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一位清朝的王爷,位高权重,到底能够掌握多少亲兵?
迪丽瓦拉
2025-07-04 06:33:34
0

清朝是一个等级制度十分森严的封建王朝。而在清朝的皇室宗亲当中亲王的位置要比郡王更高一级,在这样的情况下亲王府中通常大概会有60个侍卫,而其中贴身护卫占20个。而郡王府通常会有45个侍卫,其中贴身护卫占15个。

而更重要的是,这些侍卫他们的信息都在中央登记造册,皇上一查就成查到,这样一来通很大程度上度杜绝了亲王和郡王豢养私兵的可能性,所以从根本上来说这也是一种皇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方法。

中国古代社会是封建社会,而且封建社会当中人和人并不是生来平等人,从一生下来身份上就有着很大的差别,有的人生下来就是皇帝有的人生下来是普通的平民,要严格按照三纲五常去划分社会等级进行生活。

而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朝代是清朝,在这个朝代人们也严格的按照等级进行生活,首先是在人和人之中会分出皇室和普通老百姓,而在皇室之间也会分出不一样的等级,因为皇室宗亲有很多人口。古代的皇帝都有三宫六院,所以会生很多的儿子和女儿。

而皇帝只有一个,所以剩下的那些儿子也需要有一些爵位。除了皇帝,皇室宗亲当中位置最高的首先是亲王然后再是郡王,再往后可能会有贝勒、贝子等等。

而这些皇室宗亲按照等级不同,他们平时生活当中得到的生活费用和一些生活用品,也都是不一样的。皇上不管吃穿用度用的都是最好的,叫御用品,而其他的这些皇室宗亲会按照自己的等级,所用物品规格和品质依次降低。

除了吃穿用度之外,皇室宗亲他们的府上,就比如亲王府和郡王府上,守卫的人数和守卫的品阶也都是有区别的。其实在最开始的时候,这些亲王和郡王他们会培养自己的一些可用之人,因为清朝能够发家就是靠着八旗制度。

而八旗的旗主中有很多人就成为了亲王和郡王,而每个旗主手下都有自己的旗人,所以,刚开始的时候,亲王和郡王都有自己的亲信和自己的守卫队。但是后来这些旗主,也就是亲王和郡王他们的势力越来越大,于是就会威胁到皇权,尤其是清朝成立之后皇太极上位之后。

一旦影响到皇权的稳固之后,皇帝就会采取手段去对这些亲王和郡王的势力进行控制,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把军事权力收归到皇帝自己的手中。所以皇太极就推行了府兵制度,也就是说不允许亲王和郡王养自己的私兵。

保护亲王和郡王的这些守卫,必须是由皇帝有皇家派给你的。这样一来就说明这些士兵和守卫他们隶属于朝廷,而他们拿的俸禄,也是由朝廷直接拨给的,并不是从亲王和郡王府中拨给的。这样做的好处一方面是可以巩固皇帝自己的权力。

而另一方面的话也可以减少亲王、郡王府的支出,因为有的亲王和郡王可能不需要那么多的守卫,那空闲的那几份俸禄就可以直接拨给亲王府、郡王府留做他用。

但是府兵制也有另一个缺点,那就是这些侍卫、守卫拿的是公家的钱,基本上就是死工资,所以在工作当中就没有那么大的积极性,但是的确对皇权集中还是起了很大作用。

而关于这些亲王和郡王府上的侍卫数量有严格的等级和数量控制,首先是亲王和郡王府上的侍卫也分两种,一种是贴身护卫,一直随着亲王郡王行动,亲王和郡王在府中那么贴身护卫也在府中,如果亲王和郡王要外出贴身护卫就会随之外出。

由于贴身护卫的工作难度更大一些,所以贴身护卫也是从品级更高的侍卫中选出来的,而且这部分侍卫更被亲王、郡王信任,虽然都是由朝廷派来的,但是随身侍卫还是要对亲王郡王本身有一定的忠诚性。而在清朝的时候亲王因为等级更高可以有20个贴身护卫。

郡王要减掉五个,只有15个贴身护卫,而且他们这些护卫的名字和家庭背景都是在朝廷有记录的。除了贴身护卫之外,亲王府和郡王府当中还有普通守卫,守卫就是一直守护在府邸当中,不会随亲王和郡王四处移动,那他们平时的工作就会相对简单一些。

所以从事这项工作的士兵,他们的等级也稍微低一级。亲王府中可以有36个守卫,郡王府大概是30个守卫。而且,由于亲王的地位比郡王要高一些,所以亲王府中的侍卫一般是正四品的品阶,而郡王的话要看情况可能是正四品,也可能是正五品。

所以这样看来亲王府的所有侍卫加到一起也不过才不到60个左右,而郡王府的话就是最多45个。当然这并不是亲王府和郡王府所有的奴仆的人数,因为一个王府很大程度上像一个微缩的皇宫,也是有很多不同的职位。但是其他的重要职位,基本上也是有朝廷中央安排的。

就比如说管家这种职位。皇帝既要确保自己拨给亲王郡王的人数够用,以免被世人诟病,另外一方面又要控制好数量,不让他们有其他行动的可能。这样看来,亲王和郡王就相当于完全被皇帝控制在了手里,而且在这样情况下亲王和郡王基本上是没有豢养私兵的可能性。

因为如果一旦他们动了这样的念头开始采取这样的行动,皇帝一定会有所察觉,那么就相当于把觊觎皇权的心思放在明面上,一定会遭到皇帝的打压。

其实皇帝这样的做法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因为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国家,都是因为藩王或者是其他的皇帝的兄弟势力过大,而导致国家倾灭,就像一句中国老话说的,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清朝虽然是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但它也是中央集权到达了顶点了一个王朝,皇帝用各种各样的办法,加强自己的权力,就比如说通过府兵制度来控制亲王府和郡王府的侍卫人数以及侍卫的品级来达到对他们的权力的削弱,保证自己的安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此... 古代有很多的王朝,自然就有很多的皇帝。而这些皇帝并不是各个都是能心系天下完成大业的,甚至有些皇帝现在...
原创 兄... 朱元璋出身贫寒,推翻元朝统治建立了明朝。朱元璋是起义,从零开始建立了新的王朝,同样他一个人的力量,是...
原创 上... 上世纪末的黑帮大佬,带200名小弟灭外省黑帮,坐拥上亿资产 导语:说起黑帮,相信大家最了解的还是电影...
原创 探... 唐高祖李渊,我国历史上一位看似比较平平无奇的皇帝。 有些人看似很平常,其实他们很有野心,李渊就是一个...
原创 比...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大家好,我是大鹏,今天我来讲一下,汉代第一大侠晁错,背锅的故事。 汉...
欧洲如何破局“内卷”:文化、制... 第一层思索,欧洲人宛如虔诚的信徒,坚守劳动法的神圣殿堂,社会福利之网严密而坚韧。然而,当疑云缭绕心头...
27公里长城,14年步履不辍!... “小时候跟着家人去边壕玩儿,就有一个疑问,古人在这儿修长城有什么用呢?这个问号使我在追梦的路上越走越...
原创 军... 1935年2月,长征红军沿着川黔边界向西急进,进入云南境内。一天,红三军团四师十团在云南扎西城附近一...
原创 王... 近来,隐约听说,语文课本中将删除选自史记的《陈涉世家》。众所周知,此文讲述的是秦朝末年,陈胜吴广大泽...
古籍里的运河 | 探寻运河“原... 编者按: 生生不息的大运河孕育了两岸繁盛的文化,这些文化印记至今仍保存在浩如烟海的文献典籍里。202...
原创 坑... 春秋四大名将,长平一战封神的人屠白起,灭燕赵,破楚杀项燕的王翦,还有就赵国的两位名将。 廉颇,李牧。...
​刘火:读白居易《初授拾遗》引... (日本1618年那波道圆本,现藏东京大学东洋研究所) 读《白氏文集》,白居易有《初授拾遗》:奉诏登左...
原创 靖... 宋徽宗赵佶是宋朝的第八位皇帝,其实他的性格轻佻,做一个风流才子还差不多,压根就不适合做天子,有句评价...
原创 老... 截至目前为止,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总计为6000余万,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了大多数国家的总人口。 因此...
原创 私... 少年时期,林彪有一位私塾老师叫李卓侯,他对林彪有一句评语,真可谓是一语成谶,没想到许多年后,完全契合...
原创 “... 重庆奉节白帝城,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不论是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又或者白居易的“白...
原创 6... 1961年,新中国一开国大将逝世。令人奇怪的是,当他去世的消息传到蒋介石那里时,老蒋却瘫倒在沙发上,...
原创 孙... 大家好,龙傲很高兴与大家一起探讨古代历史以及闲评文学作品。我们一起来探讨三国时期的这段历史。第五十五...
原创 秦... 秦国历代君主是如何把秦国从附庸国发展到秦王朝的,其中让秦统一天下最大的功臣是谁?一起了解秦国历代国君...
原创 曹... 东汉末年,曹操能够从一个阉宦之后成为统一中原的大诸侯,除了他的雄才武略外,最为重要的就是他的家族所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