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三年四月,年羹尧被罢黜川陕总督职位,调任杭州将军;九月,抓捕年羹尧入京会审;十二月,查出九十二款大罪的年羹尧被雍正皇帝下令赐自尽。其父、兄被罢官;其子年富被斩首;其幕僚下属一同处斩,亲属罚给披甲人为奴;雍正初期不可一世、权倾朝野的“年大将军”最终落得一个家破人亡、遗臭万年的下场。
康熙末年,因为有了川陕总督年羹尧对于当时的抚远大将军皇十四子胤禵的有力钳制,才有了皇四子胤禛继承皇位过程中的平稳过渡,才避免了一场很有可能发生的对皇位争夺的兵戎相见。皇四子胤禛继位以后,对于年羹尧的回报也是极为丰厚的,将胤禵调离西北后,雍正皇帝命年羹尧和延信共同执掌西北军务;雍正元年十月发生了罗卜藏丹津叛乱,年羹尧被正式任命为抚远大将军,统领西北全军。
年羹尧没有辜负雍正皇帝的重托和厚望,在平定罗卜藏丹津的战争中,他将自己的军事天分和统军才能完美展现,一度将罗卜藏丹津打的主动投降,雍正皇帝下令不予理会平叛到底,雍正二年二月,仅用了四个月的时间,年羹尧就荡平了叛乱,给雍正皇帝的登基送上了一份最关键、及时的厚礼。刚刚继位为帝的雍正皇帝立足未稳,尚未完全掌握朝政大权,尤其是对于他急招皇十四子胤禵回京奔丧,解除了他的大将军王职位,让朝廷内外议论纷纷。朝臣们都认为雍正皇帝不光是因为继位不正而担心胤禵带兵造反,更是置于西北的战乱局势于不顾,只顾私利而不顾国家大局的狭隘表现。年羹尧在平乱中的完美表现不光让清朝边疆形势变的稳定,更重要是,他给了当时怀疑雍正皇帝决定的朝臣们一记响亮的耳光,为雍正皇帝赚足了面子。雍正二年十月,年羹尧奉诏入京述职,雍正皇帝给予了年羹尧前所未有的恩宠和待遇。
可是,战功傍身、恃权而骄的年羹尧渐渐忘记了人臣本分,忘记了功高震主的教训,仅在一年以后就被雍正皇帝抓捕入狱,赐自尽而亡。那么,如果当时年羹尧在平定了罗卜藏丹津叛乱以后能够老实本分,恪守人臣本分,忠君爱国,一心事主,雍正皇帝还会对其痛下杀手吗?可能,有人会不认同,但小编认为答案是肯定的。原因有三。1、从拥立新皇有功的朝臣下场分析
在“九王夺嫡”中成功杀出重围的雍正皇帝,继位为帝以后的头等大事,除了追缴康熙朝欠下的巨额国库欠款就是对于吏治空前严厉的整治。皇十四子胤禵和皇八子胤禩等人作为康熙朝晚年胤禛的主要政敌被清算报复还算有情可原,但是对于隆科多、戴铎等这类拥立胤禛登基有功的“四爷党”成员们,雍正皇帝也是一点没手下留情啊!
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一个帝王不会留下详细了解自己阴暗手段和心机谋略的人活在世上,他只能是光明正大、合情合法的皇位继承人。所以,这些支持和拥护胤禛,同时也对胤禛的阴暗一面深为了解的功臣们必须死。从这一点上看,年羹尧就算是和戴铎一样老老实实、本本分分的为大清效力,为雍正皇帝卖命,也躲不过被清除的命运。2、从年羹尧自身原因分析
年羹尧是正儿八经的汉族人,而且是康熙朝进士出身,典型的武文双全的人才。但就因为年羹尧的汉人身份,决定了他绝对不会善终的命运。他和三朝元老,同为汉臣的张廷玉不同,自其父张英侍奉顺治皇帝开始,张氏一族世代为大清臣子,为大清王朝的皇权统治、满汉团结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年羹尧的父亲原为明朝官吏,这与张氏家族有着本质的区别,在加上年羹尧手握重兵,牢牢掌握着西北所有军队,疑心极重的雍正皇帝断不会留下这个后患。
年羹尧平定罗卜藏丹津以后,雍正皇帝对他的恩宠和厚爱绝对出于真心,但一年以后对他所起的杀心也绝对是雍正皇帝早就有的打算。当时清朝入关已经80年,但满汉之分始终牢牢占据着大清皇帝的内心,一个手握重兵的汉人将领,让雍正皇帝始终有种如鲠在喉的感觉,所以,年羹尧必须死。这一点,年羹尧以后继任川陕总督的汉人岳钟琪、汉人张广泗的悲惨结局就能很好的证明。3、从雍正皇帝夺嫡教训上分析
经历过“九王夺嫡”事件洗礼的雍正皇帝深知皇位争夺过程中的冷酷无情,所以他早早的创立了“密立皇储”的制度,想要从根本上解决因皇位之争带来的皇室兄弟之间的手足相残。但制度是死的,皇子们却是手眼通天、无所不能的人物,所以在雍正皇帝在位期间一直不断的压制、避免夺嫡之争的再次发生。年羹尧的妹妹,即有名的年贵妃虽然在当时尚未生育子嗣,但谁也不知道年贵妃会不会生育皇嗣,毕竟雍正皇帝刚刚登基,生育后嗣的机会还有很多。一旦年贵妃生下皇子,年羹尧这个节制三省军队的“西北王”肯定会是他外甥最坚定的拥护者,夺嫡之争不可避免。所以,雍正皇帝绝对不会允许本朝再出现明珠、索额图一样的人物,年羹尧不管怎么样都必须死。
(参考资料:《清世宗实录》、《清史通鉴》、《论年羹尧之死》)