的禁军的权利。太子被囚禁金墉城后,司马伦和谋士孙秀计划要秘密颠覆贾皇后的统治。孙秀担心被废掉的太子司马遹聪明机智,并且很有能力,一旦贾皇后被推翻,那么太子登基,自己一旦没有被重用,自己费尽心思筹划的的一切将成为无用功,于是司马伦、孙秀等人就商量过一段时间再去营救太子,让贾南风杀了太子,然后再打着旗号为太子报仇雪恨。

司马伦、孙秀在贾皇后身边不断吹耳边风怂恿她,让她早点除掉太子这个心腹大患,这样就没有人能再打着太子的名义来复兴帝位。于是太子在金墉城被秘密处死。太子死后,司马伦和孙秀以杀害太子为罪名,以贾皇后秘密伪造皇令为理由,发兵开始大肆搜捕贾皇后及其同党,后废除了贾南风的皇后之名,把她囚禁在建始殿,与贾南风有关的被提升的官员都被通通罢免。贾南风后来被送到金墉城,被金屑酒毒死。

诱发八王之乱的罪魁祸首是贾南风,但贾南风的死去,不但没有制止这场战争,反而加剧了这场战争的发生。公元301年,赵王司马伦废惠帝自立为帝,也成为了唯一一位历史上逼迫自己侄孙而继位的王爷,晋惠帝被软禁于金墉城。

3、三王起义

司马伦虽然掌握了权力,但是他本人并没有雄心壮志与宏图大略,能力也并不突出,在朝中没有什么大的成就与功劳,导致人心不稳,引发了。齐王司马冏,与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兴兵联合,打着勤王的口号包围洛阳,目的是覆灭司马伦的皇帝梦。齐王封地为粮食富饶的豫州,在全国一片讨伐之势中,司马伦在这场战役中最终失败,被囚禁在金墉城,后被赐死。司马伦一党因此也很快被消灭。

公元301年四月,司马冏开始控制朝政。司马颙、司马颖被皇帝赠与高官厚禄。但司马冏拥有大权后,骄傲自大,目中无人,甚至将自己当成了皇帝,沉迷女色,不理朝堂政事,这让其他有野心的藩王开始蠢蠢欲动。

为了除掉洛阳城中对自己不利的势力,李含鼓动河间王司马颙杀掉齐王司马冏。河间王对自己一直被压制的势力怀恨在心,于是兴兵想要攻打洛阳,还将在洛阳的长沙王司马乂拉为自己的同盟,司马冏知道后,立马带领军队反攻。《魏晋南北朝史》记载“长沙王司马乂不满于冏。率兵讨。连战三日,败,又为所杀。”长沙王司马乂不满司马冏,长沙王手中握有天子这张“王牌”,皇帝有难,则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他的阵营之中。齐王军被逼出宫城,军中亲信内部倒戈,齐王被斩首,他的儿子也被囚禁在金墉城。司马乂最终在这场博弈中完成了反杀,取得了政权。

但是司马颙见朝政被司马乂掌握,心中抱有很多不满,他在等待一个可以扭转大局的时机。太安二年(303年),河间王以尊成都王为皇太弟为要求与他联手,让他做皇位的继承人,于是司马颙司马颖联合集结了二十万大军起兵攻打洛阳。长沙王司马乂借御驾亲征的名义集结军队,双方经历了连续几个月的战争,但由于双方征战的时间线被拉长,司马乂带领的军队粮食资源匮乏,然而将士们却誓死效劳,固守洛阳。司马颙的部将张方退守洛阳城外。

永兴元年(304年)初,在面临粮食匮乏,洛阳城被团团包围的危难下,东海王司马越突然发动兵变,打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出奇制胜,将长沙王司马乂关押在金墉城,后司马乂被处以火刑而死。河间王司马颙成为了新的胜利者。司马颖军事实力强大,被大臣拥戴,并册封为皇太弟。

自从成都王司马颖被封皇太弟后,他一直在邺城执掌朝政,引起了大臣的众多不满,而这正好给了东海王司马越一个完美的借口,他带着军队前往攻打司马颖。东安王司马繇见形式不妙,劝告司马颖赶快投降。但司马颖心有不甘,派将军石超率五万军队进行最后的奋力一搏,这场博弈以王师惨败,晋惠帝被俘告终。司马颖改年号为建武,杀死司马繇。

4、引狼入室

经过连年的战乱,两方势力都大大减弱,于是他们开始向匈奴,氐,鲜卑等异族借兵。司马越败后逃回其封地东海,司马颖非常害怕,带着晋惠帝连夜逃往洛阳。《晋书·惠帝传》记载“天下慌乱,百姓饿死,帝曰:何不食肉糜”。意思就是说“在天下荒灾不断,百姓饿死街头的情况下,晋惠帝却说百姓没有米饭吃,为什么不吃肉粥呢。”

司马颙派张方迎接了逃亡的晋惠帝。司马颙剥夺了司马颖的皇太弟之位。取而代之的是,晋武帝最小的儿子,豫章王司马炽。

5、乱世序曲

永兴二年(305年),司马颙打着晋惠帝的旗号,发诏书,要罢免司马越的军权。司马越就带着张方劫了皇帝的车架,天下大乱,我要迎接晋惠帝回都城洛阳的旗号起兵。司马越答应只要司马颙把晋惠帝送回都城,就与司马颙分陕而居。司马颙想答应他的条件,但他手下一员大将张方不同意。张方以关中国服强兵,以遵从天子之意来号令天下为理由,劝说河间王不能接受司马越的条件。河间王决定孤注一掷。在司马越和司马颙谈判失败后,公元305年,冀并两州突然发生变故。北方匈奴进攻中原,鲜卑族也突然来袭。

光熙元年(306年),司马越率领部队将晋惠帝护送到了京城洛阳。晋惠帝将司马越封为辅政大臣,司马越开始自己的权力巅峰。河间王兵败后,成都王逃往了自己的封国邺城,邺城的藩王担忧收留成都王会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于是便用麻绳勒死了成都王。

光熙元年十一月十八日,晋惠帝司马衷死亡,晋怀帝司马炽继位。晋怀帝上位后,封司马颙为司徒一职,即命令他来洛阳任职,不料司马颙在途中,被东海王的手下的人掐死在马车内。河间王的死宣告长达十六年的八王之乱落下了帷幕。

永嘉元年(307年),晋怀帝早就想好了自己新的元号,为永嘉,东海王司马越终于成为了新的辅政大臣,至此,在八王之乱中赢得最后胜利的就是东海王司马越。

南柯一梦

1、岌岌可危

八王之乱历时共计十六年,战乱不断,社会动荡不安,朝廷已无法掌握全国,战争不但消耗了经济,还令无数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地。全国各地被严重破坏,饥荒、瘟疫等灾难与疾病大肆蔓延滋长,百姓们处于水深火热中,无数人民被迫离开故土,成为流民。

西晋王朝本身并没有强大的号召力,它实行的分封制,从本质来说也是在开历史的倒车。在秦汉之时就已经开始实行郡县制。以前的分封制已经被历史证明,分封诸侯王很容易对中央集权产生巨大的威胁。西晋为了压制士族权利的扩大,打击士族集团利益。而分封皇室宗亲,以亲疏远近,封各大小诸侯,使皇族的势力大大加强,成功的拥有了与士族大家对抗的有力武器。可是皇帝忽视了采用分封制,会导致后来各个宗室王侯之间,为了争夺最高的中央权力,不断的进行斗争,大权旁落,不断交替。皇室力量的增加,令各诸侯不再满足于小小封地王,他们开始勾结士族大家,将自己在朝廷参政的权利不断扩大。分封之时,皇帝许诺,诸侯可自由进出京城封地之间,并且拥有各自的军队,这样一来,即使京城遭遇外族攻打,各个诸侯王可以带兵勤王,救皇室于危难之中。自由的参政,不断扩大的军队,士族的支持,让诸侯王们再也没有理由压制自己对于皇位的觊觎和野心。

2、皇权崩塌

长达十六年的内乱纷争,成了拆解皇权统治的利器。中央岌岌可危,地方崩乱不堪。统治阶级因为不断地争斗,没有精力去好好治理天下。在此期间,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这使得晋王朝的统治力急剧下降。而在这个时候,北方各个游牧势力开始抬头,随着斗争范围越来越大,他们开始大肆进入中原。八王之乱中外族屡屡参与中原战事,经历“八王之乱”的晋政权,已经岌岌可危,还伴随着游牧民族的到来,更是使局面更加无法控制,引发了后来的五胡乱华及十六国时代,黑暗时刻已经降临。

总结:

东海王司马越虽然在八王之乱中成为了最后的赢家,但他在担任辅政大臣的期间,根本已经无力再抵抗北方不断壮大的匈奴汉国政权,此时的他没有反省自己已经身处危机之中,反而大肆杀害朝廷中有权有势的重臣,导致人心涣散,最终分崩离析。在永嘉四年(310年)司马越带着大批军队及大臣、皇室亲族离开都城洛阳,导致洛阳因为无军队驻守防御,盗贼不断出现,竟然在京城大肆抢掠。司马越死后,他带领的大军以及大批王公大臣在平城被汉将杀死,不久洛阳经历了历史上的“永嘉之乱”,洛阳彻底陷落。

晋怀帝死后,秦王司马邺在长安即位。建兴四年(316年)被俘后被杀,西晋自此正式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参考资料】《晋书》《魏晋南北朝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伊... 《——【·前言·】——》 在伊朗的一次考古发现中,一张元朝的羊皮信让学者们震惊不已。 羊皮信上写的内...
原创 为... 前言 秦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竟是"四代乱政"这短短27年。两位国君被杀,一对母子被抛尸深渊,八位...
原创 此... 听过“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吗?在历史上,还真有这么个人,他不仅明知有虎,还故意把自己送进虎口。这...
原创 对... 征和二年,大汉皇后卫子夫自缢,震惊朝野! 卫子夫是汉武帝的第二个皇后,她出身平民,原本是平阳公主府歌...
汉代玉器除了金缕玉衣还有些啥?... 汉代玉器是中国古代玉器发展史的一个高峰。澎湃新闻获悉,12月19日,“宜子孙——汉代玉器集萃”展在良...
原创 为... 前言 巍峨高耸的太行山脉,雄壮而又陡峭。它绵延八百余里,横跨北京、山西、河北、河南三省一市,就像擎天...
原创 震... 【震撼揭秘】泸定桥:人力扛鼎的桥梁传奇 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的大渡河上,矗立着一座古老而雄伟...
原创 收...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
原创 戴... 在革命年代,间谍是极其危险的人物,一旦被发现,将会遭受极其严厉的惩治。然而,有位“间谍”却格外的与众...
原创 开... 严于律己 唐亮将军生活朴实,从不因自己过去的功勋而骄傲。对于自己是严格要求,对于身边的人同样如此!当...
邻水邓氏联谊会工作稳步推进 这句喊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四海寰宇的邓氏家族的口号,是我们的心声和愿望。邓氏族发南阳,写进国史家谱,无...
原创 他... 他可以说是军统中活的最大的特工了,戴笠亲自介绍进军统,还当过他的秘书,因为戴笠,毛人凤和他都是江山人...
原创 李... 贞观23年,大唐皇宫内,秋风肃穆,落叶缤纷。 唐太宗李世民,这位开创贞观之治的英明君主,已至暮年,病...
原创 1... 1975年蒋介石病逝,蒋经国为何不得“大统”,严家淦上位真相 如果说,当一个位高权重之人将要不久于人...
原创 南... 1955年被授予开国少将军衔的798人中,有几位资历是很深的,即便评上更高的军衔也不奇怪,之所以低配...
原创 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注...
原创 日... 黎明的光芒还未完全驱散太平洋上的黑暗,珍珠港的宁静被一阵阵飞机引擎的轰鸣声打破。1941年12月7日...
薛城遗址明确为南京地区已知年代... 记者从12月19日召开的“南京文明之光——高淳薛城遗址考古阶段性成果专家论证会”上获悉,薛城遗址被明...
原创 他... 标题:他是被历史黑的最惨的人明明造福后世但都只记得他一无是处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人物的命运如同过...
“饿殍遍野”中的“殍”,不读f... 饿殍遍野,是个成语,形容老百姓因饥饿而大量死亡的悲惨景象,出自先秦·孟轲《孟子·梁惠王上》:“庖有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