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9月23日晚上,此时正值国丧期间,而2名在毛主席病重期间一直在毛主席身边值班的两名领导人,在这天晚上,秘密筹划着将会影响整个中国接下来整体局势的大事。
在15号院谈话的两人,当一人拿出自己亲笔写下的几条语录时,另一人却只是接过去,大概扫描了一眼,便将那手写的语录放在一旁,那人再开口就是:“斗争发展,不能再用语录斗争了。”
此二人正是华国锋和汪东兴,被那句不能用语录斗争点醒之人正是汪东兴。一向将自己武力值加到最大的汪东兴,突然醒悟过来,发现在长时间以来,自己最拿手的武力,一直被自己抛在了脑后。
“开会,并不能解决现在的问题,对于现在这种局势,直接将人抓起来,隔离审查,是最有把握、最有效的方法,不仅能够不费一枪一弹,还能解决问题,从全国范围来讲,这样的做法,是最为妥当,损失最小的方法。”见自己的话对汪东兴起了效果,华国锋顿了顿后,便接着说了下去。
脑子里刚转过弯的汪东兴,瞬间就兴奋了起来,直接就表示,自己很是赞同华国锋的想法,但是,过了没几秒,汪东兴整个人就焉儿了,张了张嘴,看样子是想要说什么,最终又没有说出口。
见汪东兴左右为难的样子,华国锋心里就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随即表示:“既然我下定了这个决心,其他的顾虑就要将其抛之脑后了,你只管配合我,其余的一切都交给我,倘若中间出了差错,这件事毁了,所有的后果我一人承担!”
华国锋的话,瞬间就使汪东兴羞红了脸,都讲到这份上了,自己竟然还在犹豫。
自从9月9日凌晨,毛主席逝世之后,一直兴风作乱的“四人”,更是将夺权行动“提上了日程”,当时的中国再次陷入了飘荡之境,所有人都在寻找拨开云雾的途径。
而这一次,华国锋的相约,直接给陷入迷茫的汪东兴,指明了一条光辉大道。
直到10月2日叶剑英的主动上门,提出“以快制慢”、“主动出击”的想法,汪东兴便彻底坐不住了,当晚,两人便通宵制定了“粉碎四人”的初步行动方案。
自此,一场拼速度的较量彻底展开。四天后,做好万全准备的汪东兴带着一众警卫员来到了中南海怀仁堂,一场抓捕行动随即展开。
果然,“快刀斩乱麻”一句话放在任何时候都不过时,在这场“粉碎”的行动中,汪东兴的这把“快刀”成功斩断了“四人”这霍乱中国的“乱麻”。
作为离毛主席最近的人,负责毛主席安保工作三十多年的汪东兴,在他本人看来,这次彻底“粉碎行动”跟往常一样,是在完成毛主席托付的任务,是他为毛主席完成的最后一项任务。
一、主动辞职结束政治生涯
1977年8月,在中共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政治表现突出的汪东兴成功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此时的汪东兴的政治地位达到了顶峰。
然而,就在他的政治生涯越走越好时,汪东兴竟做了一个令国人震惊的决定——主动请退,彼时的汪东兴64岁,若是从国家领导人普遍年龄来讲,64岁正值事业上升期,还有很长的路可以走,可是,前途无限的汪东兴,面对众人的疑惑,他只说了九个字:“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是的,在汪东兴看来,已经摸爬滚打几十年的他,现在到了给后辈留机会的时候了。“长江后浪推前浪”,年轻的后起之辈,有着超前的眼光和想法,是带领中国焕然一新的“新主人”,把机会让给年轻人,对于党和国家来说,无疑是一件大好事。
尘埃落定,了无牵挂的汪东兴,之后就回到了自己的家乡,然而,他的晚年生活却活得很是精彩。
一直向往文人生活的汪东兴,顺从了自己的内心,担任了《弋阳县志》的编辑顾问,开始了帮助家乡编史修志的“文绉绉”的“事业”。即使带着老花镜,他依旧热情满满,题字、留名、查资料、审稿,样样都要身体力行,从来没有流露出一丝不耐烦。
除此之外,汪东兴好像要尽力弥补自己年轻时只凭借武力,而忽略文化之事,《汪东兴日志》、各种毛主席回忆录等各种各样的文章,之前从未接触过的汪东兴都尝试了个遍,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和亲历者,能够将他的所见所感展示给世人,也是世人的一大幸事了。
“斯人已去,思念犹存”,离开了政坛的汪东兴,除了写书看报之外,唯一一件世人皆知的坚持,便是给毛主席庆生和献花纪念。
晚年时期,即使自己年迈、腿脚不灵活,汪东兴年年都会坚持亲自到毛主席纪念堂去献花,和毛主席聊天,他的家人也不例外,都要跟着他一同前往悼念。直到2015年,年龄高达一百岁的汪东兴,因病抢救无效,与世长辞。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汪东兴和毛主席两人有着过命的交情和友情,汪东兴是毛主席最信任的警卫员,而毛主席也是汪东兴最为敬佩之人。
二、毛主席最信任的警卫员
若要就毛主席最为信任汪东兴这个警卫员来谈一谈的话,1960年的“抓老鼠”事件绝对是代表性极高的。
1960年,这一年的时间里,为了了解地方各省的真实情况,毛主席一直奔波在到各省审查的路上,天津、武汉、上海……,然而在视察期间,地方各省市并没有出现问题和纰漏,而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却出了问题。
在视察途中,毛主席慢慢地觉察到身边工作人员的不对劲,他发现工作人员极大可能在收受地方的东西,小到布料、吃食,大到手表等贵重物品,这些在当时物资极度缺乏的情况下,无缘无故收受这些物品的行为,更是需要被抵制的。
现在身边的工作人员,已经开始借着自己的身份收受东西,慢慢地,就很有可能演变为贪污腐败之人,为了杜绝贪污腐败现象的发生,毛主席当即就暗下决心,要从根本上、思想上解决掉这个埋有隐患的“毒瘤”。
这一次的整顿和清查工作,毛主席自然要交给信任之人去做,于是,便出现了在毛主席的紧急命令之下,收到召唤的汪东兴,连夜从江西省九江市赶回首都北京。
一见到汪东兴,毛主席直接开门见山:“我让你提前赶回来,是让你来“抓老鼠”的!我身边有很多只老鼠”
何为“抓老鼠”?解决身边工作人员的思想作风问题,彻底清除祸根,直接斩断腐败发生的可能性。
在当时那种情况之下,完全可以直接定义私自收受的违规行为为路线问题,但是,考虑到物资确实很是紧张,一向待身边工作人员非常宽厚的毛主席,只是将其定义为了思想问题,让汪东兴按照整顿思想作风的方法去做,与此同时,毛主席却特别强调了一点,一定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不能留有残根。
为了给接下来的整风运动做下铺垫,毛主席还亲自召集了身边的工作人员,开了一个大会,在会中,毛主席很是了当地就将自己对于私自收受地方东西行为的批评与反对,表示自己绝不允许身边的人借助职务之便,私自收受贿赂,若是真有私自收受的行为,劝其就此停手,之后再犯,一经发现,必定严惩。
有了这场大会,汪东兴接下来的整风运动就好办了许多。
随即,从十月份开始,汪东兴便开始带领着那些工作人员学习毛主席之前发表的报告,就连大家了解的滚瓜烂熟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都重新学习了多遍,
其余的各项规章制度也成为了大家学习的中心,这场严格、透彻的整风行动,在汪东兴的带领下,整整进行了五十天,在这将近两个月的时间里,那些工作人员每人每天都要拿出半天的时间学习。
不得不说,这场整风运动效果很是显著,从被迫学习到主动学习,一些工作人员在思想整改的过程中,纷纷主动承认的自己的错误,还拿出了坚决改正的态度。
经过那些工作人员的坦白,这才发现,原来在毛主席去到各省市期间,向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送去当地特产的地方同志不在少数,在当时很多物品都是定量供应、需要票据换取的情况下,即使花了钱购买,也是错误的,即使是一块肥皂都要上报。
坦白局之后,毛主席很是欣慰,对于工作人员主动承认错误、进行坦白的态度,很是满意。随后,毛主席也没批评,只是让那些同志用价值相当的物品还给地方,若是能原件退还自是最好的,即使一条毛巾,一个西瓜都不能漏掉。
可是,那些收受的东西一般都是生活必需品,工作人员们早就用掉了,为了能够偿还,甚至有些人必须将这个月的工资拿出一大半,在当时那种三年自然灾害刚刚结束的情况下,工作人员的工资本就被缩减到了最低,只能够得上一家人的吃喝,这一下拿出那么多钱,一家人都要跟着受苦。
在得知这种情况之后,毛主席主动提出用自己的工资帮那些同志们偿还。要知道,当时的毛主席的工资每月只有四百多块。在代替同志们偿还后,本就不多的工资直接花去了三分之一。眼见工资马上要花去大半,毛主席甚至直接拿出了自己的稿费,来退赔。这大大小小的退赔,在60年这一年前后的时间里,毛主席竟花去了三万多。
然而,那场整风运动结束时,刚好是毛主席的生日,毛主席67岁的生日宴上,没有一样肉菜、也没有好酒,只有着普通不能再普通的素菜,尽管如此,毛主席却很是开心,他很欣慰,在座的各位工作人员没有因整风被送到检查机关。
当然,对于负责这场运动的汪东兴,毛主席表示自己一向信任他的办事能力,这场“抓老鼠”行动很是成功。
那么,为何毛主席会如此信任汪东兴?汪东兴究竟有何能力能够留在毛主席身边三十多年呢?
三、替毛主席等敌人到来
1916年出生于江西农民家庭的汪东兴,年龄很小时就参加了革命,尽管年幼,他却一直积极地做些力所能及之事,内心的革命信念非常坚定。在16岁时,就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投身于革命第一线。
经历过长征,有着丰富经验且战绩突出的汪东兴,在抗日期间凭借着傲人战绩,频频被人在中央领导人面前提及。直到解放战争初期,毛主席和中央领导人身边警卫员的短缺,给了汪东兴一个契机。
一向在各项考核中都拔得头筹的汪东兴,很是顺利地就成为了毛主席的一名警卫员,在接下来不久后,有勇有谋的汪东兴凭借着出色的表现,彻底成为了毛主席身前的“红人”。
1947年3月,当时的蒋介石一直在暗中筹划,拿下中共中心延安。好在毛主席早已料到,在胡宗南率领着14万大军进攻延安时,我党部队已经撤离了延安。
然而,面对我军的撤离,胡宗南并未放弃追击,1947年6月7日,毛主席和党中央所在的王家湾受到了国民党第29军的袭击。很快,毛主席就根据大局作出了判断,命令党中央向西撤离,不再按照原计划行军。
眼看国民党军队就要打上来了,毛主席却让其他人先走,不顾众人的反对。直到被身边众人烦得不耐烦,毛主席才说了句:“没看到国军,我不走。”,说完还不紧不慢地点了一支烟。
知道毛主席“一旦做了决定,十头牛都拉不回来”的执拗脾气的众人,很是无奈地愣在原地不知该如何是好,最后还是让周恩来求助,得到了这样一句话:“既然主席想要见见敌人,那就找个人替主席见见,让主席先走嘛!”
就这样,这个替毛主席留下来见见敌人的任务,便落在了毛主席身边的警卫员汪东头上。
深夜,毛主席等人趁夜撤离,留下了汪东来和一个人数稀少的加强排,埋伏在王家湾。这一场实力悬殊的战役,汪东兴依旧暗下决心要打得漂亮。
仔细排查地形,提前埋伏在制高点,沉住气等着敌人,来个瓮中捉鳖。
次日上午九点,敌人的先遣部队正中汪东来的埋伏,随着汪东兴的一声令下,有着一个团人数的敌人,一时之间竟被打得抱头乱窜。
汪东兴的埋伏,使得敌军昏了头,不知王家湾究竟有多少兵力,停在山下,不敢贸然进攻。
最为幸运的是,当天王家湾又下起了暴雨,随之而来的就是山洪,这下,敌军彻底没法进攻了。
得到这个天大喜讯的汪东兴,当即就下令撤退,不再留恋,赶去与大部队汇合。
如此出色的表现,使得毛主席对他很是满意。此后,更是将整个中共中央以及中央领导的警卫工作交到了汪东兴手上。这一接手,汪东兴就干了整整三十多年,一直跟着毛主席到了毛主席生命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