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回顾四川挖出“扁鹊墓”,扁鹊重见天日,千年前就有心脏移植术?
迪丽瓦拉
2025-07-05 01:02:09
0

2012年,有媒体爆料,四川地铁施工过程中挖出土了千年古墓,疑似是扁鹊之墓。墓中相继发现了失传已久的扁鹊医书和经络穴位俑,将中医经络理论的起源时间提前了近千年。

一时之间,众说纷纭。难道墓穴主人真的是传说中的扁鹊?上古的神奇医术真的要重见天日了吗?

古墓现身

2012年7月,四川成都地铁施工过程中,工头收到工人的消息,说是隧道顶上一直在渗水。

按理说,隧道挖掘过程中从地底下渗水是正常的。但隧道顶上一直在渗水,挖掘到其他地方时渗水量更大,甚至随着水流还被冲下来几个漆器,这就很反常。

工头意识到可能是挖到古墓,立刻联系了成都的考古人员。考古人员收到消息后火速赶来,在对墓葬挖掘过程中,又相继发现了两座墓穴,并确认这是同一个家族的墓葬群。

1号墓穴的位置很浅,棺椁的盖板上能看到两个明显的盗洞,墓洞里还看见了塑料瓶,这让考古人员的挖掘热情受到极大的打击。

塑料瓶的出现,意味着古墓被现代盗墓贼“光顾”过,墓中的东西可能早就被洗劫一空,但地铁施工队的工人却上报说,塑料瓶是他们好奇探查墓洞时,不小心掉进去的。

棺椁的盖板被打开,考古人员在棺中的淤泥里发现了一只色彩鲜艳的汉代木人俑,这只人俑的存在也证实了两个盗洞是古代盗墓贼所为,还没有经受现代盗墓贼的踏足。

1号墓挖掘中,专家们发现了棺椁中有青膏泥的存在。这种泥经常出现在古代贵族的墓穴中,因为它质地比较细腻,粘性比较大,不透气也不透水。墓中许多漆木器在青膏泥的保护下,依旧鲜亮如初。

在盗墓贼没有发现的墓穴夹层中,考古人员又发掘出一些铜钱和木牍,木牍上是一些官府性公文和巫书,记录了秦汉时期的一些风土人情。

2号墓年代最为久远,但墓中只有一个被破坏的棺材和一台西汉早期的蜀锦织布机。

蜀锦工艺早已失传,早在新疆古城中发现精美的蜀锦护腕时,专家就曾尝试复制出蜀锦织布机,但并未成功,这次的出土弥补了这些缺憾。

墓主人的尸骨不在棺椁中,而是被凌乱的摆放在墓室中。专家分析,这次盗墓极大可能是“热盗”,盗墓贼亲眼目睹了墓主人下葬的全过程,下葬后不久便跑来盗墓,趁着尸身还未开始腐烂,将墓主人从棺中拖出,拿走了陪葬品。

因为和墓主是同一时期的盗墓贼,所以目标多是金银财宝等,一些之前的东西夹层中的陪葬品有幸保存下来。

3号墓被打开的时候依旧能看到明显的盗洞,但考古人员在夹层中发现的东西,让大家纷纷沸腾起来。

一尊人体经络俑完好的躺在棺椁中,旁边还有一些竹筐。

国家文物局极为重视这尊经络俑的出土,专家立刻下令“不许碰不许摸”,经鉴定这是一个经络穴位俑,这个发现震惊了整个考古界。

考古队本以为经穴俑是棺椁中最有价值的东西,但有队员突然说道:“这哪里是竹筐啊!上边有字,这是竹简!上古竹简!”

这些竹简和秦汉以后的竹简有很大的区别。

竹简发展到秦汉时期的时候,因为文字的普及,竹简的实用性增高,所以秦汉的竹简会更宽些。

但在上古时期,只有少数人掌握书写,竹简算是一种奢侈品,所以制作的都很精巧,像面条一样很细,装订成卷。

墓中出土的汉代木人俑和木牍都说明这是座汉墓,那么汉代的墓主人为什么会收藏上古典籍呢?这些竹简上又记录着什么内容呢?

神奇玄幻的扁鹊医术

专家小心翼翼的将这些竹简提取出来,拿到实验室去解读竹简上的内容。

经过仔细地研读,发现900多枚竹简上密密麻麻的文字竟是一些中医学理论,上面还附有作者的名字——敝昔。

而敝昔就是扁鹊在上古文字中的写法,这本上古典籍就是失传已久的扁鹊医书。

一个只存在于传说中的上古神医——扁鹊,在竹简的解读中现身了。

扁鹊是战国时期有名的神医,医术高超,尤其擅长切脉,还创立了专门的切脉诊断法,对他最早的记录是战国时期韩非子所创作的《扁鹊见蔡桓公》一文中。

当年扁鹊觐见蔡桓公时,第一次通过观察蔡桓公肌肤的纹理看出他有疾病,并提醒他,但蔡桓公否认说:“我没病。”

等扁鹊离开后与近臣说:“为了展示医术,有些医生最爱没病治病。”

十天后扁鹊再次觐见,再次提醒蔡桓公:“您的疾病已经深入肌肉,再不即使治疗会更加严重。”蔡桓公依旧不理睬。

又隔了十天,扁鹊第三次觐见提醒:“您的疾病已经深入肠胃,再不治疗恐怕会更严重。”蔡桓公还是不信,等在扁鹊离开齐国后的五天,他暴毙而亡。

扁鹊通过观察治病的这种诊疗手段被喻为“人眼CT”,实际就是中医现在“望闻问切”中,“望”的技术。

不仅如此,《列子·汤问》中还有记载,扁鹊在古代医疗条件匮乏的情况下,成功给人进行心脏移植手术。

鲁公扈、赵齐婴两个人找扁鹊给自己治病,两人都患有小病,扁鹊说鲁公扈志气强但身体虚弱,而赵齐婴是志气弱身体却很强。

对二人说:“如果把你们二人的心脏互换一下,就能达到身体上的平衡,病也就会好了。”

两人喝了扁鹊使人昏迷的药酒当作麻醉,昏死好几天,扁鹊剖开他们的胸口,找到心脏互换了一下,之后二人的身体依旧像之前一样健康。

《列子·汤问》中的故事多为民间传说或神话故事,所以扁鹊换心的真实性还有待考据。

但这次古墓中出土的扁鹊医书,也能从某些角度证实,扁鹊不是传说杜撰出来的人物,春秋战国时期确有神医扁鹊其人。

确定了扁鹊的存在,难道这座古墓的主人真的是大家猜测的扁鹊吗?

真实墓主

墓中的陪葬品除了扁鹊医书,其他大多都是一些汉代的器物,随着陪葬品出土数量的增多,这座所谓的“扁鹊墓”也被揭开神秘的面纱。

在挖掘过程中,专家发现这座古墓的样式风格跟楚国的墓葬十分相似,但楚国的封地在现今的陕西南部地区,与成都两地相距甚远,为何楚墓会出现这里?

这个谜团直到发现1号墓中一个刻有“景氏”字样的器具才被解开。

根据专家的考据,这个古墓主人的身份可以追溯到楚国的贵族——景氏家族。

秦朝灭亡之后,景氏家族的子弟纷纷外出做官寻求出路,家族子弟的足迹遍布全国,这个古墓的主人大概率是来到成都做官的景氏家族的后代,并非大家所猜测的扁鹊。

古墓虽然不是万众期待的“扁鹊墓”,但墓中出土的人体经络穴位俑书和扁鹊医,对医学界和考古界都有极为深远的影响。

在这个经穴俑出土之前,学界一直认为中医的经络穴位测评疗法起源于北宋时期,时间不足1000年,但这个漆木俑让中医的经络、穴位医学提前了近千年。

上古中医的三大流派——黄帝、扁鹊、白氏,扁鹊医书已经失传已久,这次的发现,补全了扁鹊流派部分缺失的内容,也为中医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医学理论。

古墓不是“扁鹊之墓”,但这次考古证实了扁鹊确实存在于世,那真实的扁鹊究竟是谁呢?

扁鹊的统称

最早对扁鹊的记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史料,姬姓,秦氏,名越人,少年时期拜师长桑君,学得高超的医术,行医诸国。

而在司马迁《史记·扁鹊传》中记载的入虢之诊,发生在公元前654年。

扁鹊经过虢国看到百姓在祈福消灾,询问得知虢国的太子已死半日,经过查看他发现太子只是得了“尸厥”,妙手回春救治好了太子,民间传言扁鹊可以“起死回生”。

《史记》中又有记载,公元前307年扁鹊医治秦武王后,被秦武王的太医李醯嫉妒所杀,时间跨度大约三百多年,从人类的寿命来看,扁鹊生卒时间不太现实。

有学者推测,扁鹊大概率不是专指一个人,而是古代对医术比较高超的人的统称。

司马迁记载的史料,是根据民间的传说塑造整理出来,并没有具体的去调查考据,在上古时期可能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都出现了被称为“扁鹊”的医生,所以众多“扁鹊”的行医经历,逐渐演变成一个“神医扁鹊”的形象。

四川成都的这座古墓虽不是众望所归的“扁鹊墓”,但其中出土的经络穴位俑和重见天日的扁鹊医书,是中医经络穴位医术传承上千年的有利证明,是上古时期扁鹊悬壶济世的依据。

几千年的时间距离,无论是扁鹊其人,还是他行医治病的事迹,我们都无从考据。历史车轮行驶过的痕迹,会被尘土掩埋;但历史人物积淀下来的光辉不会被尘土掩盖。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中医发展至今日的壮大,是古时无数个扁鹊传承的结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古... 在古代,朝廷一旦下令“诛九族”,意味着一场无路可逃的灾难正席卷而来。九族之内,不论血缘的远近,亲属们...
原创 郑... 历史长河奔腾不息, 裹挟着无数英雄人物命运沉浮, 风雨飘摇之际, 郑成功名字如同一道耀眼闪电, 划破...
原创 康... 正在热播的历史传奇剧《天下长河》已经接近尾声,细心的观众应该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即原来一直大力支持靳...
原创 大... 引言 大英帝国,这是一个深刻的影响了人类近代时期发展进程的名词。而大英帝国,作为一个国家来说,无疑也...
《三国志·战棋版》魏延最新调整... 哈喽大家好啊,昨天下午测试服中魏延迎来了一个调整,这个调整会有什么影响呢?另外在新赛季中,同兵种加成...
原创 为... 开篇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前言 对于...
秦兵马俑二号坑发现两处战车遗迹 12月16日,据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消息, 在陕西秦兵马俑二号坑的考古发掘保护现场,考古人员发现了两处战...
三国中最忠心耿耿之人! 阅读本文前,各位官人,对小女子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私信我呦。 两军交战战败时大部分人识时务可能会投降,...
原创 差... 他是南北朝时期能力最强的帝王,刚开始只是一个傀儡皇帝,韬光养晦10年,一举铲除权臣,施展抱负的他,带...
原创 岳... 靖康之耻 北宋末年,朝堂之上奸臣当道,宋徽宗沉迷于歌舞升平,对边疆的危机视而不见。那时,北方的辽国正...
原创 刘... 刘禅:在矛盾中抉择的蜀汉后主 黄喜才文2024-10-21 刘禅,这位蜀汉后主,自出生于河南新野起,...
原创 内...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最近这几年...
瑞昌铜岭探秘:铜草花下的青铜传... 在江西省瑞昌市夏畈镇的一片古老土地上,隐藏着一段关于铜与历史的传奇故事。这里,瑞昌铜岭商周铜矿矿冶遗...
原创 从... 《将相和》的故事广为人知,韵味悠长,至今仍频频出现于学校教材和课外读物中。世世代代传颂的,不仅仅是蔺...
秀我中国|打卡闽南古建筑宝藏地... 新华社“秀我中国”行走体验官、网络达人@南京飞哥 带你游闽南古建筑宝藏地——千年安溪文庙。
原创 回...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故事永远不会被遗忘。韩信,一位军事天才,其生命轨迹在楚汉争霸的风云中急剧变化。一...
福建平潭壳丘头遗址博物馆开馆 新京报讯 据国家文物局消息,12月16日,南岛语族文化艺术联展开幕暨壳丘头遗址博物馆开馆仪式在福建省...
原创 一...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 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
原创 佐... 侵华日军将领佐佐真之助,曾长期在陆军省人事局任职,尽管军衔不高,但实权却很大,此后曾以第二十二师团步...
如何实现真正的超越?17名清北... 今年八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副教授金津的英文专著Education and upward 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