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脊王朝?明朝大臣敢于和帝王叫板,为何清朝很少有如此刚烈之臣
迪丽瓦拉
2024-06-29 04:01:49
0

原标题:断脊王朝?明朝大臣敢于和帝王叫板,为何清朝很少有如此刚烈之臣

所谓的“铁骨谏臣”,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可以分为两大类:书呆子和沽名钓誉之徒。历史上真正的政治家很少与这个群体相重合。究其原因,政治家一切行为的目的最终落到办实事上,一般情况下只要不违背原则底线而达成目标,才是政治家所追求的。而“死谏”在很多时候并不能达到有效打动君主的目的,有时甚至在抵牾君主后起到与目的相反的效果。举个经典的例子,海瑞,这哥们确实坚持原则,敢于和嘉靖皇帝对着干,但他办成了几件事?他说的话有多少皇帝真正付诸实践了?没有。

也就是说,所谓的谏臣,劝谏皇帝的过程看起来很激烈,过程中他们也确实掌握着正义和真理,但从结果来看基本上没有啥用。从这个意义上讲,所谓的“谏臣”并不是越多越好,因为这个群体多了,反而说明皇帝要么昏庸要么无道——否则为什么要臣子用这种极端的方式来告诉你简单的道理?

因此,清朝的谏臣少,很大程度上和皇帝的个人能力有关。清朝大多数皇帝都是实干家,比如康雍乾三代,在位期间一直开疆拓土,在祖孙三代的努力下将版图扩充到1300万平方千米;内政方面,祖孙三人在执政的大部分是时期都相当重视对社会矛盾的消解,如尽力避免满汉冲突,官府也很少朝令夕改,极力去建立一种常态化的秩序;最重要的是,这三代人在位期间多次普免天下钱粮,这是之前历朝历代都很难见到的。

明朝大臣劝皇帝的话无非是要爱民,要对外敌强硬,这些清朝皇帝都做到了。既然如此,那还有什么需要进谏的呢?

再者,咱们高中历史都学过,清朝是中国古代皇权发展的巅峰期,其标志是雍正皇帝设立军机处之后。在如此强大的皇权之下,大臣的功能较之前发生了巨大变化,除了核心的大臣之外,其余官员的具体职能逐渐由决策向执行过度。简单说,就是清朝的官员大多数被叫去办事儿了,他们没法参与决策。其实这种趋势在明朝已经出现,内阁就是这么产生的。但无奈明朝皇帝大多数时候支棱不起来,导致自己的秘书(内阁大臣)狐假虎威,“偷”走了自己的权力。所以,你会发现明朝历史上内阁权力时大时小,遇到想管事的皇帝,如嘉靖,内阁立刻变得毫无存在感;而皇帝如果喜欢偷懒,如嘉靖他儿子,则内阁一下子就活过来了。而清朝的皇帝因为都很勤政,所以没有给大臣们丝毫“喧宾夺主”的机会。

当然,清朝的“谏臣”只是少而已,但并非没有。顺治朝的季开生,就是个敢于直言犯上的主儿。这哥们虽然是个江南汉人,但入朝为官后丝毫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份而感到自卑。在职期间,他充分发扬了中国古代读书人“忠君爱国”的精神,积极向皇帝谏言。顺治十一年,全国各地频频发生地震,季开生于是向顺治皇帝提出,地震发生是上天给帝王的警示,这证明人间的秩序遭到了破坏,进而他列举了顺治朝的十大弊政。顺治皇帝听后,甚为高兴,基本上全盘采纳了季开生的建议。之后的几年中,季开生坚持着自己的价值观,有一说一,秉公直言。最终,因为他就顺治皇帝派内臣去江南采购一事猛烈批判皇帝而遭到流放,最终死于东北苦寒之地。

除了季开生之外,康熙朝的于成龙,乾隆朝的孙嘉淦等人,都是宁可不要命也要向皇帝提意见的主儿。只不过很多人不愿意去了解。他们对清朝的了解仅限于所谓的“扬州三日”,“嘉定三屠”,对清朝入关后如何快速实现对内地的有效统治,以及如何在版图空前扩大后通过制度变通将外蒙、西藏纳入中央政权的有效管理之下丝毫不了解。因为不了解,所以偏见越来越深,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刻板印象。

从数量上来说,清朝的谏臣确实不如明朝;但从质量上而言,清朝的谏臣则完胜明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系统整理成都茶文化 《茶肆春秋... 今(17)日,《茶肆春秋:成都老茶馆档案文献精编》新书发布会在成都世纪城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这是一部旨...
原创 秦... 引言: 秦始皇在我国古代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一位伟人,在他执政期间,创下了四大工程,分别是秦长城、...
原创 从... 美国是建国只有二百多年的移民国家,刚建国时候只是殖民地小国,但却后来居上,成为了经济高度发达,军事空...
原创 赤... 赤壁之战前,贾诩说什么来着? 《三国志贾诩传》:建安十三年,太祖破荆州,欲顺江东下。诩谏曰:“明公昔...
原创 刘...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刘伯温作为明朝的贤臣,尽心尽力地辅佐朱元璋,他擅长写文章,同时也...
原创 《... 《雪中悍刀行》中,徐骁好像很宠姜泥,但徐骁也应该知道姜泥是楚国公主,虽然姜泥现在不会武功,但不代表之...
原创 蒯... 公元前197年,韩信死在了长乐宫。刘邦洋洋得意地问韩信的谋士蒯通说:就你这样的人还敢劝韩信谋反,你看...
原创 苏... 在探讨苏联崩溃这一历史巨变的深层原因时,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无疑为我们揭开了其背后更为复杂的真相:据不...
原创 春... 在周代,中国有“华夷之辨”的思想,也就是将周人视为华夏、诸夏,而将周边的少数民族成为西戎、北狄、东夷...
通俗历史写作的难点 在于既要专... 马可·波罗到底来没来过中国?虽然《马克·波罗行纪》影响巨大,但对其中的记载是否实有其事,一直都有争议...
原创 击... 爱新觉罗·岳乐作为清朝第一猛将,乃统一女真的努尔哈赤的孙子,战功卓越,平定吴三桂,杀了张献忠,清朝前...
原创 吕... 引言 “反复无常”这个成语放在吕布身上最为合适不过。元代诗人杨维桢在诗中写道:“伟哉刘公论,吕布真难...
原创 自... 常言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很多帝王为何能做到这种程度,其实是因为他将一切被怀疑的对象之后,才能...
原创 被... 吕碧城 说起过往的故事,一半王侯将相,一半才子佳人。女人在故事里,不是殃民的祸水就是陪衬才子的美人。...
原创 “... 公元前224年,王翦即将带着60万秦军出征楚国,秦王嬴政亲自送行。到了城门口,王翦敏锐地发现嬴政一个...
原创 西... 汉朝的建立无疑让中原王朝开始崛起,从汉朝之后,中原王朝几乎在世界上变得非常强大。汉朝出现了一位能征善...
原创 蒋... 说起国民党的主席,蒋介石之名绝对绕不开,对国民党人来说,蒋介石至关重要,这与他多年统治国民党,并在抗...
原创 清... 笔者所在的城市是清王朝奠基之初的皇宫,是中国仅存的两大宫殿建筑群之一,又称盛京皇宫,距今近400年历...
原创 雍... 清世宗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阴历十月,雍正皇帝下旨加封正定知府朱之琏为一等侯爵,爵位还可以世袭,...
原创 刘... 在刘伯温气息尚存之时,他让儿子给朱元璋送去这两样东西,第一样是泛黄书籍,希望能保刘家人代代平安,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