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宇文邕是南北朝时期一代明君,在位时期是有机会统一全国的,但宇文邕的命运和柴荣很像,他在位时天下一统大势已经明了,柴荣在位时天下一统大势也已经明了,宇文邕正直壮年36岁就死了,柴荣39岁也死了,他们都是乱世的雄主,都是能一统天下人,可惜都英年早逝。
而且宇文邕的情况可比柴荣要好的多,他统一了北方南陈巴掌大点的地盘早晚会被灭的,可能秦以后,周这个名字不吉利吧,没有认可一个能国祚绵长的,可能是但凡有雄才大略者,多爱亲历亲为吧,这样就容易伤劳身体,英年早逝。
宇文邕亲政后,首先采取措施,加强中央集权。他废除了宇文护时期的军事衙门,由自己直接控制军队,又限制宰相权力,使大事决策权归于皇帝。为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周武帝实行了休养生息的政策,下诏称:“为政欲静,静在宁民,为治欲安,安在息役。”武帝又奖励农耕,减轻赋税,并多次下诏释放奴婢,杂户。一系列的措施提高了民众的生产积极性,大大促进了经济发展和民族融合。宇文邕又严明律法,惩治贪贿,打击不法豪强。针对僧尼,寺院过多,造成严重影响国家赋役收人及兵源等问题,周武帝发起了一场废佛运动,使北周政权获得了大量劳动力,为其统一北方集聚了足够的人力物力。
和高欢的北齐相比,高欢是血统上的汉人,但是鲜卑化了,手下有九成以上的鲜卑精锐之师。宇文泰是血统上的鲜卑人,但是汉化了,手下鲜卑精兵太少,只能依赖汉族豪强,所以最终被汉人摘桃子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这个桃子里面有很大一部分汉人的贡献。对于宇文氏来说,成也融合,败也融合。
后来关陇集团崛起时间也大致是那个时候,主体应该是汉族关陇士族豪门的地方军,也就是士族团练变为正规军,鲜卑不过几万人,起码主体是汉人,门阀是汉族豪门才有的,不拉汉族豪门这个虎皮,被灭是迟早的事。不过也是从他之后再加上隋唐时期开始兴盛的科举制,中国致西汉末年形成到南北朝时期鼎盛的世家土族势力控制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的情况才慢慢被消灭,极大的触发了基层人民为国分担,为己奋斗的积极性。
宇文邕在位时期做过的另一件大事就是灭佛,中国历史上有“三武一宗灭佛”的说法,他是其中的一个,还有北魏太武帝,大唐武宗,后周世宗。这些人都很有能力和抱负,但又都非自然死亡。
当时佛教得问题不是外来不外来的问题,而是当时僧尼们手里拥有大量土地,一部分是国家分的,一部分是信众供养的,有一部分是老百姓抵押的,土地落到僧尼的手中是不用交税的,当年的和尚和财主一样,寺院放债收租也不用纳税,囤积了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出家逃脱兵役导致国家劳动力不足,不生育导致社会人口不足,收敛财富导致国家经济受到影响,所以灭佛也就成为了必然,其实灭佛与兴佛都是统治者为自己统治需要而制定的政策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要是北周武帝灭北齐之后,能活着灭了南陈统一中国,也就没隋文帝什么事了,隋文帝能力没有周武帝大,这是真的,隋朝厉害是建立在北周基础上的,但是隋文帝是彻底汉人,文化政治制度上彻底恢复汉制,这也是一大进步,但是说周武帝如果统一南方就可比肩始皇帝汉武帝,那就过了,始皇帝、汉武帝都可以说是千古一帝,宇文邕想要比肩这两位帝王,统一天下也就完成一半,还需要在对外战争中取得卓越耀眼的功绩。
上一篇:探寻一座城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