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太平天国降将程学启1863年的罕见留影,不久后,被洋枪队爆头而亡
迪丽瓦拉
2025-07-04 16:03:46
0

1863年,外国摄影师拍下了一张罕见的合影照片,在这张合影照片中,站在正中的是湘军将领刘典,右边的是淮军将领韩进春,而最左边的则是太平天国叛将程学启,后归降于李鸿章的麾下,成为淮军中战力最强的悍将之一。

程学启,出生在安徽桐城一个务农之家,他的母亲在其还是幼童时便病逝了,孩童时代的程学启对于读书上学没有一点兴趣,但却喜欢习武,希望自己长大之后,能够仗剑走天涯。

咸丰三年十月酷暑之际,皖北遭受旱灾,致使当地民不聊生,太平军则趁此形势,派出大军攻占了桐城,这个时候已经24岁的程学启为了活命,也为了一口饭吃,便和身边一起长大的好友参加了太平军,开启了自己的戎马生涯。

当时,加入太平军的程学启,被分配到了太平军悍将陈玉成的麾下,起初,这程学启不显山,不露水,和一名普普通通的太平军士兵没有任何不同,但是等到与清军进行对垒作战时,程学启竟勇猛无比,冲锋在前,屡立战功,陈玉成因而对其十分赏识,对其委以麾下要职,成为了陈玉成手下一员干将。

1860年,陈玉成命叶芸来以及程学启二人驻守安庆,以抗清军,这叶芸来和程学启是亲属关系,这叶芸来的妻妹高氏是程学启的夫人,因此,由叶芸来和程学启驻守安庆,陈玉成是十分放心的。

1861年,湘军主帅曾国藩统率大军围攻安庆,而驻守在安庆北门石垒的程学启则是依托坚固的防御工事,挫败了湘军的多次攻势,湘军主帅曾国藩觉得驻守与此的太平军将领程学启是一个强劲的对手,便询问身边的谋士孙云锦,有何对敌之策。

孙云锦则是在思虑片刻后,给湘军主帅曾国藩寻摸出了一个制敌之策,那就是威逼程学启的养母来劝降程学启,不久之后,这个计谋施行,为人孝顺的程学启果然上钩,他为了保护自己的养母,也为了自己的个人前途着想,最终率领麾下人马归降于曾国藩,成为了一名太平军叛将。

湘军主帅曾国藩为了验证程学启是否真心实意归降,便让程学启领着他的人马,打头阵,对安庆城展开进攻,程学启这边深知曾国藩是为了试探自己,只能够硬着头皮,带着人马攻打安庆城。

而守城的太平军将领叶芸来见攻城竟是程学启,在才知晓到程学启已经归降了曾国藩,当即愤怒不已,将城内的程学启家人全部屠戮殆尽。

程学启在得知自己的家里人全部被叶芸来杀光后,悲愤不已,当即便向曾国藩,曾国荃二人请战,表决心,定要将安庆攻下。

在随后攻打安庆城的攻城战中,程学启不仅将安庆的布防全部说了出来,还主动献上北门穴地攻城之计,使得湘军不仅断了太平军的陆路粮道,还使得太平军无险可守,最终,在程学启充当先锋军主攻之下,安庆城最终被湘军攻下,太平军将领叶芸来所部一万六千余人全部战死在安庆城。

战后,曾国藩和曾国荃经过商量,将此战功劳最大的太平天国降将程学启擢升为游击之职,不久后,程学启又在攻打无为、铜陵诸城的战事中,立下战功,又被提拔为参将。

虽然说,曾国藩和曾国荃给予了程学启要职和官位,但却并没有给他兵权,这就使得程学启一下子意识到二人并不信任自己,这就令程学启为此感到很失落和很无助。

就在程学启为前途感到彷徨时,一个人的出现,令程学启看到了希望,也重燃了信心,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与曾国藩齐名的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李鸿章,李鸿章听闻程学启的事情后,便想方设法从曾国藩处索要来了程学启。

程学启一来到李鸿章身边后,就好似如鱼得水,如鸟归林,有了用武之地,李鸿章与程学启同为安徽老乡,他深知程学启是一个有本事之人,因此他大胆放权,让程学启招兵买马,最终组建出淮军即战力最强的一支队伍。

在鏖战上海的战事中,程学启以寡敌众,击败了太平军将领慕王谭绍光的人马,使得自己名声大振。

1863年,李鸿章领兵攻打苏州,作为淮军先锋主将的程学启则是率军对苏州城展开了围攻,守卫苏州城的太平军将领之一纳王郜永宽是一个贪生怕死之辈,他为了荣华富贵,将苏州城的太平军主将慕王谭绍光给谋害了,然后带着麾下部众,开城投降。

当时,淮军主帅李鸿章这边虽然接受了慕王谭绍光的投降,但作为李鸿章心腹爱将的程学启却因为杀妻杀子之痛与太平军不共戴天,因此他坚决反对李鸿章收降这些太平军将领,而是将他们杀死以绝后患。

淮军主帅李鸿章起初反对程学启杀降,但程学启坚持自己的意见,淮军主帅李鸿章见程学启态度坚决,便只能够默许了这件事情,就这样,在征得淮军主帅李鸿章的同意后,程学启便摆下鸿门宴,将以慕王谭绍光为首的太平军降将一个不留,全部杀死在宴席之上。

淮军主帅李鸿章虽然顺利收复了苏州,但却因为程学启苏州杀降之事,令他臭名在外,连洋人都因为这件事情,都对李鸿章嗤之以鼻,进行了言语讽刺。

与此同时,程学启在血战苏州的战事中,出力最多,功劳最大,被清廷授予一品封典骑尉世职,还赏赐了他一件黄马褂,这就令程学启意气洋洋,十分高兴。

但是,程学启并没有高兴太久,他在1864年春季攻打嘉兴的战事中,被太平军的洋枪队击中头部左太阳穴偏后,倒地不起,被下属送回苏州大营进行救治,结果,伤势太重,最终不治而卒。

程学启战死后,作为上司的李鸿章痛心不已,他本想在后续的战事中让程学启挑大梁,结果他却命丧嘉兴,这就让李鸿章为此太过悲伤,在命人妥善安葬程学启后,李鸿章上奏清廷,为程学启追功颂德。

在三十年后的甲午战争上,李鸿章在与日军作战时,麾下没有可用的悍将,这就让李鸿章想到了战死嘉兴的程学启,他对身边的随从说道,如果程学启没死,尚在人间,清军便不会一败涂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正... 女将秦良玉,如何力挫皇太极吓傻张献忠? 公元1629年,秦良玉接到命令,率兵奔赴北京阻击皇太极的突袭...
原创 明... 皇帝姓朱和老百姓杀猪吃猪肉有什么关系?在我们现在看来两者完全是毫不相干的事情,但在古代,这确实是关系...
原创 把... 如果说从制度上为曹操上位而铺路的大臣,我们就不得不提到董昭了。董昭字公仁,是济阴定陶人。他被推举为孝...
原创 回... 在明代历史上,除了“靖难之役”燕王朱棣起兵将侄子建文帝赶下皇位这一不正常的皇位更迭外,还有一个著名政...
原创 抗... 1910年一群革命志士设计暗杀大清王朝的摄政王载沣,但因为行动泄密这群革命志士中有不少人被捕。其中一...
原创 1... 1691年,13岁雍正与那拉氏大婚,洞房花烛夜俩人正挽着胳膊喝交杯酒,雍正扭头见陪嫁女秀美,非要3个...
原创 “... “民族英雄”:袁崇焕被凌迟处死,是千古奇冤还是罪有应得?明朝的袁崇焕,相信很多历史爱好者都不陌生,他...
原创 年... 说年羹尧4大特点,第一特点是杀人如麻,心狠手辣,屠杀江夏镇不留一人,连妇孺也不放过;第二大特点是贪财...
原创 1... 1843年,道光传召曾国藩,见他衣服打着补丁,遂大怒。岂料,曾国藩却说,每年俸禄只有129两,实在太...
原创 从... 引言 “逆袭人生”,是当今社会十分流行的一个词汇,意为在逆境中取得成功,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发奋图强...
原创 回... 【我虽姓钱,可我不爱钱!】 老话常说“富不过三代”,但是艾跃进教授曾经有一段关于“富过三代”的演讲,...
原创 西... 01 古龙在《大人物》里写道:笑得甜的女人,将来运气都不会太坏。 望见诸侯带着滚滚烟尘,从四面八方集...
原创 大... 一、从河东薛氏说起 公元614年,隋炀帝杨广坐在龙椅上,对着下面的群臣,正慷慨激昂的阐述:第三次征伐...
原创 1... 1900年,65岁慈禧一份诏书单挑所有列强。8天后,她慌了,立马拟电报想通电各省勤王。不料,电报被盛...
原创 上... 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瞎扯一下,大唐才女上官婉儿,男女通吃的风流史。 武则天称帝,女权主义成了唐朝...
原创 张... 万历皇帝让张居正推荐内阁大学士,张居正再三考虑,推举了礼部尚书吕调阳。吕调阳是嘉靖二十九年的进士,担...
原创 模... 隋炀帝杨广是史书上著名的昏君暴君,翻开史书,我们看不到隋炀帝的优点,即使有,史官也加了主观定论:全是...
原创 巴... 公元626年夏,太白经天,昼见长庚,“天下革、民更王”的谶语让皇宫里的大唐皇帝李渊惴惴不安。这时候太...
翔子:考古界元老早就做出震撼论... 近年来,关于黄帝及其家族的起源地问题,学术界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和研究。其中,一个引人注目的观点认为,黄...
原创 隆... 隆裕皇后叶赫那拉•静芬是晚清的最后一任皇后,也是清朝的最后一个大姓。 慈禧太后是她的姑母,叶赫那拉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